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803

分节阅读 80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跟吴遵路讨论着他以后施政的细节,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时分。徐平吩咐掌灯,摆了酒筵,为吴遵路接风。

刘兼济和种世衡在灵州城下指挥战事,谭虎从来不参与,作陪的只有张亢、田况和王凯三人。他们现在都已经是方面大将,位比管军,跟两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吴遵路作为一路经略使,已经没了用兵之权,不再是帅臣,跟他们实际地位相当。

饮了几轮酒,徐平道:“于我们都护府来说,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攻下灵州,让未归附朝廷的党项豪酋再没有侥幸之心,而后大军北上。于吴经略来说,则是手下欠缺人手。朝廷允诺,令录以下官员,可以许其自辟。你们家里若是有合适的亲友,可以提出来,让吴经略上奏朝廷,来西北效力。这是个好机会,凡新设州县,官员一律堂除,以后是个晋身之阶。而且来这里为官减磨勘,为官两年减一年,两考一任,两任任满。”

见徐平为自己说话,吴遵路忙起身道谢,两人饮了一杯。

徐平小门小户,家里没有什么人,惟有一个丈人林文思,年纪大了没必要来再来西北镀金。其他几人家中都是有数人为官,听了徐平的话记在心里,回去考虑。

对于一般官员来说,堂除就是一个分水岭,有了这种经历才算有了前程。四年两任减磨勘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好处非常大。这个年代很多官员都是一年两年便调任,做不满三年一任。而官员的考绩是按到任离任的实际日期,加起来算年数的,以日为单位加满一年才算一考。频繁调职,在路上用掉的时间,很可能比任职时间都长,西北四年可以当一般地方十几年的资历。这样算下来,对有点追求的官员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不说别人,这几年跟在徐平身边,柳三变依然过的是写写诗词喝小酒的日子,官阶也飞速地升上去了。同年之中,他没有什么突出政绩,竟然也冲到了第一梯队。

做事情终究是要靠人,经过徐平一再争取,朝廷给西北地区官员的待遇终于提了上来。

第279章 破城

城头的党项士卒看着城外排着一大片黑黑的火炮,都缩在墙角处,神色漠然。现在不要说“泼喜”军的石砲,就连弓弩都不敢向宋军放。哪个地方有东西掉下城墙,城外就一阵火炮打过来,就连走路不小心震下石块,都会引来宋军火炮乱轰。

鄂桑格再也不到城头来了,躲在自己的城主府花天酒地,珍惜最后的快乐时光。他的心中矛盾无比,知道现在自己要赶紧降了,却又心怀侥幸,想着拖一天是一天。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阳光洒满大地。最是一年春好处,城外正山花烂漫,这本该是携亲朋好友春游的大好时节,灵州城却迎来了数百年最猛烈的急风骤雨。

刘兼济和赵珣到了城下,举起手中望远镜看看了城头,道:“番贼都躲了起来,再不敢冒头,看来是被打得怕了。今日天气晴好,是个好日子,这便轰天城门,你带着本部兵马杀将进去,抓了那个不降的厮鸟城主打得快,我们还能在附近歇息两天”

赵珣叉手应诺。

刘兼济点了点头,待要吩咐手下开炮,想起什么又转过头吩咐赵珣:“你进城之后先占住城门,守稳了才去攻城主府。后边刘沪一军很快就会跟上,不要过于着急。”

吩咐罢了,才叫过传令亲兵来,用号角和旗子一起,指挥昨日试好的火炮一起轰城门。

鄂桑格在城主府里抱了一个寨妇饮酒,突然一声惊天动地的声音传来,整个地都像抖起来了一样。腾地从榻上蹦起来,鄂桑格惊慌失措地喊道:“怎么如此厉害好似天塌地陷了一般昨日宋军攻了一天,也没有如此动静”

想要到城墙处看看,却又不敢,只是在厅里转来转去。

鄂桑格在城主府里慌乱的空当,灵州的东城门已经轰然倒塌。守城的党项士卒纷纷对身边的人说:“宋军有军法,弃杖者不罪都快快丢了兵杖,免遭杀身之祸”

赵珣指挥着本部兵马,从一片黑烟中冲杀出来,直奔洞开的城门。

陇右军法,主将不可以当先冲杀。到了赵珣这个地位,只能在后面协调指挥,冲在最前面的是指挥使,他身边的传令亲兵随着前军,不断地流水报过前方战情。

过不了多少时候,第一个传令亲兵回来,叉手道:“将军,第六指挥当先入城,已占住城门后续兵马正在陆续入城,并没有什么厮杀”

赵珣愣了一下:“番贼守城的兵马尚且不少,怎么如此顺利小心有诈”

传令亲兵道:“番贼人数是有不少,只是人无战心,都弃杖等在一边,是以无厮杀”

宋军打得最激烈的就是天都山一战,最后遇到的顽强抵抗是在天圣寨,之后便是秋风扫落叶,再没有遇到死战的党项军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