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2 / 2)
吴用回道:“我军还有能战的兵力只有两万不到,兄弟们还有十几位。至于,其他人则留在青州城抵御住宋军,无法安然撤退。”
宋江眺望着青州城,又看着将士们浴血奋战,身上满是伤痕累累,淡淡的忧伤浮现在脸上,想起曾经的风光,无奈的叹息一声:“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
“公明哥哥,还是尽快撤退,要是再不走,只怕宋军追兵已经前来”吴用紧锁眉头,劝说道。
宋江率领残军继续前行,赵构继续尾随而至,不断地追击。绵绵数百里,赵构依旧是马不停蹄的追击,梁山军士兵再次遭受到重创,死的死,伤的伤。两万兵力再次锐减,只剩下一万兵力继续前往。
另外,曾经聚众起义的兄弟两头蛇解珍、没遮拦穆横、双尾蝎解宝、铁天王晁盖、金枪班徐宁、扑天雕李应等人率领一万人狙击赵构。两军再次大战起来,赵构也不曾想到后世演义中已经死去的晁盖居然没死,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不禁让他有些错愕。
此次,赵构没有命令士兵继续攻击,而是选择劝降。经过赵构的劝说,梁山军见大势已去,心里颤抖不已,已经动摇了。但是,他们几人却没有动摇,依旧是率领大军继续攻击。迫不得已之下,赵构只能下令杀无赦。
虽然赵构布置了后手,也难以确保万无一失,只能选择下杀手。既然他们选择叛乱之路,就应该做好随时捐躯的准备。擒贼先擒王,赵构吩咐众将士射箭,朝着那些将领射击,不再选择一对一的交战,他可不愿意让宋江有时间逃亡。
因此,赵构也没有手下留情,他们几人悉数被杀死,身上插满了箭矢。其他士兵见自己的将领都被杀死,心中的恐惧蔓延全身,纷纷弃械投降,萎靡不振。赵构留下一部分兵力将他们全部看守住,待大军前来便带回青州城。
赵构穷追不舍,已经追击千里,依旧是紧随其后;宋江则是仓皇逃窜,带领士兵不断地逃离此地。但是,宋江做梦也没有想到此去南下沂州的道路上,会再次遇见宋江将领,沂州早已被宋江攻下。
“宋首领,本将奉劝你一句,乖乖的束手就擒,要不然休怪我手下无情”
宋江笑道:“张将军,你觉得宋江投降,朝廷会放过我吗”
阻挡宋江前去的人便是张叔夜将军,面对着宋江的问话,他无话可说。毕竟,宋江犯的是叛逆之罪,又连续攻下数座城池,按照当朝律例理应处以极刑,身首异处是在所难免了。至于,跟随宋江一起聚众起义之人,不是发配充军便是斩首示众,这些事情不是他说的算,唯有当今皇上说得算。
“本将念你一世枭雄,故而劝说与你,要是你执迷不悟,死的不是你一人,就连跟随你一起聚众起义的兄弟都要遭受问责。如今,大势已定,梁山军气数已尽,劝降的话我不想再多说,你自己掂量一下。”
张叔夜寒着脸,面无表情的看着宋江。此时,宋江内心也在挣扎,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曾经风光无限的梁山军,变成了落水狗,无法与之前相提并论。宋江又看了一眼身后伤势严重的将士,还有满身是血,一直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他沉默了。
第一百零二章 宋江之死二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此诗乃是宋江写于浔阳楼,不过是发泄不爽并借以咏志之作,却被一些官吏借此诗打击宋江。并且,将他视为叛逆之臣。一不做二不休,宋江便遂了那些人的心愿,干脆上梁山聚众起义。
宋江想起了往事,又看着兄弟们为自己浴血奋战。眼看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了,宋江的心格外宁静。从开始起义一帆风顺,攻占数座城池,声势浩大,又夺取了河朔之地、京东东路都溃败而去,曾经是何等的风光,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
“罢了罢了”宋江叹息一声,道:“兄弟们,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了,都住手吧”
吴用大急道:“公明哥哥,万万不可”
宋江摆摆手,笑道:“军师,你的意思我懂。但是,这些年来我们梁山军声势正盛,风头一时无两,就算是宋军见到梁山军都要夹着尾巴仓皇逃窜。现在风水轮流转,虎落平阳被犬欺,我们败了”
“众位兄弟在梁山上聚众起义,方圆八百里水泊乃是我们的天下,那时候我们意气风发。看见朝廷中有奸臣,当今圣上又不顾百姓死活,苛捐杂税甚多,民不聊生,我等不得以的情况下才聚众起义,无非是想要给百姓好点生活。”
“我们数年来征战四方,与宋江大战不下数百回合,多是我方胜利,宋军惨败而归,连下数座城池。现在想来,怕是朝廷认为我们不足为虑,才不予理睬,以致于我们声势浩大。树大招风,引来朝廷的重视。”
“不到数日,我们接连失去青州城,就连沂州都落入宋军之手,想必宋军已经连成一线,将我们团团围住。青州城便是一个契机,只要青州城被攻破,那么其它地方便会立即行动,我们是无路可退了,唯有投降方可。”
“兄弟们抵挡住宋军也累了,战死的兄弟过半,伤势严重的不计其数,又能如何与宋军相抗衡难道真的让兄弟们全部死去才甘心吗我宋江身为梁山首领,理应为兄弟们安危考虑,不可只顾自身安危。”
拼命三郎石秀、病关索杨雄两人齐声说道:“公明哥哥,不可投降”
石秀神色激动地说道:“哥哥,诸位兄弟自愿跟随在哥哥身边出生入死。纵然是战死沙场液在所不惜,只因相信哥哥的能力能够带领百姓带来繁荣昌盛。如果哥哥今日投降,归顺朝廷,那我们这些时日以来的苦心不就白费了吗”
杨雄接话道:“我们聚众起义,高举义旗,从未后悔。虽然我们都是被逼无奈上了梁山,落草为寇。这一切也都是朝廷奸臣当道所致,要是我们归顺朝廷,岂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一丘之貉吗”
吴用也是劝说道:“公明哥哥,二位兄弟所言极是。纵然失败了,又有何惧,大不了一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一切都值得了。既然高举义旗,就不要有任何后悔,哪怕是死在所不惜。”
阮氏三兄弟也急忙劝阻宋江弃械投降,道:“哥哥,我们三兄弟上梁山与哥哥、兄弟们一起征战,与宋军交战,不曾畏惧。今日要是哥哥弃械投降,归顺朝廷,怕是天下英雄会耻笑我们梁山非好汉,归降之事万万不可答应,大不了一死,男子汉大丈夫,死亦何惧,大不了重新来过。”
其他将领也纷纷劝阻宋江不要归顺朝廷,只不过宋江心意已决,坚定了归顺朝廷之心。当初,他们是梁山水寇可以不顾其它,只顾着自己,待取得数座城池后,宋江又要开始为兄弟们的前程担忧。
若是顾及自己,不顾兄弟们的身家性命,那他宋江就不是宋江了。现在,大宋军队已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