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5(1 / 2)
爆手,我不一定有这个勇气。”
正聊着,对讲机里传来排爆指挥员的声音:“勘查组勘查组,我排爆组,听到请回答,完毕。”
“勘查组收到,勘查组收到,排爆组请讲,完毕。”
“勘查组勘查组,爆炸现场检查完毕,没发现第二个爆炸物,我们继续检查其它区域,你们可以进场勘查,完毕。”
“勘查组收到,请排爆组注意安全,完毕。”
现场安全,行动开始。
两人一组,地毯式搜寻,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这是工地,是生产船舶配件的企业工地,不是广场也不是野外,钢筋头、螺丝螺帽、小铁片到处都是,要一个一个捡起来辨别。
韩博没给自己安排搜寻任务,再次来到昨晚发生爆炸的活动房前,看着爆炸留下的痕迹,回想昨夜询问到的情况,在脑海中模拟整个爆炸过程。
韦绍文不是很懂技术,一样没勘查任务,走进被炸得一片狼藉的活动房,看着歪歪扭扭、坑坑洼洼且被熏黑的彩钢板内墙,忍不住问:“韩队,爆炸威力这么大,屋顶怎么没被掀掉”
“爆炸点不在里面,在这儿。”
韩博指着空调室外机原来的位置,用手比划起来:“炸弹应该安放在外机里面,炸弹先爆,将外机炸得四分五裂,空调使用的32冷媒易燃易爆,冷凝器或空气压缩机发生二次爆炸,金属碎片四处横飞,其中一大半朝前面去了,工人正好在施工,工地上的一死九伤就是这么造成的。”
“把炸弹安放到外机里面要有点技术。”
“不可能安放在外机外面,如果安放在外机与活动房外墙之间的空隙里,外机会整个被炸飞,残骸会比现在相对完整,活动房损毁程度会比现在更严重。就像你说的,嫌犯应该懂一点电器修理尤其空调修理。”
韦绍文想了想又问道:“活动房租过来多长时间,租过来之后有没有修过空调”
“我询问过,施工单位租过来不到两个月,空调外机的架子焊在活动房底座上,连同活动房一起用吊车吊上平板车来过来的。前段时间不冷不热,从来没使用过。并且活动房的电线线路有问题,里面的灯和插座是临时拉的,没安装第二个空调插座,想使用也使用不了。”
“有没有可能昨晚太冷,技术员坐在里面受不了,想办法接上电,结果稀里糊涂把炸弹给引爆了。”
“有这个可能,不过想以这种方式引爆,嫌犯对电器修理可不止懂一点。”
韩博顿了顿,分析道:“修空调正常,修一台不用的空调就不正常了。安装炸弹要拆开外机壳子,接线路一样需要时间。工地24小时有人,不可能没人注意到修空调这个异常。炸弹很可能施工单位租过来之前就在里面,这起爆炸极可能是一个巧合。”
韦绍文不懂技术但懂侦查,若有所思说:“只要搞清楚怎么引爆的,就能推测出是不是巧合。”
“差不多。”
话音刚落,一个民警突然惊呼道:“韩队,有发现”
“来了,你别动。”
他在活动房后面,不是在工地,走过来要从南边绕一圈,来回不方便。韩博跑进炸得歪歪扭扭的活动房,伸手接过一看,赫然是一个带着一截电线的空调插头。
空调挂机安装在活动房西墙窗户上面,东墙同样位置一样一窗户,插座线正好悬在窗口位置,外机爆炸,冲击波把线扯断,连同插头一起往与工地相反的方向飞去,飞出炸碎的玻璃窗,飞到活动房西边的草坪上。
胶木炸裂了,但没完全裂开,三个电桩看上去很新很光滑,上面没有电弧造成的焦痕。换言之,应该没人用“土办法”把电线缠绕在电桩上通过电。
这是一个重要发现,韩博回头道:“要是找不到空调插座碎片,那么空调通电引爆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韦绍文反应过来,同意道:“要是技术员自己准备了一个空调插座,应该很容易找,在活动房里面又不是在外面。”
“我早上看过分局同志送过去的物证,没发现空调插座或插座碎片。要是后面只找到插头,找不到插座,麻烦可就大了。”
不是已身亡的技术员无意中通电引爆,就意味着不太可能是巧合,也就意味着炸弹是嫌犯引爆的,意味着他就在附近,手中极可能有第二个炸弹
韩博越想越担心,将插头塞进证物袋,跑进工地跟同事们一起搜寻起来。
第三百二十二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求订阅
南港的生活自在悠闲,节奏远没bj和东海那么快。
元旦不能让工人加班,今天没“工程”,中午不用管饭,李晓蕾摇身一变“为向导”,元旦同样不用去公安局帮忙的田学文成为司机,先陪韩妈李妈游览琅山风景区。
琅山是南港有且有的几座小山丘之一,海拔1o6米,没东海的一栋摩天大厦高,用海拔来衡量其高度有些夸张。
总之,山不高,风景区不大。
韩妈李妈根本不用人搀扶,也不需要什么拐杖,很轻松地爬到山顶。
她们在山脚买了许多香,来到山顶的寺庙又捐好几百香油钱,在观音菩萨像前跪拜好久,求什么不言而喻。李晓蕾压力山大,也迷信起来,跟着一起磕好几个头,许下生一个大胖小子的愿。
从琅山下来去市区,游豪河、爬钟楼、尝小吃、逛商城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城市建设搞得不错,气候特别好,夏天没bj那么热,冬天没bj那么冷,李妈打心里喜欢上这个江边小城。
地方好,人更好。
田学文不只是喜欢南港,更喜欢南港的女法医,死心塌地要留在这儿跟女法医双宿双飞,见房地产开商搞展销活动,居然凑过去咨询近半个小时。
韩妈李妈正好走累了,坐在活动现场的塑料椅上休息。
李晓蕾放下手机,回头看看仍在向售楼小姐打听情况的田学文,笑道:“妈,晚上不用做饭。难得休一次长假,丁总、古总、李工、钱总几家全来了市里,侯书记请客,叫我们一起去。”
“侯书记是你单位老领导,丁总他们是你单位领导,你们单位同事吃饭,我们去算什么,再说我们也吃不了多少。你去吧,我们不去。”
“给小博打个电话,问问他什么时候下班,你俩一起去。”
“家庭聚会,不是单位聚会,侯书记亲自打电话,梁老师紧接着又打,人家说了,您二位必须得去,不去会不高兴的。”
李晓指指刚从身边走过的两个警察,接着道:“逢年过节警察最忙,别人休息他们不能休息,韩博电话打了也白打,他肯定去不了。”
“这倒是。”
李妈回头看看俩公安的背影,感叹道:“南港治安比bj还好,今天出来遇到多少警察,还有武警。”
儿子出息了,调到市公安局。
韩妈有子万事足,不禁笑道:“以前就指望他考上大学,转户口,能端上铁饭碗,当个党员干部。没想到他能当上派出所长,考上研究生,从农村调到市公安局。村里那么多孩子,数他最出息。”
母亲聊儿子,丈母娘聊女婿,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