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随身带着洞天仙境 > 分节阅读 187

分节阅读 18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高处有镂空石雕花窗与钟形凹窗围绕。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主殿内下方的钟形门洞与上方的凹窗相呼应,分布匀称,造形美观,周围有精致的图案衬托,庄重中显华贵。祈祷大殿内高高的穹顶,有一盏古朴的老吊灯从穹顶中央垂下,肃穆感幽生。

祈祷大殿内景。祈祷大殿内的横向穿廊,视觉中的纵深感很强。祈祷大殿内的副神龛,女性在这里祈祷。祈祷大殿的副殿。室内光线非常昏暗,但在高处正中位置,有扇钟形的开窗如明灯挂在那里如指路明灯一般,为下面的空间输入宝贵的光线。

副殿高处的彩绘莲花穹顶。那朵绽放的红色莲花悬在高处如天眼俯视下方。另种版本的穹顶,如太阳在向四周放射光芒。祈祷大殿内的莲花图案的壁画。在清真寺广场的北侧中间位置,有座与其他红砂岩建筑在色彩上完全不同的白色大理石建筑。

那就是那位成功预测阿克巴大帝将有子嗣的穆斯林先知谢赫萨利姆奇什蒂的陵墓。400年前莫卧儿的阿克巴大帝一直没有子嗣,于是拜访圣人谢赫萨利姆奇什蒂希望求得一子,结果如愿。

他的来自果阿的基督教徒皇后玛利亚姆在1569年为他生下了后任莫卧儿皇帝贾季汗。如今许多人们纷纷来到这里为自己祈求后代,寻求先知的保佑。右面那座并排的红砂岩是伊斯兰汗的陵墓。伊斯兰汗曾做过孟加拉总督。

而且,他是圣人谢赫萨利姆奇什蒂希的孙子。穆斯林先知谢赫萨利姆奇什蒂的陵墓。建于1581年。全白色大理石精制,表面一圈大理石镂空雕窗。台基四周用黑色大理石镶嵌拼花图案。上方中间位置有个很大的穹顶。

穆斯林先知谢赫萨利姆奇什蒂的陵墓。里面有色彩鲜艳的花朵壁画,檀香木天棚上装饰着珠母贝壳。很多没有孩子的女人来这里在白色大理石屏风的格子上系上一根寄托希望的小绳。这是一处本无生命的陵墓,却又是一处给人以无限憧憬梦寐以求的希望诞生的地方。

毁灭与诞生同在。这座规模更大的建筑就是伊斯兰汗的陵墓。曾经的孟加拉总督,圣人谢赫萨利姆奇什蒂希的孙子。伊斯兰汗的陵墓广场北面散布的名人陵墓做为他,长眠于此,是一个非常好甚至是荣耀的归宿。

清真寺的长廊与皇亲国戚的墓地。清真寺的长廊坐在台基上的老人这位老人从塑料袋中取出一枚硬币,在阳光下仔细翻看。清真寺大门上方的“小帽子”。清真寺大门上方的“小帽子”。清真寺内有很多的鸽子在飞翔,给庄重肃穆的清真寺平添了动感与活力。眼前这位男子是广场上的喂鸽人。清真寺“国王之门”的出口。

看完清真寺,雪落和柳静姝从这里出去搭包车返回阿格拉。贾马清真寺法塔赫布尔西格里的田野。阿格拉12月下旬,印度阿格拉郊外的田野浸泡在一片金黄的氛围中。阿格拉几头蓝羚从田埂上跑过。不得不再次感叹印度百姓与野生动物的和谐相处。

下午四点多回到阿格拉,给了司机100小费。途中买了些苹果、桔子、石榴等水果,价格根国内差不多。回到阿格拉酒店后,去到门口那家有中文菜单的小餐馆晚餐,点的小碗牛肉番茄和薄饼、炒饭。德里今天是在印度旅行的第29天。

离开印度的倒数第三天。白天搭包车由阿格拉经马图拉回到德里。晚上宿德里。本来计划由阿格拉至德里途中看两个景点:阿克巴大帝陵;基塔姆湖自然保护区;马图拉克里希纳神庙。因为浓雾能见度非常低,前两个景点完全放弃了。

第303章 女孩是天使

马图拉稍事停留了一下。ranen ranen`这两个景点简介:阿克巴大帝陵阿克巴大帝陵位于阿格拉城区西北10公里的斯坎达拉,从泰姬陵驱车过去大约30分钟。阿克巴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国家在他统治下达到强盛和辉煌。

此陵始建于阿克巴大帝逝世前三年,后由其子贾汗吉尔于1613年完成。17世纪末叶,曾遭班达尔人的破坏。整个陵墓建筑十分宏大,综合了伊斯兰教及印度教的特点,入口是一座高226米的红砂岩建筑,墙面上布满白色大理石镶嵌拼花。

上方的四角耸立着四个高高的宣礼塔。陵墓主体是一座百米见方的五层建筑,下面四层采用红砂岩、第五层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一层四面的漏窗与四个门洞周边的花饰均采用了白色大理石,非常漂亮。部分墙面曾有宝石镶嵌画。

可惜已被破坏。基塔姆湖自然保护区基塔姆湖自然保护区位于阿格拉市至马图拉市之间,距阿格拉25公里,车程约40分钟。站在湖岸可观赏到品种繁多的野生鸟类及有鹿、猴等动物。马图拉马图拉北距德里约160公里。

三小时车程;南距阿格拉70公里,两小时车程。印度教圣地之一。传说中的印度教神话人物克里希纳诞生的地方。克里希纳意思是“黑色的神”黑天,通常被认为是毗湿奴神的第八个化身。最常见形象就是作为吹笛牧童出现。

受到很多女性的崇拜。马图拉有众多的印度教神庙,神像石雕艺术成就很高。傍晚时到寺庙附近的圣门,可以看到很多拿着火把的信徒在载歌载舞。简玛神庙位于传说中克里希纳诞生的小山上,供奉着吹笛的克里希纳与牧女拉答。

在寺庙底部有个小房间,里面摆着一块石板,据说大约在3500年前,克利须那就是在这块石头上出生的。寺庙内有很多壁画。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马图拉城市面貌。艾达大清真寺位于克里须那神庙北侧。

由奥朗则布大帝于1661年在拆毁的印度教寺庙基础上修建的大清真寺。为防止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发生冲突,清真寺有士兵昼夜把守。维什拉姆沐浴场传说中克利须那神杀死坎萨王后曾在这里休息。

很多人清晨在这里沐浴净身,傍晚焚烛夜祭。附近有殉夫塔及亚穆河观光船集散地。哈里门位于市中心的一座大钟的石砌大门。有偶很多小店铺从这里沿街至河边。梵歌寺一座宁静的大理石寺庙,位于马拉图至沃林达文之间。

花园中的一根红色柱子上刻满整部薄伽梵歌。马图拉博物馆收藏着极为优秀的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2世纪处于鼎盛时期马图拉的宗教雕像。是亚穆河畔一座比较古老的城市。传说这是克里希纳和牧女生活嬉乐的地方。

城里有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