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韩警官 > 分节阅读 89

分节阅读 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择的权利,不是什么可分配的名额。侯市长,我抗议,您这是大男子主义,您这是歧视我们女同胞。”

看到这一对情侣,梁老师想起当年的自己,站在厨房门边笑道:“晓蕾说得对,他就是大男子主义。韩博,你千万别学他。晓蕾要放弃都的生活来思岗陪你,作出那么大牺牲,作出这样的抉择容易么。一定要好好待晓蕾,不然我都会找你算账。”

“不容易,太不容易了,晓蕾不容易,您一样不容易。嫂子,您和晓蕾是这个世界最伟大无私的女性。面对你们,我感觉自己特自私,心里特内疚。”

“知道就好”李晓蕾笑得花枝乱颤。

梁老师故作认真地侧头问:“老侯,你呢,你心里内不内疚”

“内疚,比小韩内疚多了。”

“侯厂,我们应该一样内疚,不应该有多有少。”表“忠心”的时候到了,韩博不甘人后。

“我就是比你多,你别跟我争,你争不过我。”

侯副市长放下筷子,指着梁老师深情地说:“为什么争不过,因为你条件比我当时好一万倍。你工作已走上正轨,你父亲很能干家庭条件非常好,晓蕾过来至少不会吃糠咽菜。我那时有什么,刚调到半死不活的丝织厂,月工资48块5。

母亲病逝,父亲在家务农,下面有两个弟弟,不光要顾自己,而且要帮父亲撑起一个家。条件真艰苦,要什么没什么,你嫂子过来半年,只吃过一次肉。我岳母不放心过来看看,见我们日子过成那样,当时就哭了。”

李晓蕾喃喃地说:“太感人了,我都想哭。”

“高兴的日子,说这些干什么。汤好了,碗在你背后。”

“你问我内不内疚,我说比小韩多,他不服气。原则性问题,我必须说服他,必须说清楚,并且我确实比他内疚。”

“好好好,你内疚,给你个表现机会,等会儿碗全你洗,洗完顺便把厨房打扫一下。”

梁老师煞有介事,侯副市长装出一副后悔不迭的样子,李晓蕾笑得前仰后合,韩博感动感激,也露出会心的笑容。

家宴,领导没一点架子,谈笑风生,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吃完饭,两位女士收拾碗筷,两位男士一边看一边喝茶闲聊。

“你们卢书记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以为思岗没撤镇并镇的先例就不会撤并。干部队伍臃肿,农民负担太重,乡镇撤并是大势所趋。不光乡镇要撤并,行政村一样要撤并。我知道他对良庄有感情,想在退居二线前搞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把工业展的底子打好。

但如果不考虑到未来的乡镇撤并,他正在做的一切极可能会给良庄带来灾难性后果。他做事雷厉风行,决定了八匹马都拉不回来。我非常后悔那天晚上跟他谈那些。”

老领导言辞恳切,这番话绝对是肺腑之言。

对经济建设不是很在行,公安民警,主要是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对这些也不是很关心。

然而,这涉及到良庄的未来,良庄的未来就是良庄派出所的未来,容不得不关心,韩博忧心忡忡问:“侯厂,您说的灾难性后果主要指什么”

侯副市长放下杯子,耐心解释道:“县和县级市有什么区别,县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农村,县级市则以城市建设为主,乡和镇的区别大同小异。如果良庄将来并入丁湖,镇党委镇政府必然会把展重心放在镇区,以为丁湖为中心。

这么一来,卢书记规划的良庄工业园,极可能会成为一个烂尾工程。非但起不到带动经济展的作用,非但造福不了三万多良庄百姓,反而会透支掉良庄未来五年至十年的财力。”

老卢今年54,明年55,许多正科级不是退居二线,是已经光拿工资不上班了。

乡镇撤并,大势所趋。

县里现在让着他,并不意味着真“怕”他,只是没必要惹一个明年就要退的“刺儿头”。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韩博醍醐灌顶般明白过来,急切地问:“侯厂,就像您说的,他决定的事就不会打退堂鼓。他不光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去江南考察,甚至正在筹建农村合作基金会,铁了心要搞西部大开,您站得高看得远,您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

这件事多少跟自己有点关系,不能坐视不理。

侯副市长想了想,突然笑道:“县里要推行乡镇撤并,换言之,只要完成撤并就行。良庄李庄永阳并入丁湖,还是丁湖李庄永阳并入良庄,对县里其实没什么区别。”

好大胆的设想

韩博惊问道:“可是,可是良庄不在几个乡镇的中心位置,县里能同意么”

“谁规定镇政府所在地一定要在中心位置江城是省会,并不在全省的中心,反而在全省的最西边。就看工作怎么做,其实工作不难做,西边几个乡镇想展只有利用靠近省道靠近新庵的地理优势,关键老卢有没有这个魄力。”

想吞并周边几个乡镇,就要收拾周边几个乡镇的烂摊子。

老卢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反面典型,喜欢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只管良庄,不会管其它乡镇死活。全乡干部教师和退休人员的对乡镇撤并的抵触情绪就是他煽动起来的,怎么可能自己打自己脸,拿良庄的钱去接济丁湖李庄和永阳。8

第一百五十一章 能者多劳求订阅,求月票

南州之行,李晓蕾感触至深。

不夸张地说,韩总韩妈韩芳及韩家农村亲戚所做的一切加起来,也没有昨晚一顿饭给人带来的触动大。

坎坷的经历,拼搏的精神,成功的事业,浪漫的爱情,美满的婚姻良师益友,活生生的榜样,他们的今天就是自己跟“小木匠”的明天。

他们能走到今天不容易,梁老师曾半开玩笑话说是“苦海有边,坚持是岸”。

特级教师,参加高考出题,什么概念。

在她面前,再大的领导、再有钱的老板全是学生家长。

就算丈夫不是常务副市长,在学校地位一样高,教育系统领导见着她一样要以礼相待。每年录取通知书下来,就开始出席没完没了的谢师宴。桃李满天下,认识的人不比侯副市长少。

相比梁老师,自己条件确实比她当时好太多。

“木匠之家”日进斗金,来一趟见一面收那么多红包,嫁过来不会吃糠咽菜,真能过上少奶奶、阔太太的奢侈生活。

更重要的是,“小木匠”靠个人努力已站稳脚跟,获得包括侯副市长在内的许多领导器重。有那么多领导和集团老总帮忙,明年毕业来思岗不用为工作发愁。有平台,高起点,可以尽情发挥,完全可以跟梁老师一样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