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韩警官 > 分节阅读 174

分节阅读 1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跟她的感情是经历过坎坷,经历过时间和空间考验的,海枯石烂知道吗,说得就是我们,她没那么小心眼。”

大学情侣,居然真走到一块儿,女方居然是bj人。

在江亚男看来这简直是一个传奇,对此一直很感兴趣,双手托着下巴,很八卦很好奇地问:“有没有山盟海誓”

“有,琼瑶小说上有的我们全有,所以说艺术虽高于生活但来自生活。”

这丫头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学霸,考研只是备用选项,同时报了美国好几所名校,通知书一到立马漂洋过海,毫无压力的,跟她扯这些能扯到明天。

韩博话锋一转:“爱情故事到处为止,说正事,晚上去哪家,晚上吃什么”

“西门儿好像刚开家馆子,淮扬菜,你老家的菜系。”

“行,就去那家。”

正说着,裤兜里突然震动起来,传出一阵低沉的嗡嗡声。

韩博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起身出去接电话。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就这样,江亚男和田学平习以为常,继续看书。

陈主任打来的,让赶快回公大。

“不联网的网上追逃”科研项目出成果了,下午两点,请部刑侦局和信息通信局领导去系里看演示。

没考上研究生之前依然是公大从思岗县公安局借调的教官,单位让回去必须立即回去,一刻不能耽误。

跟两位“同学”致歉,收拾好东西往公大赶。

通知来得太突然,运气不好遇上堵车,赶到单位已是两点半,蹑手蹑脚走进会议室,演示刚刚结束,部刑侦局、信息通信局和几位校领导正饶有兴趣听研发团队专家介绍。

“我们把这种追逃方式称之为网上通缉、网上追逃或虚拟通缉,如果能够应用于实战,各级公安机关、各部门、各警种在日常公安业务工作中,全发挥各自的职责优势,发现可疑人员时,及时与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光盘进行快速查询、比对、抓获。”

一位教授不无兴奋地说:“我们这种追逃又不同于通缉,在刑事诉讼法中,通缉是一种执行逮捕的特殊形式,它的使用对象是应当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而网上追逃的对象不仅包括办理了逮捕法律手续的在逃犯罪嫌疑人,还有大量的对象是刑事拘留在逃犯罪嫌疑人;

通缉令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公开媒体对外发布,为广大公众所知晓。而网上追逃的逃犯信息只会在系统内发布,仅供各级公安机关查询比对,对外保密,其受众面仅限于公安民警”

为什么有那么多逃犯逍遥法外,为什么明知道他们逍遥法外却不发布通缉令

原因很简单,太多了,根本发布不过来。

如果有一个逃犯发布一份通缉令,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不用播放或刊登其它内容,满屏满版全通缉令。且不说这么发布能不能起到作用,就这么发布本身也不现实,会引起社会恐慌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公安多么无能。

毕竟十几亿的人口基数在这儿,违法犯罪分子自然不会少,如果按照美国的标准,在逃人员会是现在的几倍。

虽然是个“笨办法”,但必须承认是一个好办法。

一位领导笑道:“王教授,如果把网上追逃应用于实战,意味着会吸收通缉的部分职能。将形成一个多警种、多部门、全国追逃、全警追逃的局面。”

“差不多。”

王教授拍拍电脑,不无得意地说:“全系统共享全国范围内的在逃犯资料,刑警、治安民警、户籍警、交警,在日常工作中全可以比对,能大大提高抓捕在逃嫌犯的效率,大大节省基层办案单位的追逃经费。”

“笨办法”一样能收到奇效

信息通信局的一位领导忍俊不禁笑道:“边应有、边实战、边推动信息化建设,我们怎么就想不到呢。冯局、顾主任,王教授,解放战争时我军曾用过没良心炮,把国民党军队炸懵了,以为什么先进武器,以为多大口径的火炮。你们搞得这个数据库和比对系统,跟没良心炮差不多,非常实用。”

他们二位说行基本上就没问题了,顾主任乐得心花怒放,很谦虚地笑道:“我们是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立足现有装备,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

“立足现有装备,立足现有条件,这个思路非常好。对了,这个点子谁最先想出来的”

设想很重要,同时又不是那么重要。

比如人类怎么才能飞上天,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人设想过,直到发明热气球和飞机人类才真正能在空中自由翱翔;又比如原子弹,爱因斯坦贡献大不大,可是谁也无法否认费米等真正把原子弹首先搞出来的科学家。

顾主任虽然具有行政职务,但首先是高校教授,习惯性从学术角度是看待问题,不会抢这个功,不会抹灭小伙子的贡献,指着坐在最后一排介绍道:“经侦教研室韩博同志第一个想到的,我们侦查系从基层借调过来的教官。”

“韩博,这名字听着挺耳熟。”

刚借调过来就为公大立下一功,一位校领导对小伙子很满意,微笑着提醒道:“冯局,韩打击您有没有听说过”

冯局一愣,旋即反应过来:“0228案东华税案”

“就是他,”校领导抬头起,大声道:“韩博同志,别不好意思。起立,正式自我介绍一下。”

“是”

韩博急忙起身敬礼,中气十足地自我介绍道:“报告领导,思岗县公安局民警、公大侦查系经侦教研室兼职教官韩博,请各位领导指示。”

“你就是韩打击,初生牛犊不怕虎,果然年轻,果然名不虚传。”

冯局上下打量了一番,哈哈笑道:“马副部长慧眼识珠,你这样的同志不应该留在基层当派出所长,应该有一个更大的舞台,发挥出更大作用。”

原来自己这么有名,刑侦局领导都听说过。

韩博被搞得很不好意思,在这个场合也不合适说什么,站得笔直,保持得体的微笑。

领导一个比一个忙,搞清楚“不联网的网上追逃”到底怎么回事,确认这个“笨办法”的确可行,只要能应用于实战就可以收到奇效就行。

表扬了几句打出“共和国第一税案”的小伙子,听了一会儿关于“网上追逃”有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很高兴很满意的带着几档案袋材料走了。

他们回去后绝对会向部领导汇报,成果应用于实战的可能性超过80

趁校领导和系领导心情好,陈主任把韩博拉到领导们面前,笑眯眯地说:“阎校长,顾主任,小韩极具上进心,也有决心,打算同时修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法庭科学,准备报考北大生命科学院的研究生。”

“这个可不太好考。”

“所以说他有决心,作为教研室主任兼导师,我当然支持。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今年报考,并且能够同时考上,我们和北大不好招录。跟出嫁一样,一女不能嫁二夫,必须有一个取舍。”

顾主任反应过来,不禁笑道:“特招,我们公大先特招,这么一来只需要报考北大,不需要再报考我们公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