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分节阅读 4

分节阅读 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宋徽宗赵佶默默地念叨着:“当年,朕出游,还未登基为帝时,一位老道士曾经赠予朕预言,预示着大宋的未来。朕记得那个时候,那个人曾说过,大宋的危机唯有一人能解开,此人不是朕,是朕的子女。”

“当初,朕见到恒儿出生,以为是他,欣喜若狂,最后发现恒儿不是那位道士说过的。朕一次次的失望,没想到九子让朕的脑海中想起了那位老道士说的话。朕一直不信道家之言,只遵佛道,却不想那位老道士居然说中了。”

“自从朕登基之日起,国运日益衰落,外有强敌,内有忧患,民怨四起,大宋危矣。有些事情,朕也无能无力,只能随波逐流,寄情于文人墨客之间,非朕所愿。朕身为大宋第八位君主,身为赵家的子孙,祖宗之法不可破矣,朕之错也”

“不曾想到,七年以后,终于等到了能够让赵家的江山万里山河处处青了。老道士曾言明,天下大乱之日不远矣,朕以为他危言耸听,以大宋如今的趋势,必定是大乱。朕已经无力回天,唯有靠你们了,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护你周全,让你顺着自己的方式走下去,带领大宋再次崛起,达到先祖未曾达到的目标。即使朕死后留有骂名,又如何,一切只需要赵家江山安然稳固,天下太平。”

宋徽宗低声细语,愁云惨淡仿佛拨开云雾见青天,一切豁然开朗,等待了七年时间。终于等到了继承大统之人,那个人便是尚在襁褓中的赵构。赵佶双眼中略显安慰,微微一笑,取来火烛,直接将黄纸放在火盆里焚烧,化为灰烬。

“来人”宋徽宗看着化为一堆灰烬的黄纸条,猛地大喝一声,门外的太监一直附耳贴着,想要听清楚赵佶做什么,又不好做的太明显。恰好,宋徽宗赵佶的声音传来,他急忙的冲了进去,只见赵佶厉声道:“传朕旨意,让童大人、蔡大人等即可进宫”、

太监急急忙忙的出去了,又吩咐其它宦官前往各个大人的府上。皇宫中的侍卫都瞪大着眼睛看着,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宋徽宗看着他们匆匆的下去后,低声说道:“这么多年,朕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曾与你们计较,就用此事看看你们的想法。如果包藏祸心,朕必杀之。”

一个时辰后,众人都穿戴朝服来到了宋徽宗的书房内,恭敬地跪在地上,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徽宗微微一笑,示意众人全部起身,轻描淡写道:“爱卿,朕今日喜得皇子,甚是高兴。今日让爱卿前来,是想想此子用何名讳不知,众卿可有好的建议若是符合朕意,必定重重有赏”

身为宰相的蔡京早已得知宋徽宗赵佶对九皇子格外疼爱,也从赵佶身边的太监杨戬那里得知了此事。由于蔡京八面玲珑,又写得一手好书法,深得宋徽宗赵佶的信任。如今,贵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即右相。

蔡京得知宋徽宗疼爱九皇子,也就是韦婕抒生下的皇子,不曾想到赵佶会为了九皇子的名讳召见当朝重臣,就连他这个右相都急召入宫。虽然他心里做好准备,亲眼所见赵佶对九皇子的喜欢,蔡京还是有些惊讶。

宋徽宗赵佶瞥了一眼,看见低头沉默不语的蔡京,和颜悦色道:“爱卿,平日里就你的主意甚多,且文采风流,不如为朕分忧,为老九想一个名讳如何”

蔡京冷汗直流,论文采他的确有几分本事。如果是其他人他必定沾沾自喜,可这话从赵佶的口中说出来,他心里咯噔一下,诚惶诚恐道:“臣的文采与皇上相比,实在是不入流的玩意,有皇上在此,臣哪敢文采风流”

蔡京的话并没有说错,论及文采、诗词等无人能与当今皇上赵佶相提并论,如同李后主的风范。当初,宋徽宗赵佶降生之前,其父宋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望着李后主的画像,见他样貌儒雅,不禁有些惋惜。不久之后,赵佶就出生了。

兴许赵佶真的是李后主转世,他的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宋徽宗赵佶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蔡京的一番话,让赵佶不禁有些得意,朗声笑道:“老九的名讳,朕早已想好了,待百日时,朕再当众宣布”

众人微微一愣,面面相觑,吃惊不已,心想道:“九皇子居然能得到皇上亲自赐名”

第七章 百日宴

大宋国内相传位于西岳华山,有个处士陈抟,名唤希夷先生,是个道高德行仙人。一日,陈抟仰望天空看见五色祥云,忽然大笑一声,道:“莫道世间无真主,一胎生下二龙来。”自此,大宋王朝自太祖开国至徽宗,共传八帝,乃是: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哲宗,神宗,徽宗。

陈抟老祖算是见证了大宋的建立以及兴衰,虽然他成为道士,从不插手人间之事,闲鱼野鹤。相传他早已得到成仙,还是睡梦中得道,是真是假不可而知。至于,他到底多少岁,也无人知晓,须发白眉,老态龙钟的端坐在棋盘上,慢条斯理的下着。

倏尔,东方天空中出现一道五彩霞光,立即吸引住他的目光,手中的白子落了下来,掉落在棋盘上,惊呼道:“东京居然出现真龙这不可能”

“老祖,何事如此震惊”身旁的道童见陈抟老祖目瞪口呆的凝望着东方红光,不解的问道。

陈抟老祖皱着眉头,低声细语道:“数年前,有大鹏降临人间,给予人间百姓福祉,实乃天数,不是人力可以做的。为何,今日居然出现一道霞光,这道霞光晦涩难明,若隐若现;与昔年大宋开国之君的霞光相比,弱了很多。”

“怎么会这样当年的皇上乃是上界长眉大师转世,只知享乐,不理朝政。如此一来,大宋的江山必定危矣,已经成为定局。不曾想到,再次出现这种霞光,难道大宋的气数未尽又或是有什么人敢私自进入红尘”

“当年,贫道与当年的皇上有一面之缘,还赠予他一则箴言,想要为他指点迷津。那个时候大宋的气势已然衰弱,为何今日东方出现红光,此乃吉兆。如此一来,贫道要前往东京走一遭,看看此子究竟是谁。”

陈抟老祖喃喃自语,抬起头,瞥了一眼身旁的道童,道:“清风,你与明月在此地看护山门,老祖我要出去一趟。”

清风恭敬地点点头,道:“老祖何时返回”

“长则一月,短则半月,老祖必回”陈抟老祖低头沉思片刻,笑道:“老祖去也”

清风还想询问几声,抬起头已经看见陈抟老祖兴致勃勃的走下山去,无奈的摇摇头,叹息一声:“天下多事之秋,真是苦了老祖。数年前,老祖说大鹏转世,前去点化于他,一走便是两月有余;如今前往东京,不知道老祖何时能回来”

赵构出生时,天有异象,东京内出现红光,此乃吉兆。宋徽宗在房门外等候时,一目了然,看得真切,故而他对赵构的出生心中甚至惊讶,又怀抱着赵构,见他不哭不闹,瞪大着小眼睛凝视自己,赵佶感觉非常的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