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2 / 2)
大家接着吃其他菜。
槽鹅掌是一道名菜,明清时期尤其盛行,一直传到现代社会。其做法经过各路大厨的多次改良,已经算是十分完善了。
大家也很期待,今天的这道槽鹅掌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糟鹅掌一入口,大家就马上察觉到了不同。
糟鹅掌上传来了浓烈的香气,甜丝丝的一种果香。
说不清楚是什么水果的香气。
大家只觉得糟鹅掌在嘴里咀嚼的时候,带来柔软的触感,在舌尖和牙齿上来回翻动。
果香浓郁,甚至盖住了糟香。
甚至把鹅掌全部嚼碎了,吞下了肚子,那果香还萦绕在口腔里。
好像刚刚吃的东西不是鹅掌,而是果子一样。
大家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糟鹅掌。
有人味觉灵敏,连吃了两只,就吃出了这是什么果香。
“是樱桃的香气,可是这种樱桃香气又和我们平常吃的樱桃不太相同。”
“香气更甜,更浓,而且还带了点叶子的清香。”
原来是这道糟鹅掌在上蒸笼之前就用樱桃汁浸泡了半个小时。
上蒸笼时,还特意在蒸笼里铺满了樱桃的枝叶,然后在鹅掌上堆满了新鲜的樱桃。
而且这种樱桃也不是大家平常吃的那种樱桃。
而是来自蜀中的一种小樱桃,最大只有拇指指甲盖那么大。
红透之后颜色深红,不是暗红。
皮极薄,核很小,多汁肉软。
轻轻一碰就会碰烂,很难运输,所以多半都是在本地自产自销,无法运输到外地。
这次的樱桃是赵九襄专门派人去购买,走的空中运输,花了很大的力气保护,却还是碰烂了不少,运到厨房的时候,三分之一都是烂的。
吃过了口味清爽的青笋和甜香浓郁的糟鹅掌。
再吃地地道道的燕京烤鸭,那滋味就像是刚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翠竹林,满腹的清爽气息还没褪下,就来到了一大片足以让人迷失方向的花海。
香气又浓又烈,让人马上颠倒了个,却又爱不释手。
这道烤鸭就是如此,肥美多汁,香浓无比。
一筷子夹起来一块烤鸭肉,热腾的油就马上流了出来,沾在筷子上。
烤鸭的皮带着淡淡的焦香,有些脆,有些硬。
轻轻一扯,就把真块皮扯了下来,露出了里面嫩白的鸭肉。
再蘸点小碟子里的酱料,和烤鸭皮一起放在白色的薄面饼里一卷。
送进嘴里,一口下去,满嘴流油。
酱料的香气和鸭肉的香气盈满了口腔。
这烤鸭和外边的烤鸭滋味不同。
这里的烤鸭更香,口感更好。
大家也是有点见识的人,马上就知道这烤鸭是用炭火烤出来的。
所以才有这么纯正的焦香。
只是能够在用炭火烤鸭的同时不让炭火的气息进入到鸭肉里,这是一件十分考验功夫的事情。
烤肉一旦沾染上了炭火气息,再好吃的肉也废了。
所以现在很多大型酒楼或者餐厅里的烤鸭都是用专业的烤箱烤出来的。
第24章 鸡蛋口感的花
至于那盅浓汤,一入口的时候,只觉得一股清冷的梅香扑鼻而来。
没错,正是梅花的香气。
让人不禁暗想,这浓汤里是不是放了梅花。
而且这股梅花香气,清冷中蕴含着淡淡的甘甜气息。
不似普通梅花入水后有淡淡的苦味。
细细品尝,梅花香气之下还有鲜美无比的鱼汤气味。
但是这鱼汤气味比起梅花香气淡了许多。
所以一口浓汤下肚,大家第一时间感觉到花香浓郁。
赵九襄轻轻拨动汤盅里的调羹。
就从汤底搅起了一些小小的鹅黄色花朵。
每一朵只有小拇指的指甲盖那么大,花型漂亮,是五萼腊梅。
怪不得梅花香气这么浓郁。
乳白色的鱼汤上飘着几朵鹅黄色的梅花,看着十分的赏心悦目。
梅花清冷的香气和鱼汤温和的气味碰撞在一起,一冷一热,是相反也是互补。
香气迷人而馥郁。
喝完这一小盅的浓汤,鱼汤的鲜气还没有退散,梅花的香气就已经在口腔里蔓延开了。
仿佛不用刻意去想,就能在眼前看见大片的梅花,香气萦绕不散。
管家在一旁看着,深深地吸了一口飘过来的香气。
“这鱼汤的做法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是熬煮鱼汤的并不是一整只鱼或者鱼头之类的。而是鱼骨。”
“选用上等鲫鱼,先加葱姜在蒸笼里蒸熟,然后剔除大部分鱼肉、鱼头、鱼尾。保留带肉的鱼骨,加入腊梅花干,用玉泉山的泉水熬煮一个半小时。”
“一盅鱼汤要用七条鱼骨来熬,才能得到这样又浓又白的汤。”
众人听了这话倒是很吃惊的样子。
大部分的鱼汤多用鱼肉,用鱼骨来熬的倒是少见。而且大部分人都会认为鱼的精华就在鱼肉里,和鱼骨没有多大关系。
管家也觉得奇怪,可是陈尔当时却和他说。
“这道汤品的妙处在口感和气味,营养不必太讲究,而且腊梅花还有解暑生津,顺气止咳的功效,鱼骨中也有丰富的钙质和微量元素。”
梅花可以拿来吃已经让人觉得很惊讶了,没想到居然还能起到药物作用。
大家喝完了汤,最后一道前菜却没有多少人敢动筷子。
只因为这道菜确实太过奇怪。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倒是赵九襄先伸出筷子夹起了一只。
只见那是一个形状有些奇怪的黄色物体,柔柔软软的被面粉包裹着入锅油炸过,表面也呈现出了淡淡的金黄色。
赵九襄特意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