分节阅读 267(1 / 2)
行就行”
“我们只要不吃亏,不会大量铸币。”
田丰摇了摇头:“主公想要大量铸币,只怕行不通。”
“就算主公想这么做,我们也没有足够的青铜,用来铸币。”
赵风沉吟了一下:“军中有更换掉的青铜兵器吗”
田丰点了点头:“就是把那些更换掉的青铜兵器算上,我们才拥有青铜去铸币的。”
“不然,我们哪来的青铜”
“而且这些青铜,大都是李高和王平那些部曲更换下来的。”
“我们自己的部曲,早就已经更换成铁器了。”
“毕竟青铜兵器刃口偏软,砍不了多少下,就卷刃看不动了。”
赵风思考了一下:“既然王平和李高,他们的部曲存在青铜兵器。”
“那么黑山军张燕手中,应该也存在大量的青铜兵器。”
“我们用铁兵器去找他们换青铜兵器如何”
田丰摇头笑道:“主公你肯定想多了。”
“青铜兵器和铁兵器对砍,铁兵器胜出。”
“加上如今铜器一斤六十到八十钱。铁器一斤才十六到二十五钱。”
“如果主公不去找黑山军张燕换,张燕可能还想不到此事。”
“但主公这么一说。”
“张燕那边,肯定会联想到铸币。”
赵风知道,汉朝是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一石大概等于后世的二十公斤。
这一斤,其实根本不重。
赵风沉吟了一下:“既然跟张燕换行不通。”
“那跟匈奴人去换取如何”
田丰还没回答。
赵云就一拱手:“此事不可”
“我们对匈奴本就吃亏。”
“如果在帮他们换上更锋利的铁兵器,那以后交战起来,我们就更吃亏了”
田丰点了点头:“匈奴人的锻造水平远远落后于大汉。”
“他们的常规兵器,依然还是以青铜制作为主。”
“所以他们肯定拥有大量的青铜兵器。”
“但赵骑都说的对”
“我们不能饮酒止渴。”
“否则以后匈奴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
赵风揉了揉太阳穴:“要不换个目标”
“去找乌桓人鲜卑人”
“他们就算武装起来,也是对幽州威胁最大”
田丰干咳了几声,然后对赵风使了几个眼色:“这样也不妥。”
“如果传出去。”
“我们会被后人戳脊梁骨的”
赵风听到田丰这么说,又看到田丰抛过来的眼色,心里清楚。
田丰是因为赵云和典韦在这里,所以有些话不能明言。
虽然田丰嘴上是这么说的。
但其实是暗示赵风。
幽州以后也会纳入到治下。
不能给以后的统治,埋下隐患。
赵风灵机一动:“要不,我们派人,暗中去挖掘各地的陪葬品吧。”
赵风就是想到曹操发明的摸金校尉,突然灵机一动的。
“我们只要”
话还没说完。
赵云一拱手:“兄长”
“这种损人先祖,又有自家损阴德之事。”
“还是不要提了”
田丰行了一揖:“赵骑都说的对”
“此事若传扬出去,主公会被口诛笔伐的”
赵风叹了一口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们说说,应该怎么办”
赵风心里暗苦,早知道,就不叫赵云来了。
如果赵云不在这里。
田丰看在以后大计的份上,很多事,应该都会选择妥协。
当然,也可能会力争到底。
田丰沉吟了一下:“主公可以下令,收购并州全境百姓的青铜器物。”
“并州全境,自然也包括匈奴人。”
“只是对于匈奴人,我们只能用粮食去换。”
“这样做还有额外的好处。”
“匈奴人有了余粮,今年冬月或许就不会发动劫掠了。”
“另外就是,如果能换到匈奴人的兵器、铜矿,对我们来说就更妙了”
赵风点了点头:“那就先这样办吧。”
“对了。”
“既然可以用粮食跟匈奴人去换。”
“那么是不是也可以用粮食,跟乌桓人、鲜卑人去换”
“等各地赋税入库,我们将拥有,三百余万石粮食”
第四百八十八章 后续处理
田丰摇头苦笑道:“三百余万石粮食,很多吗”
“我们目前有士兵八万余。”
“不计算将士们每个月的粮饷钱,一年的粮食消耗就是两百万石”
“再加上三万余民夫、战马、牛等的粮食消耗,我们余不下多少粮食的。”
“所以乌桓人和鲜卑人,就算了吧。”
“再说,即便我们有额外的粮食。”
“我们也不好去换。”
“因为距离太远,换多了,路上容易出现意外。”
“换少了,又浪费时间”
赵风沉吟了一下:“那就这样吧。”
“等于夫罗即位单于。”
“我们派人去送上贺礼的时候,提及用粮食交换青铜兵器、青铜器具、青铜矿的协议。”
“此事对于夫罗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田丰行了一揖:“喏”
“那铸币之事,该找何人来办”
赵风沉吟了一下:“铸币之事,如果让外人来操作。”
“封口就是个问题。”
“如果要以灭杀来封口,我有点下不了这个命令。”
“这样。”
“去赵家庄找铁匠李达和钱斌吧。”
“另外在从真定找几个有家室的铁匠过来。”
田丰行了一揖:“喏”
赵风一挥手:“都下去忙吧。”
“顺便弄几个董卓更铸后的小钱,让我看看。”
赵云、典韦、田丰,分别行了一礼:“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不过田丰的速度,明显要慢了很多。
等赵云和典韦,完全退出议事厅后。
田丰迅速转身,走到大厅中央行了一揖:“主公”
“并州不比关中地区。”
“这里没有多少陪葬品可以挖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