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0(2 / 2)
“遵命”侍卫立即上前将王公公五花大绑的押走了。
王公公焦急不安的嚷嚷道:“王爷,您不是说绕过小人一命吗”
“本王是没有杀你,可没有答应皇上会饶你,你犯下如此大罪,只怕难逃死罪。”赵似理直气壮地回道,“本王答应饶你一命,不代表什么都不做,只因你不配死在我手中,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带走”
赵似冷笑连连,他早已动了杀心,要不是宋青在此,而这里又是皇宫的话,只怕赵似直接一掌拍死他。若非顾及宋青的名声,以及皇上的颜面,赵似岂能轻易的饶他性命,一切都交给皇上亲自处理。
顿时,王公公浑身无力,如同死了似的,瘫软在地。即使如此,侍卫仍然将他拖了出去。
“你与我一起面见皇上”赵似温柔地看着害怕的宋青,柔声道。
宋青惊呼道:“去见皇上这”
“此事还需要与皇兄说明,不然真的不好办,放心一切有我”赵似轻轻地拍着宋青的后背,轻声安慰地说道。
王公公的事情需要向皇上禀奏,还有他与宋青二人的事情也需要奏明。若是说不清楚,真的这样带走了宋青,就算皇上不怪罪自己,只怕他自己也难过群臣的流言蜚语。
另外,赵似要想娶宋青为妃,需要皇上同意。如果皇上不同意,只怕这门亲事也不好办,而他也相信自己的皇兄决不会阻拦,只因他们彼此都理解,而自己相中了宋青,也算是完成了皇兄的心愿。
“皇上,蔡王觐见”
赵佶微微一愣,赵似之前进宫面圣不需要通报,皇宫任由他自由进出,这是赵佶亲自下得旨意,不曾想到刚刚出去又回来的赵似居然又回来,还搞这么一出,情不自禁地笑了,道:“让他进来吧”
太监恭敬地退了下去,走了出来,恭声道:“王爷,皇上召见”
“皇兄,今日臣弟前来是有事与您禀报”赵似心急如焚,开门见山地道出自己来此的原因。
赵佶见赵似进来后,身旁跟随着一位女子,心里有些好奇,待她近了些才看清楚来人容貌,心里一惊:“她怎么会与十三弟搅和在一起莫非他们二人有什么事情”
“你且奏来”赵佶笑眯眯地看着心急如焚的赵似,又见他脸色有些红润,心里也猜到了分了。
果不其然,赵似直接了当地说道:“皇兄,我想娶她为妃,望皇兄准许”
纵然赵佶已经猜到了,乍听到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记得他们二人八竿子打不着,根本没有任何交集。之前还与赵似说起婚姻大事来着,不到一个时辰居然就带了一个人前来,说要娶她为妃,笑容有些僵硬了,诧异的望着赵似,见他坚定不移的目光,赵佶知道他不是玩笑话,是认真的,让他不知道说什么了,思忖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三百一十二章 得偿所愿
“老十三,你与她是怎么回事”赵佶没有给予答案,而是询问他们二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赵似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悉数告之,没有任何隐瞒。赵佶听到最后,脸色阴沉,大怒道:“岂有此理,居然有太监在宫中胡作非为,真的当朕死了吗此人该杀,绝不姑息”
“皇兄,臣弟以为皇宫中的太监、宫女是该好好整顿一下。”赵似沉声道,“今日我是碰巧遇到,只怕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一些太监仗着背后的势力为非作歹,俨然不把规定放在眼里。”
赵佶杀气腾腾地怒吼一声:“朕从不过问后宫之事,也插手太监、宫女之事,郑皇后将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不曾想太监中出现这等胆大妄为之徒,这个童贯到底干什么吃的。”
“传朕旨意:宣童贯觐见”
片刻后,童贯慌慌张张的赶来,他是太监总管,掌管皇宫中的太监。若非赵似碰见这样的事情,及时阻止,只怕宫中事情就复杂了。他在来的途中便已经接到消息,心里惶恐不安。
即使童贯在皇上身边是红人,众多大臣都给他几分薄面,只是赵似身份特殊,他从未给过任何人好脸色。如果被他抓住自己的把柄,童贯也担心这件事情连累自己。毕竟,那名总管也是他手下的管事,未曾预料发生这样的事情。
虽然太监、宫女之间有些会做这样的事情,他身为太监总管岂能不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彼此都是自愿的,从没有人威逼他人就范,这破坏了规矩。
侍卫前来擒拿王总管时,恰好他也在,还没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侍卫不由分说的直接将王总管带走,而且奉了赵似的命令擒拿,最后侍卫念及与他的关系,便告诉他原因。
皇宫中发生这样的事情,身为太监总管的他责无旁贷,故而他还未等到赵佶传召便急匆匆的赶来。恰好,传旨的太监与他半路相遇,二人便立即回去,还叮嘱他小心点,说是皇上龙颜大怒,蔡王赵似也在。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童贯恭敬的高呼一声,又恭敬地与赵似打了招呼。
赵佶大喝一声:“童贯,你这个太监总管是怎么做的朕看你太受宠了,以致于宫中发生此等大事浑然不知,你该当何罪”
童贯擦着冷汗,急忙回道:“回禀皇上,奴才也不知这厮如此胆大妄为,妄图染指宫女,还请皇上明察”
“这件事与你无关了”赵佶板着脸,冷笑一声:“即使你事前不知情,可你身为总管,掌管皇宫内外大小太监,你责无旁贷。如今皇宫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你管教不力,朕命你三日内查清楚管辖的太监,凡是有这样的事情不论是谁一律推出去斩首示众,若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当心你的脑袋,你先退下去”
童贯百口莫辩,这件事他的确不知情。可是,宋徽宗已经下了圣旨,他必须完成。他是皇宫中的总管,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的,童贯知道皇上真的动怒了,故而他退下后立即着手处理这些事情。
凡是太监悉数被童贯召集起来,问清楚详细情况,就连祖上几代都要问的清楚,以及宫中是否有关系。即使是做做样子,童贯也不敢马虎大意,这一次他没有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