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2 / 2)
收获非常的喜人,每个地篓子里都是沉甸甸的,最少都有十斤泥鳅黄鳝,它们亦属鱼,空间潭水对它们的吸引力同样致命
这些鳅鳝叶华没让吴刚猛顺便带去卖掉,而是把个大的选出来,该吃的吃,该送人的送人。
留下小的先囤养着,叶华的养鱼计划,当然不是单一的养几个寻常餐桌上的鱼种,所有适合养殖的淡水水产,能产生好的经济效益的,他都会涉及。
而野生泥鳅跟黄鳝的价格,不说拿到大都市去,就算在青宁县城,都要几十块一斤,这两个都是好玩意儿,营养,美味,主要还是不像鱼那么容易搞到。
乡村里的人搞个一斤几斤的,几乎都自家吃了。说起来,野生的泥鳅黄鳝也是有钱都难得买到吧。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叶华主要就围着养鱼这事在转。
到镇里交报告,跟卫道远聊,跟主管渔业的汪琳怡谈,当然这女人根本就不看好他,亦没把他跟他的养鱼当回事,说了几句见她这态度,叶华也不再甩她。
打印合同,跟村里每家每户签好,合同年限是十年,叶华具有优先续约权。
最后叶华注册了一家公司――燕云水产有限公司。
这些事情做得都很顺利,同时还有更加可喜的两个情况。
第一是置放在两个池塘里的试验网箱,里面的鱼生长都非常的快,简直妖孽
第二是卫道远拿着他的报告亲自跑了一趟县里,得到了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与认可
领导们桌子一拍,搞
现在对叶华来说,可谓是万可俱备,只欠东风
回合53 壮哉湖外湖
前期工作铺垫到位,叶华没有缓下快步向前的步伐。
收鱼到省城卖,虽然利润很可观,但终是小打小闹,亦非长久之计。
养鱼,才是王道做大做强、多元化发展才是他的方向
因为李雪玲的离去,因为一直被她家看不起,叶华心里憋着的那股气从未消散,他要证明自己,要让那些人好好看看,要闪瞎那些人镶了钛金的狗眼
同时,他要让家人、让挚亲挚友,以他为荣
这是每一个好男儿所极力憧憬的、所奋斗的方向叶华不能例外
11月1日。
这天天气睛朗,天空中白云朵朵,气温适中,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让人心旷神疑的好日子。
早上八点多钟,村里驶进来两台擦掘机,两台后八轮,并跟随有一队施工队。
三天之后,田垄中间没有变化,但四周的田埂垒得很高很厚,有的地方还砌了石墙。
最重要的是在田垄与湖之间的堤岸,开了一道口子,浇灌了混凝土,设了一道阐门。
11月4日。
暖阳和煦,云彩似乎用高压水枪冲洗过,没了那层隐隐约约朦胧的尘,变得特别的洁白。
今天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日子,对叶华来说如此,对他家来说如此,对燕云来说如此,对凤鸣乃至整个青宁抑或湘省、全国及至全世界来说,亦如此
这,是划时代的一天
若干年后,当叶华依托鱼与渔,改变无数人的饮食习惯与饮食观念,当他走向人生巅峰时,人们对这一天,对这一天所发生的,依然津津乐道。
此刻,东庭湖堤岸上,整个燕云留村的人全在;
吴刚猛跟二憨和他对象来了,陈汉中一家来了,镇里以卫道远为首的公仆班子们来了,甚至县里都派了分管渔业的负责人来了。
在众人瞩目下,在陈露兴奋不已的直播中,叶青山执意请来的一个神棍伪道士又是蹦又是跳,又是念念有辞、烧纸拜神地做了一通法。
随即,叶青山噼里啪啦点着了一挂鞭炮,大地红。
这是乡里的习俗,求个彩头,讨个吉利,正所谓爆竹一响,黄金万两。
就如同神棍的到来,亦是如此,乡里人信这个的很多,尤其是上一代老一辈。
“吉时到,开闸”
鞭炮声停止,神棍拖沓着音调,公鸭嗓吼出一嗓子。
叶华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打开了阐门。
“哗哗哗,哗啦啦”略显浑浊的东庭湖湖水咆哮着,往田垄里奔腾而去。
在全场人们的注目礼下,湖水汹汹,淹过一丘田,又一丘田。
十几分钟后,湖水流遍田垄的每一个角落。
不到一个钟,田垄的水位与湖持平,从此田垄成为过去式,一个东庭湖外的改造湖取而代之,叶华将之命名为――燕云湖。
闸门关毕,湖水停止了流动,燕云湖湖面平静,这一刻其就如一面巨大无比的带有瑕疵的水晶般,镶嵌在燕云村与东庭湖之间。
如此静谧,如此安祥,如此美丽,仿佛着等待着灵工巧匠去将它发掘,将它打磨。
“这么大一片田垄,就这样变成湖了,跟作梦一样的啊。”
“是啊,田变湖,真的是作梦一样啊。”
望着燕云湖,村民们不无感慨,不胜唏嘘。
“华子真是好气魄,这事换作我们,想都不敢想,更别说做了。”
“是啊,但愿他能经营好这片湖,带动我们整个村的发展。”
“会的,华子既然敢这么做,肯定是有信心这娃跟他爹一样,是个稳重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我想他是不会做的。”
“对,我也看好他。”
“那肯定得看好他,我记得以前给他看过手相,华子这伢崽是断掌,纹路线条清晰,我一看就知道他天生与众不同,注定了不是池中之物,我们就等着看吧,早晚有一天他会一飞成龙。”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爹爹捋着颔下白花花的胡须,咧着没剩几颗牙齿的嘴,笑得跟那个作法的神棍似的。
“难说啊,华子这手笔大了,投入也就大了,我怕他扛不住啊。”
“是啊,凤鸣养鱼的又不是没有,人家还是在现成的湖湾子里养,可没一个做起来的。”
虽然全村人对叶华做这事都支持,但看不看好又是另外一回事,毕竟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