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执掌武唐 > 分节阅读 124

分节阅读 1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制作一盏花灯有什么奇怪的。”

听罢这般荒诞之言,裴凌青深深蹙起了眉头,埋怨言道:“淮秀,辩机和尚与高阳公主本是孽情,身为女儿家岂能说出这般言语记住,端庄高贵才是妇人美德。”

裴淮秀倒也对她这位小姑颇为忌惮,听罢此话,受教点头一笑:“知道啦,大不了以后我不说便是。”

陆瑾微笑言道:“其实和尚们制作花灯的用意不难猜测,与男女之情无涉,想的是如何讨圣人和天后高兴罢了。前些日子鸿胪寺送来一篇奏折,言及白马寺寺庙破败凋零,急需修葺维护,想来应与此事有关。”

“七郎身居中枢,真是消息灵通啊。”苏味道悠然一笑,言道:“我朝历来崇尚道教,对佛教一直采取不冷不热的态度,不过当今天后却罕见对佛教颇有兴趣,不仅多次召见高僧入朝上殿,前不久更在长安城内举行了一场佛教法事,翻译天竺经书,弘扬佛法,佛教徒对于天后,自然是非常感激。

“不管如何,这样庞大的莲花花灯,我等自然要去看一下。”裴庆远气赳赳地说得一句,转头问向陆瑾道,“七郎,夜晚呆在家中岂不无聊,要不随我们一道出去玩耍如何”

陆瑾想来这段时间事务繁忙,有如此散心机会倒也不错,欣然点头道:“好,自当与二郎三郎一道前往。”

闻言,裴淮秀也是大起兴趣,急忙开口道:“二叔父,淮秀也想跟着你们一并前去游玩。”

裴庆远闻言犹豫,将目光望向了裴凌青,显然准备听从阿姐的意见。

裴凌青尚在思忖当中,苏味道已是悠然笑道:“娘子啊,淮秀这段时间呆在家中也鲜少出去,今天难得七夕,就让她与二郎他们一道去吧,况且有七郎在一路看着她,想来也不会多生祸事。”

裴凌青轻轻地吁了一口气,点头言道:“好吧,就依夫君之意。”说完,将视线专向陆瑾,笑语言道,“七郎,奴就将淮秀交给你了,你可得替我看好她。”

陆瑾点头笑道:“大娘子放心,在下明白了。”

裴淮秀瞥了陆瑾一眼,却是满不在乎地冷哼出声。

夜幕降临,洛阳城内花灯招展,流光溢彩,宛如天河般灿烂无垠,人们纷纷走出坊门涌上大街,车水马龙往来不断,处处热闹非凡。

从正南定鼎门到天津桥的长街可达皇宫之下,故又名为“天街”,此街宽达四十丈,乃是用青砖铺成,道旁种有榆树、槐树,今夜所有树木都被路人披红挂绿装点一新,不少树干上甚至还挂着用以照明的灯笼,棵棵相连接连不断。

作为洛阳城的主干道,此时的天街早就是人山人海一片,陆瑾等人刚走出裴府大门,顿时被外面黑压压的人群震惊住了。

好在他们也没打算前去长街闲逛,而是绕着尚善坊坊墙行至洛水岸边,漫步于河岸草地上,欣赏着河中的点点灯光。

第二七三章 七夕之夜下

自古以来,民间皆有在水中放花灯的传统,特别是那些年轻娘子更是喜爱此道。

陆瑾一路行来,随处可见袅袅婷婷的丽人拿着自己亲手扎成的花灯,将之放入河中水波逐流,一盏又一盏汇聚入河,点点闪烁使得洛河犹如天河一般璀璨闪烁。

娘子们满带寄托地放着花灯,郎君们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好事者们总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寻得一个合适地段,拿着长杆拦截着飘下的花灯,每每看到花灯上精彩的绘画,以及上面绝妙诗句,总会惹来郎君们阵阵惊叹嬉笑之声,更有登徒儿临时起意,凭借着娘子们留下的诗句补充几句,彰显着文采风流。

陆瑾自然没有兴趣去拦截顺流而下的花灯,反倒是童心未灭的裴光庭屁颠屁颠找来一根竹竿,行至水边捣弄片刻,终顺利拦截住一盏花灯。

那花灯乃是做成的蜻蜓形状,飞翅长长颇为精巧,可见制作者必定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娘子。

裴光庭提着花灯细细一看,惊讶笑道:“噢呀,二兄,七郎,这盏花灯上的情诗真是不错,一叶题诗入洛水,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风取次行。实乃妙也”

陆瑾含笑点头道:“此诗略显哀怨,想来是制作花灯的娘子尚未找到情爱归属,以至于才说什么谁人与之酬和。”

“是呀。”裴庆远深有同感地点点头,目光望向花灯飘来的上游,满是憧憬地言道:“也不知是何等丽人儿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可惜不留其名,终生不可见也”

裴淮秀虽是裴庆远侄女,然年龄却是与裴庆远相差无几,闻言冷哼道:“看来二叔是对这位未及蒙面的娘子动心了,要不我们为你打听一下,待找到制作花灯的娘子,再让祖母为你提亲,你看如何”

裴庆远闻言大窘,连连摇手道:“某醉心学业,尚无娶妻打算,淮秀笑谈笑谈。”

见他这般模样,陆瑾和裴光庭皆是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将蜻蜓花灯重新放入河水漂流,裴光庭拍了拍湿漉漉的手儿,对着裴淮秀言道:“今日放灯无数,淮秀难道不想放一盏花灯么哎,我瞧见时才河堤边似乎有个卖花灯的老丈,要不你也去买来一盏玩玩”

话音刚落,裴淮秀已是摇手道:“免了,即便买来花灯,也不知在上面写什么才好,况且今晚的主角可是白马寺制作的那盏庞大的莲花花灯,待会看到此灯便是足够了。”

不知不觉中,四人已是走到了新中桥附近,这座桥乃为洛阳城内横跨洛水的四座桥梁之一,连接着洛水北岸的承福坊和南岸道德坊,也是人流较多,非常热闹的河段。

漫步河堤,陆瑾遥望着浩荡东流的洛水,不知不觉中,河流上已是飘荡了数艘花灯招展的画舫,隐隐有丝竹管弦声顺着河风飘来。

陆瑾知道能够在今夜飘荡于洛河之上画舫,其主人必定非富即贵,极有身份,想来也是,画舫出游远离河堤人流喧嚣,既可耳闻丝竹之声,又可近观飘荡在河中的花灯,正是贵胄们最为喜欢的观灯方式。

正在他感叹间,一群白衣飘飘的士子突然对面行来,人人手中都提着一盏照明用的灯笼,轻声说笑不断。

陆瑾浑不在意,刚要与之擦肩而过,不意那群士子中突有人轻轻地“咦”了一声,站住脚步猛然大笑道:“陆兄如何在这里哈哈,你我真是何处不相逢啊。”

陆瑾定眼一看,这才发现出言者乃是解琬,惊讶笑道:“原是解郎,请恕在下眼拙,刚才竟没有注意。”

闻言,解琬立即笑说无妨,陆瑾仔细一看,这才发现这群白衣士子全是解琬同科进士,郭元振更是身在其中,不过他与郭元振向来交恶,因此对方即看见了他,也是装作在与旁人说笑,而不理不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