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6(2 / 2)
对律香川来说,忠孝仁义,对的可不是刘家。而且和这个时代的很多人的理解不同。
反献帝对他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他只是在计算能不能成。
兴平五年秋,伏皇后忽然宣布,因为天下大顺,她要入斋礼佛,为汉家天下祈福。从此青灯木鱼,直至天下太平。
这是律香川用的缓兵之计,伏皇后现在不能再留在皇帝身边了,怀孕到生下孩子这一年多来,皇帝就已经没近过伏皇后的身,现在伏皇后又要吃长斋,他们两夫妻,就更不能行夫妻之礼了。
现在皇帝虽然还在他的位子上,但是律香川已经不想让他再碰伏皇后了,所以给伏皇后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伏皇后生下孩子后就一直担心,怀孕时她可以推托汉皇帝,可是,生下孩子之后呢她再没有拒绝献帝的理由了。
所以一直以来,她都有些揪心。她已经背叛了皇帝一次,不想再在两个男人中周旋。因为那样的话,她成什么人了
她只想有一个确定的夫君。
而律香川这个计策,虽然并不高明,但是也确实立即能收到成效,让她们摆除这个问题对她们的困扰。
所以伏皇后是没有任何话说的,同意了。
只盼律香川能快点找到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然后,她就可以不用一辈子吃长斋了。
而且,这件事情里面最迫切的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随着两位小皇子的日益长大,她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就越有可能随时爆发。
孩子小还看不出什么,孩子大了,就极可能露馅了。那时候律香川如果还没有解决皇帝,那事情可就乐子大了。
这事情伏皇后和律香川两个人心里,都很清楚,所以,律香川现在也是觉得,他身上,压力重重。
s:本书首发,请大家到来支持。谢谢
第七百一四章 纷乱又起
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自己挖的坑,哪怕烂尾,也是要填平呀而且,他的脚步还必须要加快。
曹操退到青州后,本意是要励精图治,以图东山再起。一开始,效果还不错,还是有很多人来投奔他的。
可是,随后,情况就越来越差了,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少,投奔律香川的人,却越来越多。
没办法。那边生活好,皇帝给的待遇高,而且还名正言顺。这样,能不招揽到人才吗
人家放着一个皇帝那边的官不当,跑到你曹操手下来干什么
眼看着皇帝的位子越坐越稳,荀彧第一个就坐不住了。他是有才的,当初保曹操,也正是看中了曹操的魄力,以为他能够成就一番大业。
而皇帝那边又不行,皇权一天天的旁落。荀彧是感觉跟了皇帝,没有前途,这才是跟了曹操的。
但现在看,皇帝的力量在一天天的壮大,他还跟着曹操,这就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呀
曹操要抢夺天下,就要跟皇帝做对,这样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实力也不一定斗得过。皇帝现在,可不再是从前在他眼中,那个没有前途的皇帝了。那么,他现在还要跟着曹操吗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呀
皇帝眼看势大,越来越有重掌天下之势,这个时候,他快点投过去,或许还有一个能得高官的机会,晚了。只怕连毛都捞不着一根了。
当然,如果保着曹操,能够最终夺取天下,他的地位,肯定也是会日隆的。
但现在,这种可能,是越来越小了呀
本来他的计划,是抢到皇帝,以此号令天下的。但现在皇帝没捞着,他号令天下的计划,也就此破了产。
没了皇帝,他们的计划就一半已经失败了,现在还要跟皇帝对着干,那不是机会更渺茫
算了,还是投向皇帝那边去吧荀彧也是一个很识时务的人。他的一切都行为目的,都是光耀自己的家族。
既然跟着曹操没有跟着皇帝爽,那他为什么还要一直跟着曹操呢
终于,在兴平五年年底,荀彧找着一个机会,投奔了献帝这边来了。
有这好事律香川当然热情接待,给了他很高的礼遇。荀彧的到来,对曹操那边,人气的打击,也是很大的吧
曹操一夕间,像是老了十多岁。自己的这个队伍,看起来已经不再稳固了。
然而,律香川对他,依然没有罢手,兴平五年十一月,律香川一纸调令,要他派兵,入荆州击刘表。
出兵的话,他的力量就会进一步被削弱。不出兵,律香川又会亲自派兵,来削弱他的力量。皇帝的调令不听,你这不是要谋反吗
皇帝现在再也不是那个说话没人听的皇帝了。律香川的话,有时候就是圣旨。
曹操忽然发现,律香川现在做的这件事,其实就是他当初想做的。他当初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没成功。而律香川做成了。而且比他更名正言顺。
小贼,我与你拼了。曹操暗暗发狠。他知道自己不反,最后肯定会被律香川玩死,所以不如反了,这样还有机会。
可是,现实却是,这并不是他的机会。如果他不反,或者还能够平安到老。一反,寿终正寝的机会都没有了。
兴平六年七月,在起兵七个多月后,曹操兵败,被律香徐晃军队,一举歼灭,曹操本人被解往安邑,明令正法。
曹操一死,手下作鸟兽散。乐进自分必死,整日惶惶不可终日。但律香川最后颁布命令,却是对他们这些曹操旧部,全都概不追究。
这让乐进是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谁都知道律香川这是在收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