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话题性和票房(1 / 2)
2001年4月份,江湖上映11天,国内票房1927万人民币。
而作为搅局者大腕的票房则是达到2088万元。
一时之间,影评家们感慨:“票房至尊,大片江湖。大腕不出,谁与争锋”
四月末开始,先是江湖横空出世,让电影行业兴奋起来。接着,大腕以比江湖更抢镜的面貌,抢走了原本属于江湖的曝光率
渐渐的,媒体和圈内,提起大腕的越来越多。而江湖很多情况下,是附带一提。毕竟,大腕的段子,可以提供大量的槽点和话题。但是江湖就只剩下剧情和特效了,除了电影不错之外,人们找不到更多的话题去分析和议论。
从媒体新闻数据可以分析出来,近期大腕的新闻报道,已经超过江湖三倍。
这倒不是大腕的水准,远远超过江湖。真正的原因,反而是因为大腕广告宣传上投入的本钱,远远超过江湖。再加上大腕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取材自流行的段子,所以,话题性远远超过江湖
话题性够强的电影,运营的上当即可成为同期电影最不愿意面对的竞争对手
因为大腕将头条新闻都抢走了,同期的电影的眼球效应自然会降低。而在上映期间,没有足够的话题性和眼球效应,难免会影响票房收入。
电影,不是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产品而是要在上映期间,尽可能的高调,尽可能的抢占舆论焦点,才能取得不错的票房。
如果,新闻关注度不够,票房逐渐萎缩了,那么,对不起电影院线会安排更多场次给更赚钱的电影。
因为大腕风头正劲,并且,电影投资人砸了3000万元宣传预算,更是讨院线的喜欢,所以大腕迅速成为了电影院线的宠儿。
即使中影集团在江湖有投资,但目前,中影旗下的院线也仅给了40场次给江湖,另外,40的院线场次安排给了大腕。剩下20的院线场次,象征性的给其他的一些小成本电影。
就连中影集团的院线,江湖和大腕的院线场次,也仅是持平更别说中立的电影院线了。
“哥伦比亚公司出手的方式,果然是挡无可挡”王启年分析了哥伦比亚电影的路数,也是觉得有点无奈。
因为,这并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对手,公平的竞技
索尼哥伦比亚公司可以砸三千万去宣传
小伙伴公司不可以
因为,江湖若是砸三千万宣传经费,电影不仅仅不能赚钱,反而会亏本。
索尼哥伦比亚可以将大腕发行到全世界各地,因为,其本身就拥有全球的发行网络和人脉资源。
小伙伴公司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