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1 / 2)
没等袁绍表态,袁术就大笑而出,不见了踪影。
袁绍看了看账内的其余十人,朗声说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各自散去吧”说罢也挥手走出了营帐。
剩下的十人面面相觑,有的苦笑,有的也离开营帐,总之最终不欢而散了,各自整顿兵马,往自己的领地退去。
在离开的路上,袁术遇到了东郡太守乔瑁,见他只有一点兵马,但却押运着如此多的粮草,顿时心生歹意,拍马上前搭讪,拱手道:“原来是乔太守啊,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希望阁下能够答应。”
乔瑁并没有什么本事,也没有什么心机,本来是兖州刺史,后来因为刘岱的谗言诬陷,才被贬为东郡太守,而他自己全不知情。
乔瑁知道袁术的品行,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袁太守有何要求呢”
袁术诡笑一声:“在下军中无粮,特向阁下借粮。”
乔瑁想了想道:“袁太守要借多少粮草呢”
袁术伸出五指:“五万石”
乔瑁听了大吃一惊,冷汗直冒:“在下军中也无多少粮草,此番讨董乃是几乎倾巢而出,若袁太守要借五万石,我等军士便无粮可食了。”
袁术脸冷了下来:“那阁下的意思是不借咯”
乔瑁支支吾吾了半天,没说出口,袁术突然低喝一声:“给我抢”
身后纪灵,乐就跃马而出,挥军杀向乔瑁军队,乔瑁麾下部将臧涛大怒,挥舞着大刀冲杀过去,不过一合,便被纪灵砍落马下。
乔瑁见部将被秒杀,企图拨马回走,却不想慌乱中猝不及防,被乐就一枪挑了,落马而死。
其余士兵见主将都死了,纷纷投降,袁术兵不血刃地抢夺了乔瑁的粮草,收编了投降士兵,足足获得了七万余石粮草,士兵数也从两万三增加到了两万六,真是赚了个衣钵满盆。
袁术得意地放肆大笑,手一挥,率领麾下往南阳行去。
其余诸侯也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地盘,为下一步做打算,全不管还落在董卓手里的天子。当然他们也并不知道天子在徐珪手里,不然的话想必会千方百计地对徐珪下手了。
随着诸侯的离去,讨董联盟也解散,伐董这一名词成为了过去式。
第一篇灭黄巾伐董结束,觉得看着不错的或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和我交流,qq:
第三十九章俊伯玉再逢文台小李广初会汉升
自从夺了汉帝后,徐珪率领麾下骑兵直奔柴桑而去,一路奔袭,未曾停歇。
年少的皇帝如何经得了这样的苦,就算是被董卓劫持的时候,坐的也是舒适的马车。
徐珪看出了少帝的辛苦,解释道:“皇上还请先忍一忍,到了荆州地界我等便减速慢行。”
坐在高宠怀里的少帝点点头,很是乖巧:“全听爱卿所言。”
徐珪神色不易察觉的变了变,继续催马前进。
又过了一天,眼见快到了荆州长沙,徐珪下令:“停”
众人勒马停住,马嘶不断。徐珪吩咐一人前往长沙,先行通报太守,就说皇上驾到,这人领命而去,徐珪等人减速慢行。
行不多久,徐珪下马拱手道:“陛下,到了长沙后,我们先去休息一会儿吧。”说着便将少帝抱下马。
小皇帝摸了摸肚子,点点头:“正好朕感到腹中饥渴,有劳爱卿带朕前往用餐。”
徐珪拱手:“遵旨”
便牵着马,与高宠等四将簇拥着小皇帝进城,身后跟着一群一身血迹的骑兵,阵仗还算威武,勉强撑起了皇架。上次突袭董卓,徐珪带了两千多人,死伤了一千二百多,现在这一只部队大约一千余人。
徐珪一路思忖着,这长沙太守不知道是不是韩玄,假如是韩玄的话就有些棘手了,毕竟韩玄可不是什么好人,轻视生命,性格暴躁,而且志向不小,自己得提防着。
不多时,刚刚那个报信的前来复命:“禀主公,长沙太守孙坚奉命来迎天子,即刻便到”
徐珪朝着小皇帝看了一眼,随即点头道:“知道了,你去休息吧。”
那人告退,徐珪一拍脑袋:忘了孙坚是长沙太守了,只记得是韩玄,真是罪过。
本来天子驾到,太守应当率领一城官员出百里相迎,但在这个乱世,先不说还有多少人会把这个年幼且没有实权的天子当一回事,太守们肯出城相迎就不错了。
徐珪等人一路往前,便见到孙坚带领一群人风风火火的前来,孙坚后面跟着四人,徐珪认识黄盖,程普,韩当,只是不知还有一个是谁,徐珪仔细地打量着,在脑海中搜寻一遍,想不到孙坚还有哪个部下,或许这是哪个不出名的吧。
但这人又颇有大将风范,身高八尺,身材魁梧,阔面重颐,一把胡须黑的发亮,此人一看就非常人。
孙坚见到皇帝立马跪拜:“长沙太守孙坚接驾来迟,还请皇上恕罪”
其余人等也一概跪下,小皇帝润了润嗓子,忍着饥饿道:“爱卿无罪,平身吧。”
众人齐声道:“谢皇上”说完便起身。
孙坚见到徐珪点头微笑示意,随后手往后一伸:“皇上路途辛苦,臣接驾来迟心有愧疚,特命属下备了一桌酒席宴请皇上,皇上这边来”
小皇帝毕竟年少,不能处变不惊,而且确实十分饥饿,听说有饭吃顿时两眼放光,但从小受到的皇室熏陶使他有天子的气质,所以并没有表现的有失皇架,只是夸了一句:“爱卿心系大汉,日后定能成为我大汉股肱之臣”
孙坚听了诚惶诚恐:“陛下言重了,在下不过一介武夫,能为大汉出一份力便足矣”
小皇帝微笑着点点头,徐珪看在眼里,这小刘协笑起来还是挺可爱的,有正太范。
众人纷纷入席,小皇帝坐于上席,左手边第一位便是孙坚,往后便是是那壮年悍将,接下来才是程普黄盖等人,最后便是一干说不上名号的;右手边则以徐珪为首,往下便是高宠杨志等人。
众人先起身,斟满酒举杯敬少帝,口呼万岁,少帝也是举杯一饮而尽,随后示意,众人才开席。
各自吃了一会儿,徐珪起身笑道:“文台兄,别来无恙啊”
孙坚笑得很是亲切:“想不到在此地遇到伯玉将军,更是遇到了少帝,说来也是巧。”
徐珪叹了口气:“我追袭董贼夺回天子,但见联盟不能长久,便自己领兵,准备撤回柴桑。”
孙坚听了感叹不已:“是呀,有袁术这等奸贼,联盟如何长久反正离开了盟军我是一身轻松,回乡又招募了不少人马,只是大荣兄弟”
谈到祖茂,孙坚脸上顿时满是悲伤和仇恨,徐珪见了忙安慰了几句,随后打岔道:“文台将军,不知道你身旁那位将军是何人看来煞是勇猛,眉宇间充满英气,必非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