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分节阅读 9

分节阅读 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朕便告诉你原因”宋徽宗赵佶冷笑连连,道:“蔡京乃是当朝宰相,朕要是杀了他,朝中的平衡就会失去约束。朕心里知道蔡京以权谋私,中饱私囊,那又如何可他还是真的大臣,受制于朕。只要朕一声令下就可以要了他的项上人头,这些年朕痴迷于书画,朝中大事皆有他一人统领。”

“无论是好或坏,朕都未曾追究他的责任,只因这些年的功过相互抵消,朕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事情朕身为皇上也无法做到,唯有借助一些人的手才可以做到。身为一国之君,有时候也非常的无奈。”

“朕命你前去调查蔡京之事,一来是念及旧情,二来是给予你的机会,让你能一心一意效忠于朕。只可惜,你们两人实在是让朕失望之极。如果没有蔡京的制约,朝中必定会是党派之争,先皇在世时,就主张变法,想要强国,奈何朝中之中真正为国家社稷着想之人太少了,不堪重用。”

杨戬瞠目结舌,看着侃侃而谈的赵佶,就像是看见陌生人一样,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这年跟随在宋徽宗赵佶身边,首次看见赵佶如此的一面,更加不曾想到的是赵佶如此深谋远虑,从一开始就让所有人都觉得他是无能的皇帝,重用蔡京,又让自己以宦官之身进入朝中担任节度使,这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宋徽宗的计谋。

杨戬年轻时在后宫做事,主管后花园,善于揣测皇帝的意思。自崇宁以后,日益受到宋徽宗的宠信,又被赵佶任命入朝为官,担任知入内内侍省,就连朝中立明堂,铸九鼎,修大晟府、龙德宫,他都担任提举官。

他自问对于宋徽宗赵佶的心思了如指掌,又看见赵佶不同以往的一面后,杨戬觉得自己非常的可笑。以前总认为看透宋徽宗的心意,现在才明白一切都是枉然,这一切都是赵佶装出来,用以欺骗朝中大臣,以及身边的内侍,真正的赵佶是深藏不露之人。

当一切事情都明了后,杨戬才想起宋徽宗赵佶登基为帝,固然得到太后的支持很重要,真正的是赵佶自身也有一些手段。当年,初登大宝,手掌政权时,宋徽宗赵佶就迫不及待的对当年之事的人来一个秋后算账,重新启用一批官员。

现在想来,杨戬才明白赵佶为何重用他们几人,实际上就是培植自己的势力。朝中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以致于宋徽宗赵佶不厌其烦,又不敢明目张胆的惩罚变法派、守旧派的为首人员,要是真的这样做了,就会朝野大乱。

于是,宋徽宗赵佶重用蔡京等人,就是为了遏制住朝中两派之争,也是平衡朝廷官员的势力平衡。不曾想到蔡京野心勃勃,贪婪成性,行事高调,不懂得隐忍,以致于触怒赵佶的底线,直接罢免宰相之位,贬为太子少保,实际上也是牵制住朝中大臣。

虽然这样做有些冒险,实际上也失为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只要蔡京存在的一天,两派之争就不会再次发生。最重要的是,蔡京在宋徽宗的掌控中,他不曾丝毫的惧怕。只可惜,御史所奏之事,有数件是赵佶都不清楚的事情,才会被贬。

虽然蔡京权倾朝野,垄断了朝中大半的官职,宋徽宗赵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上就是想让两派没有任何的时间去斗争,一心一意的对付蔡京,起到平衡的作用。只可惜,蔡京成长的速度太快了,差点脱离了赵佶的掌控,最后干脆做一个甩手皇帝,诸事不问,不理朝政,逼迫众人齐心协力应付蔡京。

这一招非常的危险,用得好就是好,用得不好,那么他真的会遗臭万年,成为人人唾弃的皇帝。并且,这招要是用得不好,那么蔡京就会把持朝政,他这个皇帝也是有名无实,这一切都是赵佶的谋划,也是一场豪赌,用自己的声誉、大宋的国势去赌。

“伴君如伴虎”杨戬心里一阵苦涩,暗想道:“杂家自以为看透了皇上的心思,今日才知道身为帝王的心思又如何能揣测、摸透呢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皇上欺骗了所有人,乃至于自己都欺骗了,唯有如此方能做到天衣无缝,没有任何人能察觉到。”

宋徽宗赵佶寒着脸,冰冷的说道:“蔡京于朕还有些用处,至于你知道朕这么多秘密,应该知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跟随在朕的身边这些年,应该知道朕的想法。如此一来,也不需要朕说太多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杨戬苦涩的点点头,他心中想到的是自己有眼无珠,终日揣测人心,到最后还是没有揣测到皇上的心意。他的目光看向了宋徽宗案桌旁的一杯酒,恭敬地磕头道:“奴才谢皇上赏赐”

他颤抖的双手捧起酒杯,一饮而尽,杨戬身为皇上身边的内侍,从他手中送出去的酒少数也有数百。因为,这杯酒乃是断魂酒,酒里面是剧毒无比的鹤顶红。在皇宫之中,只要出现这种酒,基本上就是赐予一死。

杨戬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一天也会得到这种“赏赐”于是,杨戬苦笑一声,一饮而尽。片刻后,手中的酒杯应声落地。杨戬七窍流血,一命呜呼,直接向阎王报道去了,至死都瞪大着眼睛,显得难以置信,仿佛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是真的,自己真的被宋徽宗赵佶赐死。

宋徽宗赵佶面无表情,冷笑连连,低声细语,冷漠的喃喃道:“朕与你说这么多,唯有死人才能守住这个秘密”

第十五章 为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

杨戬临死之际,才看出宋徽宗赵佶的深不可测,也看到赵佶的胆识。即使大宋混乱不堪,民不聊生,政治紊乱,蔡京权倾朝野都不动如山,气定神闲,怡然自得,沉浸于书画之中,一切都是为了两派之争消失,巩固自己的皇位。

蔡京是宋徽宗一手提拔,是他的心腹,却在最后时刻为了自己的利益,欺上瞒下。赵佶表面上毫不在乎,实际上心急如焚,借着他人之手重新夺回大权。并且,宋徽宗也借此机会杀了杨戬,剪出身边的一大祸害。

杨戬到死也不曾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曾经的书画皇帝,变得如此老谋深算,运筹帷幄。身为北宋有名的太监,与童贯齐名,却死于公元1110年7月,即大观四年七月。历史之中,杨戬成为彰化军节度使,又历任镇安、清海、镇东三镇节度使,由检校少保升至太傅,最后打起了太子的主意。

只可惜,历史的轨迹已经更改,杨戬还未升至太傅,就被宋徽宗赐毒酒一命呜呼了。

“进来”宋徽宗赵佶冷冷的瞥了一眼死去的杨戬,沉声道:“朕命你们督查的事情,你们有没有结果”

不知从何地出现了一位黑色衣服,头戴面巾,看不见容貌,只听得他的声音,乃是男子,躬身道:“回皇上,臣已经查明了,正如御史张大人所奏的那样,蔡大人的确结党营私,就连他的八个儿子,有六个儿子全部都在朝中担任重要官职,至于各个部门,都有他的眼线,以及他的势力。”

“如此说来,朕没有冤枉他了”宋徽宗怒极发笑道,“你吩咐下去,使用一切手段,让这些人全部都远赴京城以外的偏远地方,担任官职,还是有名无实。那个时候,再给予重击,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那人想起了一些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