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韩警官 > 分节阅读 263

分节阅读 2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么可疑之后,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参加婚礼的人身上。排除掉高干子弟作案的嫌疑,又开始想李秘书是不是得罪过什么人,想到李秘书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毕副书记,联想到政治斗争”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市领导很遥远,对办案民警来说市委市政府一样属于高高在上且很神秘的领导机关,产生各种联想很正常,干这一行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个话题比较敏感,哪怕已过去十几年,周素英沉默不语。

韦国强弹弹宴会,苦涩地说:“后来发生的一切你可能隐约听说过,就算没听说过也能猜出来。没本事破案,居然秘密调查市领导,胆大包天,无组织无纪律。喜事办完办丧事,市领导本来就很生气,知道这个情况更生气,问局领导谁给公安局这个权力的,组织原则还要不要。

局里立过军令状,在规定期限内没能破案,市委毫不犹豫换人。一个案子闹出这么多事,继任局长不敢再碰,有一段时间甚至提都不许提及,就这么悬着一直悬到小韩上任。凶手逍遥法外,旬丽亲属需要一个公道。那么多人受波及,他们一样需要一个交代

作为当年的主要侦办人之一,我韦国强难辞其咎,绝不能让这个案子变成悬案。这次要是能破,别说退居二线,就算明天就退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要是这次破不了,退居二线之后什么不干,就追查这个案子,掘地三尺也要那混蛋给挖出来。”

他是唯一没受到波及的,或许是时任局领导想方设法保住的。

让他留在刑侦部门,暗中支持他走上刑侦部门领导岗位,或许就是想让他一查到底,查个水落石出。

周素英突然想到另一种可能,当时调离的局领导极可能认定这个案子与时任市领导有关。在他们心目中这极可能不只是一起刑事案件,而是一起涉及到领导干部的大案

如果查证出这一切纯属巧合,真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

正胡思乱想,韦国强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周政委,这个人叫张兴宝,今年35岁,当过兵,参加过两山轮战,退伍之后在市委小车班当司机,开市委8号车。”

“民警”

“徐副书记调走时他主动要求调入公安局的,现在是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民警。”

搭档没猜错,他一直没放弃,一直在秘密调查。周素英急忙起身带上门,再次看看照片,欲言又止问:“韦支队,您,您觉得他可疑”

“徐副书记不是平调,是高升,当时领导干部工作调动,带走秘书和司机很正常,而且当时公安局工资待遇并不好。提干对他这样的领导司机不是难事,继续给领导当司机一样有前途,为什么偏偏要求来公安局”

韦国强掐灭烟头,冷冷地说:“田国钢做事很谨慎,查其他人时没被发现,唯独被他发现了,并且当时他形迹确实可疑。更重要的是,调入公安局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总是有意无意打听旬丽案侦破进展。”

“少帅”怀疑是巧合,怀疑凶手杀错人。

“老帅”一直盯着主动调入公安机关的这个张宝兴,始终没排除他作案的嫌疑。

周素英脑子有点乱,静下心想了好一会儿,小心翼翼问:“韦支队,张兴宝与旬丽有没有交集,跟李海强之间有没有矛盾”

“没有,要是有,我还能等到今天。”

韦国强猛地站起身,紧盯着白黑板上的一个个名字:“要是他跟这些女工作人员有关系,以市委小车班司机的身份极可能有关系。如果能够查实,那么,我和小韩的推测都能成立。”

市领导是海员俱乐部的常客,领导司机经常去俱乐部,认识女工作人员很正常,不认识才不正常呢。

周素英觉得有一定道理,可想了想之后又倍感无奈说:“韦支队,推测终究是推测,要是楼上实验失败,或者凶器上根本没凶手的指纹和dna,就算知道他是杀人犯我们也拿他没办法,甚至无法将他赶出公安队伍。”

“匕首上找不到证据,其它地方能找到。”

韦国强啪一声拍了下大腿,回头道:“当年勘查时我们在第一现场发现一排车轮印,由于案发当晚市委市政府包括你们军分区的车从该路段经过,这个情况没出现在案卷材料上,车轮印的照片也不在案卷里。

不在当然不能作为证据,就算在一样不能作为证据,不过车轮印是8号车留下的,8号车报废时我留了个心眼买下来了,一直存放在向阳路停车场。当时没技术条件,现在有,只要能在车内检出被害人的血迹,我一样能将他绳之以法”

“老伏尔加”

“嗯,难得你还记得。”

“这么重要的情况,这么重要的线索,您怎么不跟韩支队早点说”

“一直没顾上。”

韦国强很庆幸当年一时心血来潮买下那辆报废车,微笑着解释道:“市局上dna检验设备才多少时间,设备到家第一天就应用于实战,协助东港县局侦破一起死亡二人的强奸杀人案,紧接着又是海工集团爆炸案。

我忙,小韩更忙,当时懂dna检验的就他一个人,又要筹建技侦支队,本职工作不能耽误。没想到他会先提出来重查1226案,有他帮忙,我求之不得。先检验凶器,能检出证据最好,要是检不出来,我带他去停车场好好勘查勘查那辆车。”

第四百章 疑邻盗斧

“老帅”隐忍十几年,不动则已,动起来雷霆万钧。

下午人还在回南港的路上,就借禁毒大队和长江分局联合侦办的两起毒案,经分管刑侦和治安的崔副局长同意,给开发区分局布置了一个扫毒兼扫黄的突击行动。

从分局机关和基层所队紧急抽调的40多名刑警和治安民警,在距主城区最近的二郎桥派出所待命,市局治安支队姜副支队长、分局杨副局长和刑警支队禁毒大队钱晋龙大队长坐镇。

手机、小灵通和寻呼机全部上交,未经允许不得离开院子一步,不到最后一刻不会宣布即将执行的是什么任务,一样不会宣布去什么地方执行任务。

跨分局用警,突击行动,每年都会搞几次,张兴宝习以为常。

别人坐在车上闭目养神,他睡不着,跟另外几个民警一起挤在小食堂看电视。

“待命待命,已经待三个半小时,到底要待到什么时候。”

“想知道”

“嗯。”

“想知道去楼上问姜支队和杨局,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同志们等得有些不耐烦,插科打诨开起玩笑。张兴宝正准备插两句,刑警队老吴抱着一箱饮料走进食堂,见人就发。

“来来来,不要抢,一人一瓶。小孙,接着。兴宝,这是你的。”

“发饮料,这么好,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让你喝就喝,哪来这么多废话。”

老吴撇了小江一眼,又从口袋里摸出盒烟:“从杨局那儿顺的,见者有份,兴宝,你来发,我去隔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