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4(1 / 2)
飞行,麦轲对这些反清剿作了一个阶段性总结。除了敌军中军以外,其他四路人马都被解决了。
第一路鲍越为统领,被石达开团拖入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统领被活捉,四千人无一漏网。
第二路劳豹为统领,被杨秀清团先阻后追,又给敌人来个反包围,结果劳豹在内,全军无奈投降。
第三路统领是赵霾,被萧朝贵巧施妙计,诱入打狗岭,又出动赵雬,说降了赵霾,全军亦降。
第四路就是刚才结束的向欣统领,被胡以晃用“美食计”所困,最后又误事安眠药,全部被俘。
总揽这次反清剿,各团练根据自己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结果虽然一样,过程各有巧妙。
这次反清剿,堪称一个检验和锻炼这支新生军队的极好机会,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经过这次清剿,天国的力量不但没有受到损害,反而有了大幅度增长。
别的不说,那些俘虏就就能让这个民团扩增一倍了
这些触摸得到的收获,已经令人欢欣鼓舞了;不过,更大的收获是那么看不到的变化。虽然整个反清剿还没有结束,敌人的中军还在逃跑的路上,这些变化已经可以感触。
首先是在准备和实施反清剿过程中,那些潜在的信仰危机被曝光和解决,冒充三位一体真神的三个人都被控制和处理,使他们失去了兴风作浪的潜在可能。
第二,整个天军的信仰在开始的时候就有了正确的根基。强大的军牧团队已经和新型天军融为一体,并且在组织上和权力上保证正确的信仰一定要统领全军。
第三,全新的、正确信仰指导下的军纪已经蔚然形成。不以杀人获利为目的的作战动机深入人心。
第四,不同层面的攻心为上战争策略得以贯彻落实。基本的出发点是任何战术的运用和考量,都要把所有人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这里也包括敌人。因为敌人只是暂时的敌人,他们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转化。
不过,这里的许多收获,还只是一个开端,还有大量工作要继续;甚至有更多的工作还没有开展。
今后这段时间有的忙了。rs
第222章 彼得以逸待劳
麦轲作完阶段性小结,把对今后工作的考虑驱逐出自己的思绪,目前要先把敌人的最后一路中军结决,才算给这次反清剿画上一个句号。
麦轲通过灵犀一动,同时接通彼得和吴仁晓,和他们查对敌我双方的目前状况。吴仁晓和他的情报人员,正在紧密注视彭玉麟的船队。
“现在船队已经接近桂港,正在准备进去。同时,另据紧盯向这里逃窜的情报人员抱报告,他们已经开始进港,很快就会会合。另外,敌人的靴雕增加了很多,我们的玄枭有些寡不敌众。”
吴仁晓三言两语就把各方的情况汇报得一清二楚,不愧是绝顶情报高手。
而彼得呢,虽然不是情报人员,他的汇报更干练,因为他是海军上将
“我在定天湖。一切都准备就绪,随时待命出发,进入攻击”果然是高等军事素养,说话简明扼要。不过话锋一转,就换了个人:“嘿嘿小约拿也来了,够他们喝一壶的。”
看来这小约翰还真是个好战分子,本来没有它的事,它硬是非来不可。也好,让它先积累点经验,也有利于今后参战。
“好现在马上出发达到桂港附近的下游河段,只要敌人的船队一过去,立即封锁河道,不让一条船回窜”
这个时候,清剿敌军的中军军部已经到达了桂港,临时设置在港口管理部门的调度楼。这是一座二层楼房,登高可以远望整个港口和港口之前上下游所有船只,不管是过往的,还在停泊的。
这时候,四个人站在窗前,焦急地盯着东方,那里有数量繁多的大小船只从下游而来。一边看,一边听负责情报工作的鹰潜汇报。
除了鹰潜以外,就是李鸿章、劳崇光、向荣了。
他们指挥中军从金田逃到这里,八十公里的路程足足用了三天时间,中间没怎么休息,这乱民捣乱太厉害了。他们的手段层出不穷,稍不留意,就会落入他们的手中。
逃跑过程中,除了采取严厉的手段镇压一切不稳定的苗头以外,当官的还一在告诉大家,到了桂港就安全了。
现在终于到了目的地,所有人都如同散了架一样,瘫坐在地上。
这时候,鹰潜终于看到了期待中的大队船只。标志是最大的那只船上,高耸的桅杆表扬着一面巨大的红旗。这时事前就约定好的信号。
与此同时,麦轲也同样收到了吴仁晓的通告,说清军已经进港,敌人的船队正在快速地向港口靠拢。而我们自己的船队,在敌船通过的江段,已经完成了卡位。
同时一路尾追得天军,也已经集结在桂港外围,防止敌人向其他方向逃跑。这是由张远指挥的水路联军。
敌人已开始逃跑,张远就把守在在金田村的人手调过来,让他们守卫藏兵洞,而把原来守卫藏兵洞的精锐替换下来,追击敌军。
经过无数次的大小战斗,双方互有伤亡,最后谁也无法占据绝对的上风,一直缠斗,脚前脚后到了桂港。清军被守港部队接了进去,张远就指挥部队堵住了桂港的陆路出口,依然遥相对峙。
这时船队已经进港,靠拢停泊。李鸿章和彭玉麟见面只是简单地寒暄了几句,立刻就开始登船。
鹰潜也和船上的隐鹰馆弟子交流了情况,知道就是这位弟子负责安排一切伪装和行程的保密事宜。了解了基本情况以后,鹰潜就问他是否有什么可疑的情况。
那位弟子沉吟了一会,才慢慢地说:“弟子觉得有点不正常。如果敌人真的如同你说的那样难缠,就不应该如此顺利。就是我们再伪装得好,也不可能不露一点蛛丝马迹。而如果对方知道,而没有行动,那情况就比较可怕了”
他看了鹰潜一样,看到他是鼓励的神色,深吸了一口气,沉重地说:“我担心敌人已经洞若观火,我们在明,他们在暗,正在准备随时给我们一个致命打击”
鹰潜也是脸色忧虑重重,显然认为这个弟子说得在理,就问道:“鹰藏,你不愧是年轻一辈最优秀的弟子。担忧很有道理。依你看,如果真如你所说,该如何破局”
“我已经思索了好长时间,依然没有破解方法。敌人显然下了一盘很大的棋;从全局观来说,比满清一方要高明;非但如此,他们棋盘上的子力也比我们强。所以在全面劣势下,在巧妙的招数也没有用。况且,似乎我们的招数比对方的招数臭得不止一点半点。”这位鹰藏显然还精通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