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分节阅读 312

分节阅读 31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若是再继续留在府上,怕是朝廷要征收税了,那个时候她没办法给予家中减轻负担,反而增加负担。现在好不容易找到赵构这样的如意郎君,邢秉懿亦是心甘情愿的跟随与他。

“姐,玉儿不舍得你”邢秉玉再也不忍不住内心的舍不得,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不停的抽噎着,又紧紧的抱着邢秉懿,像是她再也见不到姐姐似的,她知道姐姐出嫁以后,便是姐夫的家的人,与自己不再是了。

邢秉懿轻轻地擦着邢秉玉的泪水,她也情不自禁的流出泪水来,她心里也是不舍得与妹妹分开。只能一边安抚着,一边为她擦拭泪水。现在她的心不再是赵构身上,而是在自己家人身上,她知道再过十天便要嫁过去了,与家人相聚的日子仅限于十天。

邢秉懿与邢秉玉二人在房中不断地哭泣着,一人哭泣,一人爱抚。另外一边,邢焕的心里也是十分难受,他独自一人来到了书房,目不转睛的看着墙上的画,那画中的女子与邢秉懿有几分相似,不过气质更佳。

“女儿长大了,你泉下有知,也该放心了”邢焕直愣愣的看着画中人,脑海中浮现出往日的景象,他的心软了,泪水也悄悄地流下来,喃喃自语:“女儿找到了一位不错的相公,相信女儿日后会很幸福的,要是你知道的话,你也与我一起为女儿祝福,让她多福多寿”

话分两头,赵构府上也是热闹非凡,他在迎亲文书送出去后,便让其他人书写喜帖,然后将时辰全部写上去。

“少爷,喜帖已经全部写好了”

赵构点点头,道:“等王管家回来报信后,这些喜帖便送往各处。无论他们是否愿意前来,只要喜帖送到,那么就没你们的事了。”

“是”

赵构静静地等待着王管家、潘尚书的回音,过了不到两个时辰,他们便赶回来了。并且,潘良贵、王管家带来的都是喜讯,赵构闻言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就让其他人将喜帖全部送往出去,邀请众人参加他的婚礼。

送喜帖之人,第一个到的府上便是楚王府,赵有恭亲自接下喜帖,看了日期、时辰,满口答应下来了。接着,刑部尚书王云、李纲等人悉数接到喜帖,那些不在京城的官吏则没有送到。

即便是赵构送去消息,他们也无法从前线脱身前来,也就作罢了,待日后有机会再邀请也不迟。当赵构的喜帖发出去后,众人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没有任何人拒绝。

赵构等到众人回禀消息后,便让老夫人等人一起准备。此外,四海人家也贴出告示,说是五月十六日那天暂停营业一日,就连原因都说清楚了。因为他们全部都被赵构包下来,直接请回府上做菜。

一时惊起万重浪

自从四海人家有了皇上的墨宝以后,那更是门庭若市,生意更加火爆。即便是那些有心插足的人,也收起自己的小心思,按照气恼却又无可奈何。哪怕是当地官府也无权干涉,只能看着四海人家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其实,也有人效仿过,却始终没有达到四海人家的高度,甚至赔钱的更多,渐渐地四海人家也成为仅此一家,从未被超越过。那个时候,也有人也邀请过四海人家厨师说是回府做菜,只不过主人家并未答应,而是偶尔会答应一下,只不过那些都是富家一方的巨贾。

现在赵构居然邀请四海人家的厨师,还请来了店小二等人帮忙。毕竟,赵构大婚是大事,马虎不得。任何时候都是体现赵构风采,要是出了一点纰漏,损及的便是赵构的面子了。

赵构安排好一切后,便是等待了十日后大婚。

十日后,赵构府上、邢焕府上皆是张灯结彩,随处可见的喜字。并且,这些字、对联等全部都是赵构亲自书写,还有一些是剪纸,这些都是老夫人、李诗诗二人的手艺。

李诗诗心结解开了,她也看开了许多,心里更加高兴了。老夫人更不用说,赵构大婚,她更是笑脸盈盈,甚少看见愁眉苦脸的。今天赵构要亲自前去迎娶新娘子,赵构穿得是传统的中式礼服,上身是红色的马甲衣服,下身穿的也都是上等丝绸制造而成,又带着一个小小的帽子,面带微笑地向刑府走去。

等待了这么久,终于如愿以偿了,赵构有些急不可耐,他吩咐下去要抓紧抵达邢府,要不是王管家劝阻,只怕赵构把大婚当成自己的战场似的,指挥作战,来者无惧,只不过成婚与打仗还是有很大区别,不可同一而语。

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婚之喜二

“你慢点,行不行啊”潘良贵紧紧地跟随在赵构身后,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地说道:“我知道你心急,可也不急于一时啊我可是文人,没你们那么能折腾,要是再这么折腾下去,我真的受不了。”

赵构理直气壮地说道:“大婚,岂能怠慢,自然快马加鞭才是”

“就算你是平民百姓,好歹也是皇子,怎么搞的跟没见过世面的百姓似的。”潘良贵哭笑不得的说道,“你可知道迎亲最忌讳的就是快,队伍不成队伍,那成何体统,要是外人看见了,岂不是要说三道四的。”

“虽然我知道你心急如焚,不过这事也需要循循渐进才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赵构疑惑道:“难道不是越快越好”

潘良贵无语了,他被赵构的疑问彻底打败了。若是其他人不懂礼数,还能理解,偏偏这人是叱咤风云的赵构。当初在汴京城搅动风云之人,没想到连成婚最基本的礼数都不知道,这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于是,潘良贵一路上与赵构说了成婚的风俗以及忌讳,听得赵构很是认真,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若是出尽洋相可不太好办,故而他只能认真听从潘良贵的建议。

潘良贵不愧是礼部尚书,言简意赅,简明要义的告诉于赵构这些道理。赵构也迅速的吸收下来,没有一点的遗漏。接着,赵构也懂得迎亲要整齐划一,步伐统一,不可距离太大,也不可距离太小。

说白点也就是要摆出威严出来,一路上吹吹打打,吸引众人前来观望,纷纷猜测这到底是谁家娶亲。

“这新郎好大的派头,迎亲队伍如此庞大,当真是少见”

“真是羡慕新娘,这新郎官一看就不是简单的人物”

“若是羡慕的话,不妨你再嫁一次如何”

“胡说八道如果在年轻十岁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