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2 / 2)
“咻轰”
一发热导弹发射出去,宽敞的机库内部,瞬间引发了一场剧烈的爆炸,随后,爆炸接连传递,就像是鞭炮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密集的爆炸声响彻整个机库之中,队长又是按下按钮,朝着旁边的舱门发射了一门导弹。
“轰”
机舱的舱门瞬间被洞开,露出一个可以让昆式战机通过的洞口,队长趁着机库还没有完全毁掉,立马催动战机,朝着外面飞去。
身后,是无尽的火焰,机库之中,本就是易燃易爆物集中的地方,而这艘航母,也被队长破坏的差不多了,现在这一下,无疑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整艘空天母舰发出一声哀鸣,随后到处冒出黑烟,原本只是某些角落冒出烟雾的母舰,现在到处都是烟跟火,不时还爆炸一下,颤抖一阵,引擎也开始一闪一闪,似乎要熄灭。
“该死”
皮尔斯看着眼里,疼在心里,这是他的心血,他为此准备了不知道多少年,耗费了多久的光阴,这是他的梦想,是九头蛇数代人的坚持,眼看就要完成,可现在,竟然毁在了一个大头兵手中。
“立刻开始洞察计划,他不是想要拯救世界吗他不是想要拯救他的人民吗我让他救给我锁定目标,开火”
这是一招泄愤之举,一艘空天母舰所能够对付的目标有限,即便成功开火,将他们消灭了,也难以动摇这个庞大的国家,三艘母舰,可以同时将整个东海岸的美军反抗力量尽数摧毁。
可是一艘,顶多,消灭一个华府,但那有什么用
华府中有什么一个总统而已,美国总统号称是全世界权利最大的男人,但事实真的是如此
他只不过是各方势力妥协过后,推举出来的代言人,他代表的,始终是大财团的利益。
而且,美国对于各种情况,有着充足的准备和应对措施,总统之下有副总统,副总统下面有参议员。
即便是白宫被摧毁,那个人不幸遇难,也不过是另外一个人上位而已,这也是为什么皮尔斯要三艘空天母舰的原因,因为一艘解决不了事情。
他需要解决了政治应对,还需要解决军事应对。
白宫没了,太平洋舰队还在,而且大西洋舰队离这里才多远
“sir,我们真的要现在就动手”
贾斯韦伯回头看了一眼皮尔斯,心中有些犹豫,现在动手,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啊,摧毁华府,解决不了事情啊,反而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扑。
“你在怕什么我们拥有最先进的空天母舰,最精英的士兵,还有最庞大的财力,而且,就算我们打不过,摧毁掉华府之后,无非是隐形模式躲起来,然后再将他们一个个清除,耗费点时间而已。动手”
皮尔斯的面目已经显得有些狰狞,连续的打击和挫折,让他心焦力疲,他急需要一场胜利,来振奋一下自己的精神。
他已经不小了,一点五只脚已经迈进了土里,如果这次不能成事,他怕自己坚持不到看到九头蛇的光辉笼罩整片大地的时候了。
“yes,sir”
贾斯韦伯锃亮的光头闪烁了一下,选择听从上司的吩咐,而且,他也怕队长再跑到他们这艘母舰上。
用攻击下面的方式,将队长的注意力引走,然后他们功成身退,隐藏起来,打一炮换个地方,才是他现在最渴望的事情。
卫星很快连线接通,洞察计划,由佐拉开发的算法,迅速地在地面上选取着目标,这里是华盛顿dc,是美国的政治中心,高官达贵数不胜数,而那些只要是不属于九头蛇的人,基本都上了他们的黑名单。
“攻击吧”
看着显示目标选取已经饱和的屏幕,皮尔斯淡淡地说道,仿佛他要做的,并不是屠杀百万生灵,并不是血洗一个国家的首都,而是喝一杯下午茶,跟老友一起聊天谈话。
史蒂夫刚刚将飞机开出舱门,身后爆炸声不断,而面前是另外一艘母舰,他不敢太过张扬,一开始就打开了隐形模式,缓慢的靠近着。
突然,他看见那艘母舰上的各种武器炮口,开始转动,那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就像是吞噬一切的怪兽,要吃掉一切。
“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并不清楚皮尔斯等人目的的史蒂夫有些奇怪,洞察计划,在他的所知中,还是尼克弗瑞说的,可以用卫星选定罪犯作为目标,将犯罪扼杀在萌芽之中,他并不知道九头蛇要拿它来消灭异己。
但是,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详的预感,就好像是,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要发生了一样。
s: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向诸位衣食父母们汇报,那就是本书明天中午十二点就要上架了,免费连载了近三个月,免费字数近五十万字,每天最少两更,还是没能等来强推。
很忧桑,但写作是我的梦想,不管怎样,我都会坚持下去,因此我会振奋起来,继续努力码字更新,把我心中的故事尽可能完整的呈现出来给大家。
写作路上,很枯燥,很乏味,除了诗和远方,作者还需要一点面包果腹,毕竟咱也是血肉之躯,需要温饱不是
所以,在此厚着脸皮,向大家求一波订阅支持,让小弟在写作这条路上,得以继续坚持下去。
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明天我决定至少三十更大爆发,后天大后天每天十章继续爆发,以后每天最低不低于五章爆发更新。
只希望诸位大大们,能看在小弟如此勤恳的份上,拿出一两包烟钱,支持下小弟,小弟衷心的感激不尽
你们的几毛钱订阅,就能成就一个小小写手的梦想,诸位,拜托了最爱吃肉的鱼叩首拜谢
第226章 华府沦陷 第一更
“轰onnng”
剧烈的轰鸣声响彻云霄,无数门火炮在同一时间开火,而且还是如此近的距离,那场面,即便是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