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47(1 / 2)
筅,复次四人夹长矛、长枪,再次二人夹短兵。
阵法可随机应变,变纵队为横队即称两仪阵,两仪阵又可变为三才阵。
三才阵攻防兼宜,适合于山林、道路、田埂等狭窄地形。
除了这个阵法配套的武器以外。每人还配置了一把“继光刀”,也称双手刀,就是双手握住。正面斩向敌人的长刀。
这种长刀的发明人也是戚继光,参照了当时倭寇使用的武士刀,是一种威力极大的步战兵器。
继光刀的主要用途是大部队正面交锋时应用;在那样的场合,一切灵活机巧都没有用途,完全靠实打硬拼
一刀下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武功高人一等,当然是活命的首要保障。
武功不相上下,武器高人一等,也是胜算在握。
武功和武器势均力敌。则全靠临场发挥。
武功和武器有一样难以匹敌的,基本上必败无疑。
当然事无绝对。哪怕武功武器全都占上风,如果粗心大意。轻敌无备,也还会败。
因为战场上轻敌,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只要存心自杀,什么地方都可以实现目的的。
而这继光刀,起码可以算作这些湘勇武器上的优势。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这个稍微注意军事策略的人,都会熟悉无比,因为这里包含了一个极端可笑的自欺欺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基本等于零。
说的是东晋和五胡十六国的前秦对抗的故事。
这个故事记载在晋书苻坚载记上面。
国王符坚和统兵大将符融侵略东晋,到了肥水一线,符坚与苻融登城观望东晋部队。
观望良久,只见东晋的部队,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
一边说,一边脸色大变。
这两个人见到东晋部队会害怕吗
且不说他们带领几十万大军,单说这哥儿俩,一个是篡位上岗的,一个专门打仗,又都是胡人中的佼佼者,怎么会看到几万人就害怕
篡国称王的符坚不管,单就是符融,已经非比寻常了。
史书谓符融博闻强识、体魄强健、精骑射、善使枪,且文学、玄学、武艺、政事等百般精通,更善断讼案与行政事。
这样的人中豪杰,说他们害怕显然就是胡掰了。
不管真假,反正这个故事被当成不辨真假、胆小怯懦标志来用了。
这样一用,当然也就没有人当那两个当事人第二了。
所以,李续宾没有当回事儿也无可非议。
问题时,草木皆兵假象中,草木里面是否真的有兵。
别人这么按思维惯性走,只是认识上的小小瑕疵,无关痛痒。
可是李续宜就悲剧了,这个瑕疵成了他的催命符。
如果他知道这里有伏兵,他一定有多远离多远。
如果他有平常的警戒心,他一定不会打乱它固有的鸳鸯阵结构。
因为他心里觉得这里没有事情,所以就乱哄哄地休息、准备饭食。
他们已经行军大半天,人人又饥又渴;同时,这也是他们一天中唯一一顿像样的饭食。
就在他们刚刚端起饭碗、神经最松弛的时候,天军的打击突然降临
麦轲这次采取的是精准打击。
打击的目标。只有三样。
第一样,是他们的帐篷。
第二样,是他们的低级官长。
第三样。就是他们手中端着的饭碗。
麦轲实现这三样打击,使用了三种原素。还用了一种原素作为辅助。
攻击目标为帐篷的是火原素。
火原素一到,所有的帐篷都起火燃烧,霎时间,到处都是烟花灿烂。
攻击低级官长的是金原素,如同箭矢一样,射中了这些带头兵,主要是那些担任头领的鸳鸯阵队长。
这些金原素打击,和普通的长弓利箭一样有效力。只是更加无迹可寻
等到身上痛楚传来,生命逐渐逝去,才知道中了夺命的招数。
攻击个人手中饭碗的是土原素,这个最损。
原来他们当作美食的晚餐,就是一碗比较稠的粥,土原素就是一个土坷垃,到了碗里,打了两个滚,然后欢然散开
这样,经过再加工的一碗粥。就变成了土粥混合的另一种东西了。
所有这三项原素的使用,都有气原素的帮忙
因此,不管是多远的距离。这些本来都是短距离飞行,顶多是中距离,都能够到达指定的目标。
所以,三项原素的使用,效果都非常棒
尤其是最后一招,非常成功地拉来全部仇恨
不但坏人好事,而且坏了所有人的好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没等李续宜下命令,这些人就一窝蜂一般,冲上了八公山
每个人都打定了主意。要和这些坏人粥碗的家伙决一死战、不共戴天
士气可用怒气也可用
李续宜当然不会制止他们
不过,他们上山以后。还没有爬几步,就被天军反击了
这些反击的天军。就是程吞金的原土匪武装
他们等了半天,正在气闷,难得这些湘勇体贴他们,前来为他们排难解忧,他们更是以百倍的热情来欢迎他们。
一波銜恨而来,一波闲得手痒,二队人马一拍即合,立即大打出手
如果这些湘勇的鸳鸯阵没有被打烂,这样的山地战,天军还真不是对手
现在不同,那些惯匪底子的天军士兵,以逸待劳,居高临下,长刀巨斧一顿猛劈,这些进攻者立刻被砍到了一千多人
看到这些黑乎乎大汉巨吼连连,又前进了一大步,眼看又是千人要做无头之鬼,难免不是自己,吓得所有人都掉头就跑
看着跑过自己面前的逃兵,李续宜也懒得拦截,进攻本来也是他们自己做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