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2 / 2)
除了419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两个专业的书。一连两个多星期天天如此,渐渐习惯了这样的作息安排。
不过,这样的平静生活很快被打破了。
明天中秋节,领上月饼回家,刚出校门,消失几个月的老卢再次出现在bj。打电话说刚下火车,问是在单位还是在家,要还上次来首都的机票钱。
机票钱是小事,他人到了bj是一件大事,必须接待,而且要接待好,不然以后回良庄会被人在背后骂忘本的。
建工集团bj公司派车去接的,不用往火车站赶,让司机直接去富瑞公寓。
不能让他等,不坐公交车,赶快打的,赶到小区楼下等十几分钟他果然到了,还带来一位良庄走出去的部队军官。
“小韩,别张罗,我们吃过。”
一身行头依然很休闲很运动,傻瓜相机依然挂在胸前。4月份来时只有一个双肩被包,现在多了两个行李箱,从车上往下搬时停沉。
打发走司机,他好奇地观察“老部下”在首都的居住环境,强调道:“真吃过,上火车前张主任爱人准备好多熟菜,不能浪费,我们走一路吃一路喝一路,一直喝到下火车。”
良庄乡升格为良庄镇时解放军某部团政治处张主任不光回去过,而且去良庄派出所参观过,认识,刚才直接打招呼,根本用不着介绍。
张主任拖着拉杆箱笑道:“小韩,卢书记没开玩笑,不饿就是不饿,要是饿,到你这儿我们能跟你客气”
“那先上楼休息,晚上吃夜宵。”
十五层的高楼,老卢感觉有些夸张,忍不住问:“小韩,你就住这儿”
“嗯,十二楼,我刚给晓蕾打过电话,听说您来了别提多高兴。她正在回来路上,不许您和张主任去驻京办,晚上住我家,有空房间,上去您就知道了。”
“这丫头,搞这么客气。”老卢得意的笑了笑,接过香烟问:“你老丈人住哪儿”
“前面胡同,离这不远,步行十分钟。”
“挺近。”
“买这儿就是因为近,走,先上楼,外面不是说话地方。”
他跟老丈人和丈母娘不一起住,老卢没什么顾忌,不再客气,痛痛快快答应下来。他不走运,张主任自然不会走,说几句客气话,一起走进小区,乘电梯来到十二楼。
老卢放下背包,三个房间全打开看看,回到客厅笑道:“站得高看得远,有电梯的商品房。小韩,这套房子多少钱,估计得二十万吧。”
韩博从冰箱里取出两罐饮料,从厨房找来一小碟子给他当烟灰缸,一脸不好意思说:“bj房价贵,二十万不够。包括楼下的车位,七十多万,装修没算。”
“七十多万”
“贷款的,先交十几万,剩下的慢慢还,一个月还四千。”
一个月工资才多少钱,张主任被这个数字惊呆了,老卢对韩家知根知底,感叹道:“还四千,不算多,对你爸来说不成问题。家里有钱就是好,你说你,什么不用干,什么全有。”
这个话题太尴尬,韩博笑问道:“卢书记,您出来之后一直没回去”
“没有,回去也没什么事。今天去这儿,明天去那儿,走走看看,吃百家饭,这次人情欠大了。”
想到今晚一样要住别人家,老卢顺手拉来行李箱,猛地拉开拉链,眉飞色舞说:“第一次上门,不能两手空空,不然传出去让晓蕾父母笑话。借花献佛,别客气,一样袋。”
满满一箱各地土特产,全人家送给他的,估计那个箱子里也是。
用不着跟他客气,客气他会不高兴。
痛痛快快收下来,帮他把箱子拉好放好,韩博又问道:“张主任,明天中秋节,您怎么挑这个时间回去探亲,为什么不早点,或者干脆等过年。”
“不是回去过中秋,也算不上探亲,侄子结婚,回去喝喜酒。”
张主任笑了笑,又补充道:“我父亲就我和我哥两个儿子,我家是女儿,我大哥生的是儿子,也就是我侄子。我老父亲特别疼爱孙子,传宗接代,不能断香火,结婚这么大事,我这个当叔叔的不能不回去。”
老卢拿起装饰架上一镜框笑道:“是我跟张主任回去的,不是张主任跟我回去的。出来这么久,有点想家,正好新房子马上交钥匙。”
居然玩了五个月
韩博彻底服了,正不知道该不该恭维恭维,老卢指着照片问:“小韩,这是在哪儿跟晓蕾拍的,这么多人”
“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大会,文艺晚会,看演出时拍的。”
“你参加那个大会了”
“嗯。”
“我的乖乖,我在电视上看了,总书记出席。你有没有看见顾政委,那天顾政委也去了,他正好在国防大学进修,正好参加庆祝大会。”
你以为是良庄开大会,以为工人体育场是良庄老电影院。
韩博被这个问题搞得啼笑皆非,强忍着笑解释道:“会场几万人,顾政委是领导,肯定坐在前面,应该离总书记不远。我们属于首都各界群众,坐在3台下台,离老远,只能看见总书记一个人影,节目一样。跟在家看电视差不多,看大屏幕。”
“人多,难怪。”
自己提拔的干部,怎可能不问问现在的情况。
他问起近况,韩博简单介绍一番,之前只知道小伙子调到bj来了,没想到是来上学的,老卢沉吟道:“市局放不放人无所谓,我打听过,跟bj姑娘结婚成家满十来年,只要在bj有住房,就可以把户口迁过来。现在不迁户口,将来一样能迁。”
“我真没想过这些,另外我确实想回去。”
“回去也好。”
谁不说自己家乡好,并且bj没想象中那么好。
空气不好,气候不好,就二环以内看上去不错,三环一片菜地,bj农村比良庄差远了,更不如江南。
老卢关心完工作又关心起学业,翻翻餐桌兼书桌上的一大堆书,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