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三国之无限乱入 > 分节阅读 27

分节阅读 2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必开口询问,只要打一打就能知道对方身份了。”

见小三国没理他,徐珪便关注着两人战况:王彦章力猛枪沉,魏延与他斗了十余回合,逐渐招架不住,险象环生。

徐珪脸色复杂,感慨万千:“王彦章到底是员猛将历史上他与唐军作战,日不移影,连伤唐将三十六员,一时无敌;而且他是一员忠臣,宁死不降,气节可嘉,我不应该只用自己召唤的武将,而13115255966应该量才而用啊”

又斗了几回合,魏延只能胡乱防守,完全不能预测王彦章刺过来的枪,徐珪知道,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

徐珪大笑道:“王彦章啊,你退下吧。”

王彦章拱手:“诺”便拍马离去。

徐珪拍马来到魏延跟前,笑道:“魏文长,我便是那徐珪。”

还在气喘吁吁的魏延听了惊愕无比,也不喘气了,下巴差点没掉下来,支支吾吾地说道:“原来你就是徐珪小人方才出言不逊,还请将军见谅不过将军是如何得知我姓名的”魏延先是道歉了一番,随后才提出心中的疑惑。

徐珪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装了不少次神秘了,现在又装了一次,故作深沉:“为将者若只会打打杀杀,那只能算武夫;若通晓兵法而不会玄术,不能预测未来,不能识人,那么即使知兵知天象,若遇高人也必定一败;我见你第一眼便知你是谁,之所以问你不过试探你的真诚罢了。”

徐珪这么说,一是为了圆谎,而是为了告诉魏延,虽然我打不过你,但我能力比你强,以后你别猖狂。

魏延拜服万分:“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将军恕罪,在下愿为将军帐下一小卒,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说罢跪地不起。

徐珪心想:魏延在小说里刚投刘备,就差点被诸葛亮已反骨突出为由杀死,我来看看他是不是有反骨。想着便低头看去。

所谓反骨,也就是枕骨,反骨突出的话,从侧面看去就像一个夸张的问号。徐珪低头一看,不明显,便转到魏延身侧一看,果然枕骨突出,后脑勺圆鼓鼓的。

徐珪转了一圈后回到原地,扶起魏延:“你武艺高强,又有心来投,我如何不用,等我回柴桑,即刻表奏天子封你为偏将军。”

魏延听后喜悦无比,连拜三拜:“谢主公,末将必当竭尽所能,辅佐主公”

徐珪再次扶起魏延,笑着拍了拍魏延的肩膀,拉着他的手送他上马,随后自己才上马,继续催军前行。

在马上,徐珪突然为魏延感到悲哀:出于封建迷信而不被诸葛亮看好,所以即使有大将之才也只能位居二流武将之列;后来蜀汉无人,才顶起了大梁,然而小功不赏,大功小赏;稍有小过便大罚,幸好他没犯什么大过,要是犯了恐怕早就被诸葛亮弄死了。所以说魏延不是天生要谋反,而是被逼反的呀

想到这边,徐珪笑了笑,我可不是封建迷信的人,我只知道要知人善用,赏罚分明才是王道。要是我是魏延,被诸葛亮那样逼迫我也会反,魏延有什么错俗话说“狗急跳墙,兔子急了都咬人”,诸葛亮这是自作自受啊哎”

想完叹了口气,抬头看了看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以及宽敞的大道,徐珪突然雄心一起,朗诵起来:“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车内的小皇帝听了掀开车帘,赞叹道:“想不到爱卿不仅武艺高强,治军严明,而且文采卓著,你方才吟诵的这四句七字句不知道唤做什么文体,朕闻所未闻。”

徐珪笑了笑:“陛下,末将胡乱吟诵而已,文体是自创的,还请陛下赐名”徐珪这牛皮吹的眼睛都不带眨一下,城府深得可以啊。

小皇帝眼珠转了转,笑道:“既然是爱卿自创的,那朕便命名为伯玉体吧,你意下如何啊”

徐珪心里哑然失笑,怀着对后贤的歉意和对秋瑾的敬意拱手施礼:“多谢陛下赐名”

“爱卿不必多礼。”小皇帝手一招,示意徐珪起身。

徐珪起身的瞬间,小三国提示:“恭喜主公完成成就吟诵古诗,奖励100能力点,当前拥有1050能力点。”

徐珪心想:好久不召唤了,这么多能力点放着又不会有利息,等回柴桑就找个机会用了吧。

走了大概半天的路程,徐珪已经看到“柴桑”两个字高高的显示出来,再看到城墙上巡逻的士兵神采奕奕,徐珪心里大喜,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自己离开的这几个月来,柴桑城有哪些变化。

不多时,这支军队已经进入城中,守城军士和百姓见徐珪归来纷纷大呼:“恭迎太守”徐珪心里暖暖的,这些士兵还真是可爱。

这是小皇帝掀起车帘:“看得出爱卿深得民心,看来你也是一名好官。”语气中满是欣慰,但徐珪从小皇帝的眼中看到了失落。

徐珪装作没注意,说道:“托陛下的福,末将治理柴桑的这段时间,将柴桑从一个贫穷之地变作民生富庶之地,因此军民对我心生好感。”

见小皇帝沉默不语,徐珪策马上前,让杨志等人率军前往军营,整顿完后再叫上周仓廖化等人一起到府中听令,几人大声道:“诺”随后率军离去。

徐珪突然想到以前召唤的两个姓李的将军还在等待自己挖掘,便叫上一随从前往水军营通知蒋钦周泰一起到府中,这人领命而退。

接着徐珪在前,小皇帝的马车在后,引来无数百姓的围观,都好奇徐珪身后的车里坐着何人。

很快,来到太守府中,远远的便见到包拯和和珅出来迎接。

包拯见了徐珪拱手笑道:“太守,多日不见你愈发健壮了。”和珅也在后面附和:“对对对太守不仅愈发的健壮,而且也更加英俊了”

徐珪笑了笑,心想或许包拯可以管束和珅,但估计没法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吧,这不,还是这么爱拍马屁,当即调侃道:“呵呵,包郡臣也愈发的黑了。”

这时从马车中下来的小皇帝忍俊不禁,“咯咯”笑了起来,包拯闻声一看,见到这个穿着龙袍的小孩子,立马收起笑脸,跪下道:“微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小皇帝轻咳一声:“爱卿平身。”

包拯再次拜了拜才起身,唯唯诺诺地退后,不敢抬头,倒是和珅很好奇的打量着小皇帝,眼中满是好奇。

徐珪对小皇帝拱手说道:“陛下,请前往府中一座,待末将召集群众前来拜会陛下”

小皇帝“嗯”了一声,便跟着徐珪进入府中,身后跟着包拯和珅。

柴桑城毕竟只是个县城,太守府很小,虽说不上简陋,但比起长沙城,那就凄凉多了。

小皇帝打量了一番,在正位坐下,随后说道:“诸位爱卿也坐下吧,不必多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