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宋百姓震惊了,宋徽宗坚定不移的态度惹得众人猜疑,百姓不知朝中之事,官吏又如何不知情,他们心知肚明。曾经贪污的银两、田地等悉数隐匿,不敢曝露人前,更不敢过着奢侈之风。

散朝后,赵构独自一人前往天牢,守在天牢的侍卫见赵构前来,纷纷恭迎,主动地打开牢门放任赵构前去。他们没有见过赵构也听闻他的事迹,心里佩服,有些人见过,也就明白是有事,故而放行。

童贯穿着囚服,头发凌乱,目光呆滞地看着窗外,失去了曾经的意气风发,留下的是垂头丧气。自从进入官场以来,童贯平步青云,帮助蔡京夺得宰相,得到蔡京回馈,推荐担任西北监军,统领枢密院事,掌管兵权十余年,权倾内外,与蔡京平分秋色。

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

蔡京倒台,童贯受到牵连,贬官却没有贬回原籍,也没有发配边关,是蔡京党留在京城任职的官员之一。由于童贯是宦官出身,早年待在宋徽宗身边,擅于揣摩人心,得到重用。

宋徽宗念及旧情,只是贬官却没有其它惩罚,可谓八面玲珑。童贯心知蔡京倒台,势必对其有影响,后又投靠于后起之秀高俅,与太子赵桓连成一线,权力又回到手中,却不想这一切都毁在赵构手中。

想起此事,童贯愤怒不已,又想起早朝上宋徽宗脸上失望之极的神色,这股愤怒已然消失,一切只能责怪自己,他也明白明日难逃一死。原本风光无限的自己,转眼间沦为死囚,令人唏嘘不已。

赵构在侍卫带领下来到一处独立的牢房,抬起头便看见满头银发的童贯坐在草垛上,仰望着窗户。侍卫打开铁链,传来隆隆声,惹得童贯转身望去,见来人是赵构,眼神诡异,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对于赵构的本领,童贯敬佩,不仅仅是他,就连蔡京也算是倒在他的手中,由他从中助力;自己沦为阶下囚,一切都拜赵构所赐,想起此事有些愤怒;又想起那些证据摆在自己面前,让他百口莫辩,俯首认罪,心中无可奈何,自嘲地笑了笑。

“真是难得,朝中大臣巴不得离我远远的,未曾想最后相见之人居然是最想不见的,当真是讽刺”

赵构明白他话中意思,也没有接话,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今日前来,有一事想要询问一下。”

童贯惊讶地看着赵构,讥讽道:“御史大人还有何事不知,居然要问我死刑犯”

“你的证据确凿,百口莫辩,铁一般的事实”赵构自顾自的说道,“具体的事情,尚未知晓,还想请教一下童大人”

童贯仰天大笑道:“哈哈御史大人都已找到证据,又如何不知事情发生的经过”

“的确不知”赵构如实回道。

童贯冷声道:“我也不知,大人请回吧”

“当真不知”赵构目光灼灼地看着童贯,掷地有声地说道:“当年那笔赈灾款乃是救济受灾百姓,解救百姓之苦,却不想被你们这些人中饱私囊。那时,你掌管枢密院,手握兵权,焉能不知。”

“纵然是蔡京,也不过是发号施令,掌管政权罢了,真正的兵权在你手中。当年那笔赈灾款,送往百姓手中只不过是百万两,有大半落在你们这些人的口袋中。没有你的命令,押送银两的队伍安全抵达地方,为何银两不翼而飞”

“你是为了追查赈灾款才查到我的”童贯皱了皱眉头,道出心中的疑惑。

赵构点点头,道:“若非追查当年发生的事情,又怎么追查到你身上,要知道蔡京已死,死无对证,就算有真凭实据也没有办法定他的罪,唯有你涉及此事之中,恰逢你贪得无厌,居然贪墨千万两,父皇震怒、百姓聚众起义,一切都与你们这群人脱不了干系”

童贯苦涩地笑了笑,他本以为是赵构针对自己,亦或是皇上下旨,未曾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苦笑道:“御史大人,若是我说,我们根本就没有拿到那些银两,你还以为与我有关吗”

赵构惊道:“你们没拿”

“事已至此,也无须隐瞒”童贯说道,“那笔赈灾款的确是我们两人从中参与,只不过没有到我们手中。当时,查了许久,仍然杳无音信,后来又发生水患,朝廷拨款数次,我们又想从中捞一笔,还是发生相同的情况,共有千万两赈灾款不翼而飞。”

赵构怔怔不语,他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与自己所料的不差。童贯俯首认罪也是机缘巧合,又或是故意为之,这些都只是猜测。赵构追查赈灾款之事,事情越来越神秘,整个事情更加扑朔迷离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迷雾重重

“当时制定这个计划,从中牟利只有寥寥数人参与,不可能泄露”童贯继续说道,“直到事情发生后,我们才发现有些不对劲。第一次以为是巧合,后面接连几次都出现这样的问题,就非常不对劲了。”

“最奇怪的是,无论怎么追查还是毫无头绪,后面几次基本上没有参与,还在防备,仍然出事了。所以,我与蔡京断定有人捷足先登,却不知到底是何人所为,朝中几乎掌控在我们手中,还有谁敢与我们为敌”

“原本还想继续调查,不料蔡京出事,我也受到牵连,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今日,你道出追查此事,才知道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麻烦,而这件事幕后之人更是一个谜,就连我都在局中。”

赵构问道:“前任户部尚书朱敏中辞官归隐是否你们二人所为”

童贯点点头,道:“不错,正是我们二人所为他知道的太多了,也知道我们二人的计划,不知从何处知晓的。恰好他与我们又是政敌,借助手中的权力逼迫他归隐易如反掌。”

“你们又是怎么做的”

“朱敏中不愧是名门之后,刚正不阿,心思甚密,不得不防”童贯赞赏不已,“蔡京与叶梦得关系甚密,向皇上举荐,也没有辜负蔡京的期望,因缘巧合之下进入户部。”

“制定计划后,想要有人从旁作内应,叶梦得对蔡京甚是信任,又忠心皇上,只不过他文采风流,却不懂得阴谋诡计,更不要说我们的计划。我们再从中制定一些事情,又在皇上面前说几句,朱敏中性格直爽,果真上当,早朝与皇上争执起来,最后罢免官职,又念及他的功绩,没有治罪,反而让他辞官归隐。”

“如愿以偿地让叶梦得坐上户部尚书,再利用彼此关系,打听户部内部消息,他也如实相告,蔡京又从旁指点一二,叶梦得能力有限,无法掌控大局,有些事情都与蔡京商议,我们的计划得以展开。”

“千算万算还是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