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1 / 2)
后转过目光看向邓傲薇,简洁的说道:“可以。”
简单的两个字,在邓傲薇心里,不仅没觉得文一鸣缺乏礼数,反而很喜欢文一鸣这种做事说话不拖泥带水的风格。于是笑道:“那就多谢文师弟了。”
接着取出一张已经写好的推荐信和一支软笔推到文一鸣面前,“只需要在下面签上你的名字就可以了。”
文一鸣看了一眼所谓的推荐信内容,无非便是对推荐的内门弟子的中肯评价。上面被推荐的人选是一个叫康通的内门弟子,文一鸣抬头看了一眼站在邓傲薇身后的两名青年,估计应该是其中一位。
邓傲薇一摆手,道:“他们是我以前的朋友,是两兄弟,一个叫康通,一个叫康达。还不快来谢过文师兄。”
后面那句显然是对康通两兄弟说的,二人上前朝着文一鸣一抱拳,康通面含感激之色,道:“多谢文师兄相助”
文一鸣拿着笔的手摆了摆,道:“举手之劳而已。”
以文一鸣看人的经验,这两兄弟还是挺不错。以他们武者一层后期的修为,并未因为自己是炼体期的武修而表现出不屑的神色,而且在邓傲薇撑腰的情况下,依然不亢不卑,未有半点狐假虎威之态。
在文一鸣看来,这种人应该经历过水深火热,背后有不少的故事。而且很有主见,若是能顺利成长起来,一定能有一番成就。
唰唰唰几笔,文一鸣已将自己的大名自愿的签了上去,一手飘逸的行草使得邓傲薇眼前一亮。
就连旁边神色一直未变动的康通也轻轻的挑了挑剑眉,讶异的看了一眼文一鸣。
邓傲薇伸手取过推荐信,小口微张的看着上面龙飞凤舞的三个行草字体;暗道,看不出这家伙还有这么一手书法。
片刻后,邓傲薇将推荐信递给康通,而后心情颇好的说道:“文师弟,谢了,算我欠你个人情,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到核心弟子区三号石屋来找我。”
文一鸣微笑道:“小事而已,没有欠人情那么严重。至于帮忙”文一鸣微一沉吟,抬手指向童强,接着道:“这位是我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兄弟童强,和我一样初入双城,以后还请邓师姐多多关照。”
邓傲薇侧头看了一眼挨着自己的黑大个,点头道:“没问题。”
随即从身上摸出一块火柴盒大小的玉牌,递给童强,“这快令牌是能进入核心弟子区的通行证。上次外出做任务恰巧得到一本黄级上品功法,本来准备上交藏经阁了,既然你是文一鸣的兄弟,改天来我那儿一趟。”
童强大喜,接过玉牌赶紧起身感激道:“多谢邓师姐”
对于邓傲薇做事果断干脆的性格,文一鸣很欣赏,对她的感官再次提升了一个档次。
自己仅仅是帮了个小忙,邓傲薇便大方的拿出一本让无数人为之动心的黄级上品功法,证明此人不愿欠人人情,是个不拘小节、知恩图报的女子。
第五十六章:四肢未坚何以壮
邓傲薇和康通两兄弟与文一鸣闲聊了几句后,分别留下了通讯号便告辞离去。
而文一鸣与童强用过午饭,在内门区闲逛了一圈,天南海北一番胡侃乱调后。文一鸣也告别童强,径自回到了自己的石屋。
从内门区到核心区有一定的距离,文一鸣在路上反复的思索总结和花有昆战斗所带来的收获。
他很清楚,自己看似赢得轻松,其实并非如所有人心中想象的那般容易,那般震憾。毕竟炼体九层初期和炼体九层大圆满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以半步武者的修为跨阶越级堪堪三个层次,在稍有天分和底牌的武修中并非绝无仅有。
隐匿术让大家看到了三级跨阶的场面很明显是假象,这也让花有昆轻敌而失去了全力发挥的机会;他毫不怀疑,花有昆还有很多手段都未曾施展。即便如此,他现在双臂的酸麻都依然未彻底恢复过来。
这让他清楚的认识到,接下来三个月的修炼方向,必须高强度的进行身体素质熬炼;否者他的实际战斗力根本无法完美发挥,这是一个致命的硬伤。
另为,他也感受到了越级跨阶战斗的种种不足,以及细微处的差别。这是他以身相试的亲身体验,使得他的理解更加深刻微妙,这也是很多练武之人所忽视的地方。
武道一途,除了耐得住枯燥乏味的寂寞修炼,还要具备敢于突破自我、挑战极限的强大上进心;试想,哪一门武学、功法、武技不是用无数的生死交战总结创造出来的,其中包含了多少创造者的鲜血,心力和汗水。
而内家拳更是无数先辈在战场杀敌中用生命凝聚而成的战斗精髓,若是不经历生死磨砺就想顺风顺水的得以提高,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这也是修炼内家拳者多如牛毛,而最终攀上巅峰者却稀如凤毛麟角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内家拳修炼出暗劲之后,交手中凶险无比,一不留神便会深陷绝地;就更别说之后的化劲境界了,分秒之间生死立见;武道修为可以循序渐进,慢慢修炼积累;但生命却只有一次的机会,有多少人敢于以身犯险,用宝贵的生命来提高战斗力。
文一鸣正是看通了这一点,才会上演双城广场那一幕。
进入石屋,文一鸣拿出两部典籍,无我的第一层修炼他已初步掌握,后面的八层他准备在修炼的闲暇之余将其背诵理解,而八步赶蝉他同样准备将其记忆下来,作为辅助修炼。
眼下首当其冲的并非修炼各种武技提升战斗力,因为有内家拳的支持和前世的战斗经验,他的实战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要想突破这个瓶颈必须要提升修为,而修为真正爆发时却离不开强悍的身体,练就一具高强度的肉体那才是重中之重,这是所有功法武技的高楼基石。
文一鸣在记忆里不断搜索当年在国安密案书库里研读过的失传典籍。
经过一系列的筛选,最终睁开双眼,自语道:“精义就它了。”
文一鸣所谓的精义全称少林拳术精义,据说是达摩祖师所著,但文一鸣并不这么认为。
历史上的达摩是不会武功的,但通晓印度的瑜珈。他的一生很苦,到中国弘法大乘佛教之时,正值南北朝的分裂时代,社会治安极差,民心凋敝。人在苦难之中的毅力是巨大的,那就是坚持着他心中的信仰。
而达摩的那种信仰就是所谓的禅宗理念。简单说,达摩在文一鸣心中相当于一个传教士,在少林的确是传下了不少的养生之法,但却不是所谓的高深武功。
历史上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就好比后人神话借东风的诸葛亮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