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执掌武唐 > 分节阅读 105

分节阅读 1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来如此,真是太可惜了,昨日我遇到她的时候,还以为她也会一并到来。”

上官婉儿心头一跳,问道:“怎么,陆博士昨日见过李娘子”

陆瑾有些惊讶上官婉儿之问,那种口气似乎很是惊奇一般,如实言道:“这段时间,李娘子常来掖庭宫听在下讲授棋艺,自然经常相见。”

上官婉儿一听,粉靥微微一沉,心头暗自叫苦不止:这个太平,正是太放肆大胆了。

她知道太平公主因蹴鞠与陆瑾结缘,其后又在杏林宴上对陆瑾的文才赞不绝口,因此才在天后面前进行举荐。

上官婉儿原本以为太平举荐陆瑾也是一时之心,然而万万没想到,她竟然偷偷跑去掖庭宫听陆瑾讲授棋艺,而且从陆瑾口气听来,似乎还没有发现太平的公主身份,如此说来,太平必定是换上宫娥服饰前去的,如何不令上官婉儿大感意外。

当今圣人共有四女,其中长女义阳公主、次女宣城公主为萧淑妃所生,早已出嫁不在宫内,而三女安定思公主暴毙早夭,唯剩下着太平公主,从小被圣人天后视若珍宝,可谓公主当中的公主。

如今,太平却偷偷换作宫娥服饰去见陆瑾,上官婉儿细细思忖半响,觉得对于太平本人还是陆瑾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倘若被外人窥破身份,说不定还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当然,这种麻烦对于太平公主只是一通责罚,然而对于陆瑾,却是灾难了。

心念及此,上官婉儿暗自打定主意,看来此事之后,须得找太平好好聊聊才行。

正在此时,一声“天后驾到”的悠长喧呼响彻堂外,堂内几人慌忙起身,迎出了正堂,便见到一名雍容华贵的宫装妇人在宫人簇拥下昂首阔步而来,举手投足间大见凛然之姿。

陆瑾并非第一次见到天后,然而每次看到她的时候,终会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因为他知道在十余年后,天后将会革唐立周,成为亘古以来第一位女皇帝,如此英雌,如此人物,自然让陆瑾生出了一股难以而喻的感觉。

“参见天后。”众人恭敬作礼。

武后微微颔首,一言不发地走入正堂当中,陆瑾几人自然亦步亦趋地跟随而入。

行至堂内,武后当仁不让地落座在了居中一案,待到众人纷纷坐定定,上官婉儿对陆瑾五人情况稍作介绍后,武后开宗明义地正容言道:“诸位在杏林宴上的表现,朕也略知一二,今日召集你们来到翰林院内,是为了考校良才,这样,先说说诸位对孝道的理解,朕素来不喜欢听废话,言简意赅便可。”

一席话干脆利落直击主题,众人尽管早就有所准备,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一问,也忍不住有些发懵,以至于武后嗓音落点半响,也没有一个人出言,尽皆一副思考之色,堂内一片静谧。

第二三四章 孝道之论下

毕竟,能够思考的时间太短了,先出言阐述观者思考时间更是要少上许多,而且天后之意不明,沉默观望一番,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时之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久久的沉默在正堂内蔓延。

“怎么朕问的问题很难么这么久也无一个人回答”武后俏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看似和蔼可亲,宛如一个慈祥的长辈,而不是权势赫赫的天后。

上官婉儿坐于武后侧面之案提笔记录,很敏感地察觉到了武后语气中的那一丝不满,要知道当初武后考校她的文才之时,她几乎是想也不想便对答如流,才得到武后青睐,如今,堂内才子们个个缄口不言老城观望,都不想当第一个发言者,自然让武后大感不悦。

上官婉儿暗自一叹,却不好开口提点,正在左右为难当儿,突然听见一个清朗嗓音打破静谧:“天后,微臣文学馆棋博士陆瑾,有一浅薄之见,还请天后倾听指点。”

眼见终有人开口,且还是被自己寄予众望的陆瑾,武后的笑容中多了一丝欢愉的味道:“陆卿何必谦虚,但说无妨便可。”

“诺。”陆瑾拱手应得一声,面上换作了一丝肃然之色,侃侃而论道:“从周朝开始,便将孝道作为“三德”之一,古书有言:善事父母为孝。古之圣人更有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之说,从古到今,孝道便是贯穿儒家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西汉之时,更确定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更是成为维人伦大道的最基本准则,然从南北朝五胡乱华开始,北方蛮族冲击中原,华夏文化为之变革,在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年代,父弑子,子弑父之事屡见不鲜,儒家孝道为之沦丧,因此朝廷疲软,士人乏力,面对北方胡骑肆掠,却丝毫没有还手之力。”

听到这里,武后长长的英眉猛然一挑,出言问道:“听陆卿口气,似乎认定儒家制度的崩塌,便是南北朝祸乱的根由”

陆瑾颔首言道:“儒家之学,乃盛世之学,治国之学,也是维持天下纲常道德之学,它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东汉末年道德纲常败坏,群雄割据争乱不休,虽有司马氏建立晋朝天下归一,然而却忽视了儒家纲常对世人的教化,以至于人心紊乱,兵戈不断,而酿成晋朝衰落的“八王之乱”,正是因为孝道伦理的败坏,以至于诸王争夺皇权内斗不休,才被异族马踏中原。

陆瑾顿了顿,继续说道:“因此,微臣认为孝道在举国大政中居于重要地位,只有人人识孝、人人敬孝,人人行孝,才能人心安稳社会安定。”

一席话听得武后连连点头,更对陆瑾有此见识而赞叹不已,此人眼光独到高屋建瓴,以大政根本为,阐述孝道的重要地位,有此见识,修撰那本应该不会是什么难事了。

心念及此,武后微微颔首,言道:“陆卿此言,的确深得朕心,其余诸位,不知可有想好了说辞”

看到陆瑾之言得到了天后认定,郭元振心内大是不甘,在他看来,自己乃是新科状元,任何时候都应该是瞩目所在,没想到这陆瑾以区区陆博士之身,不论是在杏林宴还是眼下天后考校学问,都是稳稳力压自己一头,所有风采都几乎被他抢去,如何不令郭元振又气又恼,心里面更是说不出的妒忌。

此际见到天后发问,郭元振再也忍不住了,拱手言道:“天后,草民郭元振也有一言,请天后指点。”

“状元郎请说。”

郭元振正容颔首,清了清嗓门侃侃而论,身为状元的他,自然有着不错的真才实学,一席话更是说得武后连连点头不止。

其后,解琬,陈子昂、陈浩三人也根据孝道,阐述各自观点,然而都是有些千篇一律,老气横秋,再无任何新颖之说。

及至考校完毕,武后稍事勉励了一番便起驾而去,也没有对几人文采作任何评点,反倒是上官婉儿稍事点评了几句,然都是浅说即止,不涉重点。

离开翰林院后,陆瑾也没有返回文学馆,就这么出宫而去,与之同路的还有陈子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