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选演员(2 / 2)
摆了摆手,拔腿闪人
这帮人比他们当年疯狂多了,他们那届虽然也有疯狂追星的,但真的很少有把人围起来的。
而且长相都差不多,这特么就很难办了
总不能再找柳亦非吧,她都三十二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中戏出演员,北电出明星,这句话的由来应该是周传基先生。
这位先生是干什么的,大家自行度娘,只说一个,他是张一谋、陈恺哥的老师
两千年左右,他给当时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先生写了三封信,怒斥北电的电影教育与资本同流合污,只想培养明星。
北电与中戏,一开始中戏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确实比北电好点中西式教育部直属表演类院校
后来北电慢慢追了上来。
两者有不同的着重点与出发点,中戏走话语,舞台剧,北电偏爱影视化。
两所学校都有优秀的人才,可以说水平持平,只是着重点不同。
但两个出发点的不同带来了今天的不同,北电着重点是影视化,资本开始对影视越来越感兴趣,一批资本在21世纪迅速涌入,资本十分看重明星的经济效力。
北电全称是北京电影学院,主意,它后面的备注是电影学院
但资本流入,培养明星让它辜负了这四个字,并没有承担电影学院这四个字的主要责任,所以,周老先生怒斥其受一群不懂电影的资本人瞎摆布,舍本求末去大力培养明星
这种中戏演员,北电明星的分野大概是在21世纪初资本流入电影市场的时候开始的。
日后越来越明显,就形成了这句话。
但现在的情况,也没几个想走纯粹演员路线的了
都想红
把烟掐灭,看了看方向,然后就朝着办公楼走去。
“郝老师”
“哟,您还真来了”
“不是,我当然说真的”
郝荣,也就是中戏表演系主任,看到小白走进办公室,还挺稀奇。
“我缺一个女主角,想来碰碰运气,咱们学校没有,我就去隔壁北电了”
“开什么玩笑,北电能有什么好苗子”
郝荣一脸愤慨,给他倒了杯茶:“你昨天说的要求,我都跟几个老师说了,他们呢,也都给我推荐了,这是资料,你看看”
郝荣从从柜子里搬出一大摞档案,啪地砸在桌上。
“这么多”
“这已经是精剪之后的了”
“我要的不是那种网红脸,纯天然的那种”
“咱又不是整容医生,从哪知道是不是天然的你慢慢挑吧”
郝荣端起茶,好整以暇道。
“有没有重点推荐的我实在没有闲工夫一个一个翻”
“有个叫李岚迪的挺不错的”
“是吗”
正好资料第一个就是她,小白翻看了一下:“不行,太小了”
“那就张学迎吧”
“张学迎”
翻看了一下资料,身高165,长相,也不错,但是英气太重
“有没有那种没有演过戏的纯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