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韩警官 > 分节阅读 415

分节阅读 41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和王县长上午去地委开了个会,地委领导传达了几个精神,一是县领导班子分工,二是经济建设,说是经济建设,其实还是人事。”

“什么人事”

“东西部干部交流挂职,要交流一个干部去思岗,要从思岗交流一个干部过来。我对思岗情况熟悉,他们想要一个能干的,从地委一回来就找我和晓蕾,想请我们推荐个人选,再帮着去思岗做做工作。”

关书记和王县长晚上吃饭时说得很清楚,丈夫在雨山呆不了多久,交流挂职其实是为他调走做准备。

李晓蕾真舍不得离开雨山,又不想耽误丈夫前程,轻声道:“我打电话问过罗书记,他说知道这个事,市委跟他谈过。这不同于一般的援疆援藏,这是在国务院扶贫办都挂过号的东西部对口支持、结对帮扶,在交流挂职干部人选上,市委会尊重县委的意见。”

“那不就行了,思岗能干的干部不少。”

“这边条件艰苦,为保证政策的延续性,一来至少干五年,人家在思岗是副处级,过来同样是副处级,谁愿意强扭的瓜不甜,要是交流一个心不在这儿的,还不如不交流。”

“这是组织部门考虑的问题,我们讨论这些有什么用”

老卢诡秘一笑:“韩博,我是这么想的,雨山这边的工作,你做了不少,我和晓蕾也做过,这里应该算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协助雨山县委县政府把第二故乡建设好。这个交流挂职人选对雨山经济建设又非常重要,虽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这件事我们不能不管。”

你一个退休老干部,居然管两个省的事。

韩博彻底服了,苦笑着问:“卢书记,您是怎么打算的”

“我发现两个县的领导都钻了牛角尖,不能为交流挂职而交流挂职,交流挂职只是手段,发展雨山经济,让60万雨山人民脱贫才是目的。为什么非要交流挂职,为什么不能跟你一样直接调一个能干的过来。”

“挂职五年都不太乐意,调过来人家就愿意了”

“副处级当然不太乐意,正科呢”

原来埋伏打在这儿,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显然打算借这个机会帮良庄干部找出路。

韩博反应过来,似笑非笑问:“陈文兵”

老卢点点头,不无得意地笑道:“陈文兵有能力有资历,跟焦汉东不相上下,只是一直没机遇。不是我卢惠生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能在我良庄干好镇党委书记的人,不管去哪个地方都能干一个副县长,而且是常务的”

牛皮吹大了

中国什么都缺,唯独不缺人,有能力的干部多了,不管你良庄有。

提拔一个韩博,紧接着是焦汉东,老卢现在一心想把留在思岗永远无缘副处的陈文斌送上县领导岗位,拍拍茶几:“韩博,我跟罗红新书记在电话里谈过,他态度明确,思岗县委乃至南港市委都没问题。作为县委书记,谁不希望手下干部有前途

雨山这边,我跟瑞龙书记和继发县长也谈过,继发县长去良庄考察过,陈文斌这次又随团来过雨山,瑞龙书记对他印象也不错,思岗第一大镇的镇党委书记,印象深刻。他们明天再去地委,看能不能促成这件事。

不过这件事呢,你的态度很重要,毕竟交流也好,正式调动也罢,把人调过来是接替你的,这件事好像也是省政法委林书记提出来的。你跟林书记能说上话,只要你再使把劲儿,这件事基本上就成啦”

“跑官要官”

“什么跑官要官,这是为了雨山的经济建设,这是扶贫,这是实际工作需要”

帮人跑官韩博不太乐意,不过老卢的话有一番道理。

从思岗调人过来是接替自己的,这个人选比新任公安局长都重要,必须能干,必须能踏踏实实在雨山干,一心一意把雨山经济搞上去。

陈文兵和焦汉东一样长期在乡镇工作,经验丰富,并且对陈文斌而言这真是一个机会,要是能调到雨山来出任县领导,他会全力协助关书记、王县长把雨山经济搞上去。

“好吧,今天太晚,明天我给黄秘书打电话,这种事不知道怎么开口,先问问黄秘书的意思。”

“说定了,我等你信儿。”

s:再次给各位兄弟姐妹拜早年

同时感谢“好书就追”兄弟的万币打赏,感谢“youb”、“蓝奇冰”、“狼群vs”、“章台柳77”、“亲爱的好吗”、“云上红莲”、“永远的天蝎座”、“照在树上的阳光”等书友打赏,过年了,给我打赏,谢谢。

a

第六百一十五章 “跑官要官”二

柳西北路28号,与良庄工业园的企业一样,是一片看上去很气派的厂房。

唯一不同的是厂区分成两大块,生产制造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东边生产制造电器开关,东大门外的大理石上刻着“信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西边生产农药,紧邻柳下河的西大门上,挂着“欧贝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

办公楼只有一栋,信达公司老总就是欧贝克公司老总,信达公司的会计同样是欧贝克公司的会计,不知道客户来洽谈业务,会不会以为这家公司有问题

两个瘾君子想一出是一出,他们的父亲居然同意他们瞎胡闹。

每次来这里,王燕都觉得有钱人的世界真搞不懂,甚至觉得有些好笑,不过今天不是来找杨家兄弟的,而是找他们的“监护人”、良庄回头浪子的典范、这两家公司的副总裁李固。

杨家兄弟是重点监管的吸毒人员,管段民警三天两头往这儿跑,门卫习以为常,看见警车就开门。

王燕把车开到办公楼前,没下车,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李固快步跑下楼。

这人啊,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以前他是人见人厌的贼猴子,现在是天天打领带,出门开轿车的李总,三天两头去管委会、镇里甚至县里开会,再也没人瞧不起他。

“王教导员,上去坐会儿呗。”

“不上去了,搞一天一夜,刚搞完,早点回去休息。”王燕笑了笑,打开副驾驶前的储物格,取出一个信封往他手里一塞。

“这是干什么”李固捏了捏,一脸不解。

“你提供线索,怎么能没奖金,良庄不能跟市区比,基层派出所更不能跟分局市局比,别嫌少。”

前天几个小时候一起玩的狐朋狗友在一块喝酒,无意中听说有人在良庄设赌,玩得挺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可能是“职业习惯”,李固当时装着没在意,从富贵大酒店一出来就给王燕打了个电话。

小赌这种事免不了,设赌局,一场赌下来输赢几十万的良庄以前真没有。

王燕觉得应该查查,安排治安队民警和几个协警盯了他那几个小时候的狐朋狗友几天,果然现有人聚赌,玩得是良庄之前没人玩过的“二八杠”,输赢特别快,而且可以外围下注。

组织警力,一举抓获参赌人员二十多个,缴获毒资3o多万元,在良庄堪称大案,治安案件中的大案

他以前是线人,提供线索当然要有点奖金。

案子办完,王燕跟所长一商量,决定给一点,让他去所里拿不合适,正好下班,干脆送过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