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1 / 2)
。生于斯长于斯,这片热土是无法忘记的。
坐在车里,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陆长风希望能够快点回到家里。
以前在县中上学的时候,这趟车坐得很少,都是来回走着或跑着。有急事的时候,或者是带着大件行李的时候偶尔坐一下。
司机和售票员不知道是换人了还是记忆淡忘了,面对这个经常在这条路上的孤独跑者,都没有认出来。
或者他们感到奇怪,原来的那个孤独跑者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再出现过了。只是旅程本来就是人来人往,每天见到不同的人,淡忘了哪一个人也说得过去。
回家的日期也没有提前给家里说,因为买票的日期也快到放假了,平信一路上走走,说不定信还没有到,人就已经到家了。家里也没有电话,也无法及时通知。
反正爹妈也了不了远门,还有弟弟妹在上学呢。随时到家,估计家里也都会有人的吧。中小学放假放得早,这时候应该早就已经放假了。
果然,回到家里,一进院子,就被妹妹陆长云发现了。农村的院子平时只要有人的时候,基本上是不锁的,所以陆长风推门就进去了。
“哥哥回来了”陆长云欢笑着迎了上来,把陆长风领进了家里。
弟弟陆长雨闻讯也赶了过来。
陆长风卸下身上背着的包,从包里拿出来一些给弟弟妹妹买的零食,两人高兴的立即分享起来。
“长云,长雨,咱爹咱娘了”陆长风问道。
陆长云答道:“咱爹出门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咱娘还在里面屋里躺着呢。”
听闻此言,陆长风赶紧到里屋去看看,只见母亲田素珍正挣扎着从床上要起来。她也听到了陆长风进门的声音,正准备下床来看看。
“回来了长风,这都快一年没回家了,快让娘看看。”田素珍道。
“娘,你没事吧,看起来身体还不怎么样啊。”陆长风赶快上前把田素珍扶起来。
“不大紧,都是老毛病了,多躺一会就好了。”田素珍道。
母子俩坐在床边聊了起来,陆长风简单说了一下这一年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暑假里的打工情况,因为柳青云和韩雨佳的事情说起来太麻烦,这段就省略了没提。
田素珍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儿子陆长风说的这些对于她来说比较陌生,有些她能听懂了,有些她还不明白什么意思,但是怎么也没有打断陆长风的说话,一直在耐心地听着。
“我儿真能,还能够在学校里开什么跑腿公司,后来又到公司里去打工了。比你爹你娘强啊,有知识就是好啊。”田素珍道。
陆长风却想,自己参与的这些打工,与知识有什么关系吗不是谁都可以干的吗
到了傍晚的时候,父亲陆元强也回来了,他趁地里不忙的时候,到处找点短工干一干。有时候能够找到,有时候几天没有一个活。
一家人团聚一堂,自然是其乐融融。
虽然因为陆长风考上大学,使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又进一步地恶化,还有田素珍的病也花了不少的钱,但无论家庭是富有还是贫穷,过年总是要过的。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过法,总还没有到了无饭可吃的地步。
只是这样的家庭只是勉强可以维持,经不起任何风险的打击。目前除了陆长风的学费之外,还有田素珍的病情,这两方面是花钱的大头。至于陆长雨和陆长云的学费及生活费用,那倒还不太多。
陆长风要把家里给的钱再拿回来,被父亲陆元强拒绝了,说还是拿着吧,万一以后打工没挣到钱,还得家里汇去,自己留着用吧。陆长风只好把钱暂时留下了。
第137章 时代有拐点多往外看看
1997年的春节过得还算顺利,比较平静。
大部分的时间陆长风都是呆在家里的,偶尔出去转转,寒冬天,出去转也没有什么可看的。好在几乎把这一年的觉给补回来了,每天都要睡到太阳出山才醒。
至于家里的情形,陆长风有时候问问父母,但父母也不给他说得太详细。只是说他还在上学期间,家里经济上的事情就不要管了,好好地上学就行了。
陆长风不便再问,就这样不再提及此话题了。但他觉得,家里的经济状况不仅没有改善,而且还有恶化的迹象。
这一年多来,村里好多人都盖了新房子,还有的也翻修了原来的老房子。只有陆长风家的房屋,还是原来的老房子。现在哪有闲钱翻盖屋子呢
按陆元强的意思,是要把三个子女都读出个样子来以后,再商议翻修房子的事情。现在老大陆长风考上了大学,让他脸上也有光,说话的时候底气也足了些。
老大做出了榜样,那老二长云和老三长雨都得跟上,看起来学习成绩倒也不错。只是最后能不能考上大学,还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不过要等两个小家伙考上大学再上完大学,那又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了。但那个时候陆长风估计已经大学毕业,可以帮帮家里了。
对于陆长风在打工之举,陆元强在一边赞赏之余,一边也告诫陆长风不要因为打工而耽误了学习。
“长风啊,咱家里没钱,可就难为你了。你还打工去挣点钱,真是长大懂事了。咱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一天吃饭时,陆元强说道。
“爹,我本来就是学经济类专业的,打打工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增加点实践知识嘛。我们班上的同学,有的家里过得还不错,人家还出去打工锻炼呢。”陆长风道。
“好,俗话说穷不过三代。从你爷爷那辈开始算,到爹这一辈,都没有多大的本事,只能靠着这黄土地刨食,第三代就看你了,还好你比较挣气,让爹脸上也有光。”陆元强道。
这让陆长风感觉到压力山大,家族的荣耀就要系于一人之身了。然而依他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顺利毕业找到工作就已经是很不错的结局了。又哪里有实力和资本做出一番业绩来呢
只好含糊地还应付过去。还有两年半才毕业,不知道到毕业的时候,社会成了什么样
听说是从去年开始就不包分配了,但只是个别学校实施。看这样子,好像到自己毕业的时候,不包分配的面比较大。
到了这时候,陆长风有点后悔当初怎么没有报考师范类专业了。当时的师范类专业基本上是不交学费的,每个月还有较多的补助可以拿,只是到了毕业的时候要服从分配,回到原籍地去当老师。
当初觉得考上了大学,学了四年,再回到小县城来当老师,岂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所以陆长风并没有选择师范类学校,而是选择了并轨后的专业。
不包分配的结果就是面临着就业与失业的选择。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毕业就失业。
也许历史和时代给陆长风开了个玩笑,让他这批七零年代末的人啥都没有摊上,公费上学、包分配的时代正在过去,他们连个尾巴也没有抓住。而等到陆长风以后,这种感觉也是越来越强。
在家里呆了大半个学期之后,那种围城的感觉果然又出现了。
因为在家里所做的事情实在是有限,家里也太冷了,根本长时间坐不下来。除了干干家务,和弟弟妹妹玩一会外,更多的时间用来去跑步锻炼下身体了。
这种生活和在大学里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更别提小乡镇和大都市的差别了。虽然现在读大学只是暂住在都市,但都市的各种便利和各种繁华让陆长风觉得,自己原来怎么还有回家务农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