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锦衣王侯 > 第五百二十六章龙起安陆(七)

第五百二十六章龙起安陆(七)(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梁储也道:“石斋公的眼光,我是一向信服的。只是这个世子毕竟在安陆,石斋公也没亲自考校过,只怕难免有所偏差。若是他真的信用谷大用,老夫就想见面时,劝他几句。可如今我辈的眼光远逊于石斋,这世子确实是个贤君之相,亲贤臣,远小人,不用宦官。不过这只是一面,待会等到孔州牧来时,有些话还要问问他,毕竟他是这一方父母,最清楚情形。”

不多时,院子里复响起张鹤龄的抱怨,这次是抱怨招待的规格太低,准备的太过寒酸,认为是地方官府做事不用心,怠惰公务。另外一个声音,则承认着错误,说着道歉的话。

梁储摇头道:“眼下国丧之时,诸事从简,本来就该如此。可惜啊,泥孔璋连这话也说不出来,幸亏世子贤德,否则安陆城里,必然是藩王跋扈,有司束手,黎民涂炭。”

孔璋安顿了钦差的队伍之后,就要来拜见各位传旨钦差,这也是官场礼节的一部分。不过他并没有准备土特产,也就难怪张鹤龄不高兴,可也正是因为他没准备任何土产,梁储毛澄两人对他的是好了不少,双方交谈的气氛也很融洽。

除了问问日常的庶政外,这两位京师大佬关心的事一是兴王府在本地的风评,二是万同的死因。孔璋小心翼翼的回答着,将那早已背的滚瓜烂熟的答案汇报上去,他并不清楚这些答案出自谁的手笔,只是早在正德病危时,安陆的几位名流就通过某些渠道,把这份答案交到了他的手上。

这种表态比较清晰,如果孔璋不能很好的配合这些士绅的话,他的知州也就当到头了。这些士绅如果联手的话,摘掉他的知州印,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一如预料,两位老臣听完这些汇报,并没有做出任何表态,面上也不见喜怒,只是吩咐着孔璋去通知王府,准备明日迎接圣旨。另外就是吩咐着,安陆从现在开始,就不能再广的直隶州,而是要国都,是嗣天子的驻地。如果世子出了任何闪失,都要孔璋粉身碎骨也难抵万一。

徐光祚等人来时,已经知会了湖广巡抚,从他那调了一支标营即将开拔过来。但是人马的安置,以及本地驻军的调度,都需要有人操办才行。作为地方官,这活自然就是孔璋的。

除此以外,辞陵送行,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这些工作都得由安陆衙门完成,并且时间很紧。在这个时候,一些人情往来就讲究不得,就连接风宴也谈不到。吩咐完了差事,孔璋告辞而出,回到州里开始布置。

这些事事实上早在十几天前,就已经在着手操办,并不会担心完不成任务。大家要做的,就是要演出手忙脚乱,连夜操办的假相,以显示自己对这一切都不知情。师爷见他愁眉不展的样子,忙问道:“东翁,可是我们还有什么疏漏又或者是梁阁那里又有什么新要求”

“都不是。这种事哪会有什么新要求,无非就是读圣旨,进京,继位。现在的安陆,也不会出什么问题,没事。你们做的已经很好了,只是本官自己不舒服,心疼,主要是良心疼。我骗了阁老,骗了同僚,最重要的是,不知道骗了大明的社稷,将来或许有报应的。”

他摇了摇头,起身驿方向,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若干年后,操办这一切的人,回想起今天来,会不会痛心疾首追悔莫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