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2 / 2)
“传旨:宣刘琦、岳飞、杨沂中三人觐见”宋徽宗将名册收了起来,宣布旨意,又想起岳飞乃是赵构的师兄,还在校场上枪挑小梁王,暗想:“既然是周老先生的弟子,想必也有过人之处,待朕好好观察一下。”
“宣:刘琦、岳飞、杨沂中三人觐见”
随着宋徽宗身旁的太监高喊一声,刘琦、岳飞、杨沂中三人款款而来,三人齐齐的跪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宋徽宗看了一眼他们三人,问道:“何人是刘琦”
刘琦出列,躬身道:“回禀皇上,草民便是”
“你的父亲是刘仲武”宋徽宗笑眯眯的看着刘琦,柔声问道。
刘琦回道:“回禀皇上,家父便是刘仲武”
“当真是虎父无犬子”宋徽宗赞道,又看向了另外一旁,“刘爱卿,你真是生了一位好儿子”
众人齐齐的看向另外一人,刘仲武乃是泸川军节度使,官居从二品,位列朝班。武举考试乃是大宋一大盛事,故而四品以上的官员齐聚。无论是在外还是在京官员,一律都要参加殿试。
父子两人同朝为官,在大宋早有先例,乃至前朝都有先例。只不过父亲是当朝二品大员,儿子又是当今武状元,在大宋也算是首开先例。此时,刘仲武面对宋徽宗的褒奖,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当初,刘琦想要参加武举考试,刘仲武坚决反对,更是将他遣送回老家,以免刘琦偷偷参加。刘仲武没有料到这个儿子胆大包天,愣是偷偷参加武举考试,更是一举夺魁。虽然状元也算是光宗耀祖,可他担心朝中一些人会暗中使绊子,心里也是揪心不已。毕竟,众多子嗣之中刘仲武最钟爱的便是刘琦。既然刘琦取得武状元,刘仲武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五味杂全,不只是喜还是忧。
“何人是岳飞”宋徽宗又问道。
岳飞出列,躬身回道:“回禀皇上,草民便是”
宋徽宗上下打量一番,见他相貌堂堂,衣冠楚楚,赞赏地点点头,道:“你便是周老先生的弟子”
岳飞大吃一惊,他不曾想到当今皇上会知道自己师傅名讳,急忙回道:“回禀皇上,草民正是”
“周老先生原是禁军总教头,辞官告老还乡,却收了你这么一个弟子,也算是泉下有知了”宋徽宗微微一笑,道:“朕希望你日后能为大宋效命,如同你师傅一样,尽忠职守,成为大宋栋梁之才”
“杨沂中何在”
杨沂中出列,恭声回道:“回皇上,草民在”
此次,宋徽宗从龙椅上站起身来,随后走下阶梯。众人皆是诧异不已,就连赵构等人都有些惊讶。对于杨沂中,赵构也仅仅知道他的父亲是杨震,也是朝中武将,算得上将门之子,出身于山西原平,却不知自己的父皇为何会从龙椅上起身。
杨沂中见宋徽宗站起身来,朝着自己走来,满心疑惑。只见宋徽宗亲自扶起杨沂中,柔声道:“你是杨震之子,那你的祖父便是杨宗闵不知杨将军他身体可好”
“回禀皇上,爷爷的身体尚佳”杨沂中恭敬地回道。
宋徽宗扫视一眼他们三人,叹道:“昨日,老九将汝等的名册呈交上来,朕就觉得好奇,只有你父亲的名讳,以及出生地。朕看见你的名字,便知道了你是杨宗闵的孙子,不知道你可曾幼年之事”
杨沂中受宠若惊道;“回禀皇上,草民不曾记得”
宋徽宗并未怪罪与他,反而点点头,道:“说的也是,那个时候你只有两岁左右,还是牙牙学语,学会走路的年纪,焉能记得。没想到这一晃便是十几年,要不是看到你的名讳,朕也想不起来”
“汝山西原平人,字正甫,朕说得可对”
杨沂中惊讶道:“皇上,您怎么会知道”
当初,参加武举考试,杨沂中并未使用自己的字,只是说了名讳。因此,他的字就连赵构都不清楚。但是,他想不通宋徽宗是如何知道的,朝中大臣都瞠目结舌,瞪大着眼睛看着宋徽宗,不明白他为何如此重视杨沂中,只不过是探花郎罢了。
“因为你的字,乃是朕亲自取的”
宋徽宗语出惊人,站在身旁的岳飞、刘琦两人更是瞪大着眼睛,难以置信的模样,杨沂中也傻了,他想不通自己的字怎么会是当今皇上赐予的,寻思一遍,还是不曾想起自己与皇上见过面。
“当年,朕登基为帝不久,便巡查各地,前往过京兆府。那时候,你的祖父乃是永兴军路总管,与朕随行。如果不是你祖父、父亲两人拼死杀出重围,朕的性命也丢在京兆府了。那个时候,朕出行不知何故走漏风声,西夏军大军前来,差点便死在京兆府。”
“西夏军派遣大军侵犯京兆府,你祖父、父亲两人带兵出征,一路上拼死维护,才得以杀出重围。但是,你祖父、父亲两人身受重伤,在家中休养数月才好转。那个时候,朕就在府中见过你。现在,你可曾想起此事”
经过宋徽宗的点拨,杨沂中想起幼年时,有一位赵伯伯教自己读书习字,在他的教导下杨沂中才酷爱读书,又习武。并且,那人一直都不曾说过自己的姓名,只让自己喊赵伯伯,就连他祖父、父亲听到后都大吃一惊,还因为这件事差点被自己的父亲打一顿,惊讶道;“皇上,您是赵伯伯”
“伯伯”赵构、岳飞、刘琦等人冷汗直流,不可思议的瞪大着眼睛,朝中大臣更是惊骇不已。但是,也有一些朝中的老臣已经知道了宋徽宗为何会对杨沂中如此看重,只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