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韩警官 > 分节阅读 163

分节阅读 1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到汛期,渠边的小路上和渠里杂草丛生,人站在渠底周围根本看不见,呼救一样不会有人听见,真是个杀人的“好地方”。

技术民警已经喷好试剂,靠南边的渠体上一片荧光,泥土上,杂草上有,甚至能够看见几个模糊不清的血脚印。

公安说过一会儿就消失,吴师傅不敢耽误,捧起照相机咔嚓咔擦拍摄起来。

秦大、王解放、程文明全追过来了,韩博急忙道:“除了吴师傅,其他人站在各自位置不要动渠里的同志,等拍完照,顺下去的方向上来。宁局,今天太晚,看不清,麻烦你安排两个人保护现场。明天一早,由技术中队过来仔细勘查。”

“行,我安排。”

你出去了几天,家里忙焦头烂额。

现在回来了,店里的勘查和这里的作案现场如何保护,自然要交给你这个分局局长。

乔兴旺权衡了一番,提议道:“小韩,我们在这儿起不了多大作用,干脆去你们分局,跟前两天一样再开个案情分析会。”

出去走访询问的人基本上全回来了,是该听一下汇报,韩博同意道:“可以,我们现在就去。”

普通民警不要叫,只要叫上秦大和三个行动组长。

赶到分局,跟昨晚一样坐下,一个一个汇报。

“乔局,韩局,我们越调查越糊涂,感觉不光邹某有问题,被害人小红一样有问题。他们在做生意时很客气很开朗,但在生活中却显得很神秘。从不跟人拉家常,别人问起来不是傻笑、装听不懂就是敷衍,不喜欢跟村民交往。

农村妇女总有几个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的。今天走访询问的结果自相矛盾,他们居然信口开河,跟她说老家是东山的,跟你说他们是南方人老家在浙省。在这个村说家里有孩子,去那个村又说刚结婚没孩子”

韩博倍感意外,不禁问道:“秦大,高长兴同志掌握的这些新情况您是怎么看的”

“这对小两口有问题。”

秦大队长想了想,分析道:“我一直奇怪,他们为什么不给老家打电话,赚到钱为什么不往老家汇。现在解释得通了,他们有家不能回,只能过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

乔兴旺脱口而出道:“有前科”

“有这个可能,可惜东山太大,浙省一样不小,并且无法确认他们这些话的真假,我们掌握的情况又太少,不然可以给兄弟公安部门发协查函,看能不能与其它案件串并上。”

韩博想了想,侧身问:“秦大,能不能管这两个省公安厅索要过去三年内的通缉令。如果照片和体貌特征能对上,他们的真正身份就能水落石出,我们的案子也能好破一些。”

通缉是有范围的,只有大案要案的逃犯才会全国通缉。

要是没范围,个个可以发,什么案子都可以发,通缉令会满天飞,基层派出所什么事不用干,要整天坐在单位看通缉令。

秦大苦笑道:“这需要省厅协调。”

以前找省厅很麻烦,现在找省厅很容易,乔兴旺笑道:“请周处帮忙,他是我们0228案的专案组长,这个忙他应该帮。实在不行可以找朱主任,我们是她的第二单位。”

“好吧,今天太晚,明天上班我给周处打电话。”

韩博在本子上记录了一下,抬头道:“黄队,邹某的去向查怎么样”

城东分局刑警中队长摇摇头,一脸沮丧地说:“我们这边三个小组跑一整天,结果一无所获。南、北、西三个方向公路沿线的交警队、加油站、商店、旅馆和摊贩,对邹某及他的无牌带棚机动三轮全无印象。我们新庵境内没有,其它地方更不会有,我感觉继续查下去是做无用功。”

“邱指,我们这边呢”

“我们从分局门口一直走访到思岗,同样没人见过,同样一无所获。”

时间过去太久,见过也不一定有印象。

韩博暗叹了一口气,微皱着眉头说:“从哪儿来的查不下去,往哪儿去的查不出来,走访询问基本上就这个结果,总不能坐在家里等线索吧各位再辛苦一下,再坚持一天,明天继续,明天到晚仍没收获,我们再想其它办法。”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能就这么结束求订阅,求月票

在丝河镇,每年除夕家家户户会用芋头做一道菜。

吃芋头,遇好人,走好运。

尽管吃芋头容易过敏,每年总要吃一两口,图个好意头,图个吉利。

今年在所里过的春节,良庄没这风俗,大年三十没吃上芋头,一直伴随自己的好运似乎因此没了,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开完第三次案情分析会,老部下归家豪打回电话。刚简单介绍完,他就表示爱莫能助。

不是不帮忙,是帮不上这个忙。

邹某和被害人小红在思岗及新庵期间,一直用普通话与人交流。他能模仿好几个省的方言,但模仿不出带那么一点点口音的普通话。跟被害人有过接触的农村妇女,一样很难分辨出其中细微的差别。

很有道理,此路不通,自然不能耽误人家工作,非要人家回来一趟。

第二天勘查作案现场,由于时间过去太久,期间下过几场雨,晚上发现的血脚印残缺不全,无法通过脚印搞清凶手穿什么鞋,推测凶手的身高和体重。野外不是室内,生物物证更是一个没提取到。

总之,不能说一无所获,也没什么大收获。

晚上的案情分析会,与第三次差不多,几条线没任何进展。

至于串并,远在东华协查税案的周处长倒是挺帮忙,只是一些案件尤其一些逃犯别说省厅不知道,市局都不一定清楚。上级关注的是大案要案和统计数字,没那么详细的资料。

想查可以,帮你们协调,帮你们打招呼,你们安排民警一家一家挨个儿去跑。

两个省,多少个县,怎么跑更重要的是,邹某和被害人的话是真是假谁只有天知道。

侦破工作陷入僵局,尸检报告终于出来了。

用法医的话说死者软组织并没有完全液化,只要抓住溺水后各个器官的生活反应特点,生前溺水和死后抛尸不难区分。解剖没发现溺亡的生活反应特点,死者内脏受损,基本可判定为他杀,左腹三处伤口中的第二个应为致命伤

人肚子上有三个洞,被装在袋子里,袋子里塞有水泥块,然后扔进河里,怎么死的不言自明。

这份尸检报告,有等于没有。

一连开一下午案情分析会,跟老乔、老宁、秦大和王解放等人商量到最后,决定找个美术教师根据群众描述画一张邹某头像的素描,安排专人给周边市县公安局发协查函。

派人将技术民警在渠里提取到的含血的泥土和杂草,连同从被害人身上提取的dna样本送703生物物证实验室比对,先把作案现场确定下来。

再就是上报各自市局,请市局刑侦支队领导和刑侦专家过来指导。

命案,市局不能不重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