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韩警官 > 分节阅读 196

分节阅读 1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高起点,将要设置技术管理、法医检验、dna检验、痕迹检验、理化检验、文件检验、影像技术、电子证据、心理测试和警犬鉴别等十几个专业。

你是法医室骨干,有时间好好想想法医该如何建设。等我从bj回来,会跟大家伙坐下来好好聊聊,集思广益,一起制定目标,确定发展方向。”

大队开过会,教导员和陈大传达过他的“精神”。

什么“dna鉴定让骨肉得以团圆”,“痕迹、指纹勘验使犯罪分子无处遁形”,要把刚确定编制名称为“刑事技术中心”三大队建成“国家级的司法鉴定机构”,要让三大队成为“刑事侦查的秘密武器”,要让三大队成为“罪恶的现形地”。

总结起来十六个字:科技强警,科技强检;服务全警,支撑办案。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没那么简单,建一个像样的技术中心要投入多少经费,局里舍得吗

结果可想而知,谁也没当真。

不过现在,李佳琪发现这应该不是开玩笑,因为能感受到他真想干一番事业。

很纠结,求建议

关于“韩打击”的职务,这些天书评区有争议,许多书友觉得“韩打击”应该晋升,很难接受部下升职他却才混了个正科。

写得好不好,情节这么安排是否合理正如“1949”书友所说:看订阅变化最实在,不是你说好就好,也不是你说不好就不好。

事实证明写得不好,情节安排不合理,至少不合网文的理,订阅这几天急剧下降,许多曾支持鼓励牧闲的书友不再订阅了,很失落,很难受,很遗憾,很纠结。

开个单章,跟大家说几句发自肺腑的话,聊聊从开始到现在的写作思路。

众所周知,之前我扑过好几本,新书上传时真没奢望能有两万收藏,更不敢想象能进精品,甚至做好这是最后一搏,如果成绩不好就不再写作的心理准备。结果出人意料,各位兄弟姐妹鼓励支持,成绩好的难以置信。

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认真分析,看各位读者的书评。

总结起来只有一点,说好听点是“接地气”,其实就是比较贴近现实。于是认准方向,按这个思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写,尽可能贴近现实,尽可能符合逻辑。

网文不同于其它文学作品,可以与读者互动,知道读者喜欢什么内容,能够及时调整写着思路乃至方向。写网文也是为赚钱补贴家用,毕竟光靠兴趣很难坚持下去的。

“韩打击”打出“东华税案”之后,面临一个立功受奖的问题。

部下晋升,他不晋升,读者会不高兴,而且总写派出所那些鸡毛蒜皮的杂事琐事,许多读者感觉反味,于是第一次调整思路,按原来大纲在派出所长这个位置上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写的。

怎么晋,怎么升

24岁能当多大官,只能让“韩打击”去进修,去上学,为今后的发展打打基础。

期间又遇到一个问题,许多读者强烈反感“韩打击”再过问419案,再管程文明的事。

这里有一个前提,419案情况特殊,管辖权不明确,“韩打击”主要是担心自己不管之后两个县局就真不管了。在原来的大纲中是一个大情节,结果一样,破案的经过要比这曲折多了,有书友不喜欢,再调整。

一个人成长需要过程,本来打算好好写写“韩打击”的求学经历,为此咨询过许多业内人士,准备了许多能写的素材,有书友感觉更乏味,再调整,一下子跨过近四年。

现在又面临一个问题,“韩打击”怎么还正科

有好兄弟善意的提醒: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韩打击”可以再进步进步。我很纠结,怎么进步,28岁的刑警副支队长兼技术大队长已经很高了,难道还能当县区公安局长

可能有书友会说为什么不留在上级机关,书错书错兄弟刚在书评区回复了另一位兄弟的书评,留在上级机关真没回南港有前途

我们有不少公安书友,他们非常清楚,真正办案的是基层,省厅和部里不办案的,省厅能有多少人,部里又有多少人,警力主要在基层,难道让“韩打击”坐办公室写材料,那更乏味,更没得写。

总之,很纠结。

今天再检讨一下写着思路,恳请各位书友给点宝贵意见。

第三百零九章 同学帮忙

琅山镇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但终究不是市区。

滨江小区附近农田被征用了,民房仍在。西边有一个很大的村子,全是二层或三层小洋楼,许多在市区打工的人来此租房,属于外来人口的城乡结合部。

吃完晚餐,收拾好碗筷,外面传来一阵喧嚣的锣鼓声。

村里前段时间死了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正在办丧事,今天可能是“六七”。不知道是年龄大了对丧事比较敏感,还是真对南港农村的丧葬习俗感兴趣,老卢想去看看。

办丧事有什么好看的,李佳琪似乎知道他俩不愿意去,主动要求陪老卢去凑热闹。

“老公,这么晚,他们没事吧”韩博来到三楼书房打开电脑,正准备拟一份材料,李晓蕾端着一玻璃碗水果走了进来。

“又不远,能有什么事再说佳琪干什么的,公安民警,法医。”

“也是啊,她什么没见过。”

把一个女同事女部下往家带,幸好保密工作做得不错,她一开始去接时把车停远远的,李佳琪被搞得很不好意思,后来不让她去接,自己坐公交车。关键“纸包不住火”,万一被单位同事知道,谣言绝对会满天飞。

她有怀孕,整个一“大熊猫”,她决定的事不能反对,韩博只希望李佳琪早点找到个白马王子,结婚最好同居也罢,反正早点搬走早点好。

韩博抬头看看,旁敲侧击问:“老婆,红娘当怎么样,有没有进展”

参加工作以来一帆风顺,从来没遇到过挫折。

本以为“牵红线”很简单,没想到会这么难,李晓蕾把水果往边上一搁,趴在书桌上沮丧地说:“你说你们男人为什么都喜欢小姑娘,小姑娘有什么好王玉军嫌佳琪年龄大,朱会山虽然没明说,我感觉一样是嫌佳琪年龄大。富总倒是挺中意她的,可是她不喜欢。”

“你居然介绍富总,富总快40了,而且离过婚”

“我不是没办法么,梁老师也说她找对象比较麻烦,职业吓跑一大批,年龄吓跑一小批,剩下的高不攀低不就。看样子只能在你们公安系统找,系统外悬。”

“要是愿意找警察,她不会拖到今天。”

“为什么,警察不好吗,她自己就警察。”医生说吃水果对宝宝好,李晓蕾回到沙发上,又往嘴里塞进一块苹果。

韩博抬头看看,苦笑道:“一家有一个警察足够了,要是两口子全警察,这日子没法儿过。”

警察总加班,作息时间不正常,两口子如果全警察,将来有孩子怎么办。

李晓蕾点点头,吃完苹果,准备找纸擦擦嘴,无意中看到丈夫的硕士论文,突然眼前一亮:“有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