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4(2 / 2)
“我年岁已高,长途跋涉,耽误行程,便推辞了”韩铭叹息一声,他身体近些日子有些不适,如若不然他必定是监考人之一。
由于乡试是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又防止当地官员、乡绅同流合污,故而主考官由朝廷派遣下来,再由当地的州府官员或乡绅等人组成临时的机构进行考试。
相州韩家早已远近闻名,朝廷无论派遣哪位官员前来监督,都会邀请韩家子弟前去,有时候一二人,有时候三五人,从旁协助,引导学生参加考试、监考等职务。
韩嘉彦因身份特殊,故而每年都会受邀在列,其他人则是看情况。今年的乡试,韩嘉彦、韩铭二人都未曾参与,这在韩家这样的大世家来说,有些不可思议,却又在情理之中。
若是韩家人每年都参与其中,怕是相州府的乡试子弟皆自出韩家,让韩家当家人有些惶恐,故而下令嫡系子弟一律不允许参与其中,韩嘉彦这才没有答应,借故推脱了。
“小叔,侄儿以为他不会高中取得解元,反倒是中举人轻而易举”韩嘉彦信誓旦旦地说道。
韩铭诧异道:“此话何解”
“此次院试虽是入门,踏过便可以参加乡试,原地踏步那便丧失资格。”韩嘉彦娓娓道来,“有很多人都挤破头想要取得解元之名,可是乡试是千里挑一,越是后面越是竞争厉害。”
“以他的性子怕是不愿意如此做,想必他会拱手让贤一样。此次的乡试,他大德卷子,我也看过了,独到的见解,不失为一篇上好的文章,可他的性子太过散漫,不按规矩做事,怕是难以逃脱他们的眼睛。”
“以他们审核卷子目光来说,想必看不上,还说他黄毛小儿,口气不小。”韩嘉彦停顿了片刻,皱着眉头道:“不知是我的错觉,还是他故意为之,总觉得他不愿意继续走下去,像是随时都想离开似的。”
顿时,韩铭也是一惊,“六爷,你也是这样的感觉”
“怎么你也是”
韩嘉彦目瞪口呆的看着韩铭,两两相望,彼此都看出有些不可思议,两个人的直觉都是一样,也就说之前还是有些不确定,现在终于确定了,他们认为赵构不会在喜文弄墨这条路上走太远。
于是,韩嘉彦、韩铭二人相互应证,发现有很多巧合。无论赵构身上流露出来的气势,还有行为举止,都不像是文人拥有的谦虚有礼,也不像是那种喜爱山水的雅士。
从赵构的行为举止,还有字上都能看出身上一直隐藏的一股晦涩莫测的气息,这种气质更像是武将所有,那种豪气干云,不拘小节,对师生之间也没有太多的介怀,如同一切都是那么不经意间流露,不像是刻意为之。
韩嘉彦苦笑道:“这么多巧合加在一起就不是巧合了,看样子这条路他真的走不了多久”
韩铭赞同的点点头,又想道:“赵卫国,保家卫国;当初我听闻此名字时,就有些诧异,像是武人才有的名讳,而他却写得一手好字,还有一封推荐信,这才没有怀疑。”
“推荐信”韩嘉彦附和一声,道:“若是一般人的推荐信,怕是小叔不会答允,想必此人身份非同一般”
“不错”韩铭精神一震,敬重的回道:“此人乃是当今大宋的青天大人,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纵然是蔡京、童贯等人丝毫都不给面子,真正的大忠臣,正因如此我才答允下来。”
“那人可是礼部尚潘良贵”韩嘉彦惊叹道。
韩铭笑道:“正是潘大人”
“难怪了”韩嘉彦低头沉思,方才明白为何赵构不是本地人却又可以半途进入院,原来是得到潘良贵的推荐信,不看僧面看佛面,潘良贵刚正不阿早已传开了,韩嘉彦也能理解了。
“走吧”韩铭见他低头不语,拍了韩嘉彦一下,让他回过神来,笑道:“该回去了,我们身为学政还有事情没有办完,该回学院了。至于他们,一切皆看他们自己了,我们爱莫能助也,此乃科举非儿戏,是龙是虫一试便知”
“一切只能看他们自己了,我们该教的都教了”韩嘉彦也是开明之人,想得很开,附和一声,便跟随韩铭的身影一同回去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少主”
王管家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赵构暗暗地苦笑,他真的觉得带王管家出来不是一件好事,不仅对他恭敬有礼,就连称呼还没有改变。赵构一路上跟他说了几百遍,最后还是少主。
“我给你说了多少遍,让你喊我少爷,或是卫国,不必喊少主”
赵构实在不明白王管家打理事情井井有条,就连兄弟们都服他,可是在他面前却从未改变过,这让他很是苦恼,有苦难言,求饶道:“你要是再喊错,留在京城不必跟随我出来了”
“少少爷”王管家憋了半天,终于是说出口了,很是别扭,额头都流出了汗水,有些紧张。
赵构见王管家喊了出来,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心里有些无奈,又是诧异,“难道这两字很难吗”
赵构从书院出来后,便与众人分开行走,直接下山联络到王管家,他们二人并行而走,并未与他们一同前行。原本结伴而行才好,只是赵构不愿与他们一起行走,无法见识一下,便单独行走,只要提前到相州府就好。
出了书院后,赵构便与王管家一路向南,前往汤阴县,想要祭奠自己的师傅,故而赵构命令王管家改口称呼自己名讳,不是赵构,而是赵卫国。无论怎么逼迫,王管家就是不愿意,最后赵构便让他喊少爷。
王管家在听到赵构让他喊名字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当即吓得连忙摇头,打死都不同意。王管家行事严谨,兢兢业业,要知道喊少主名讳,那可是犯了大忌讳,也是礼制上不允许的。
赵构来自于后世,这些古人礼仪太过复杂,总觉得有些太过于刻意为之,反而限制了人的天性,只是有些时候不得不遵守。如果赵构不是来自于后世,只怕与王管家想的一样。
书院的位置正好坐落于相州府邺郡、汤阴县的中间山林处,向南走是汤阴,向北便是邺郡,还有两日时间才到乡试。于是,赵构想了想还是前往祭拜师傅,这是做弟子应该做的事情。
赵构、王管家二人骑着快马,半日时间便到了汤阴县,直接前往周侗墓地,带上香烛、纸钱,便过去了;赵构来到周侗墓地,恭恭敬敬地点上香烛、纸钱,又尽心尽力地清除墓地附近的杂草,又重新刷了一遍墓碑上的字迹。
由于时间匆匆,赵构只待了一个时辰便离去了;期间,赵构没有见过任何人,哪怕是熟人都未曾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