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探班(1 / 2)
五月初。电影学院组织了一批师生,陆续前来西游之大圣篇的剧组,前来探班和学习经验。
王启年也是非常大方的与师生探讨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当然了,王启年更多是指出国内影视圈子的一些短视的地方。
“我认为,国内的导演,太多盯着电脑特效,还有大场面、大明星什么的,而对剧情和剧本,太过于忽略了。”王启年痛心疾首的说道,“很多国内观众们期待的剧情,国内导演们不拍。后知后觉很多年,才开始拍一些已经过时的创意”
“还有就是音乐我们的电影音乐,有很大的短板。专门给影视编曲的音乐人很少,没有形成规模。音乐界与影视行业的合作,远远不够啊我上部电影,命运之门为什么要自己动手创作音乐,一方面是钱不够的问题。另外,国内也很难找到物廉价美的音乐创作人才”
“还有就是电影行业对新人不太友好比如,新导演出道,往往靠着自己千辛万苦的攒钱投资,失败了,就等于破产了没有一个专门对年轻导演投资的基金,不需要投资多少规模,每部电影三十万,五十万投资,让新人可以有踏入门槛的机会。但是,没有我们电影圈子很多新导演,都是用自己的钱拍片。没有人给他投资。只有功成名就才会有投资,这造成了导演人才梯队培养的短板”
这番话,让学校里面的一些年轻人,对王启年越发的欣赏,觉得王启年说出了自己id心声。
在开了一个研讨会不久,钟教授拉住王启年,交代一些事情。
“6月份要统一报名考四级英语”文学系班主任钟教授说道,“你,我是不担心的,不过,剧组其他的学生,你应该督促他们考试之前,每天抽点时间学习”
“知道了,我会督促在剧组拍戏的同学们抽空好好学习的”王启年知道,四六级英语考试,在国内算是比较重要的证书,很多用人单位招人,都有可能把四六级英语证书作为录取的条件之一。
王启年作为学霸,对各种考试,从来都是不惧
不过,李解、郝艺、杜杰他们三个,王启年倒有点幸灾乐祸,四六级英语考试来临,估计他们的学习压力会很大,并且,还要拍戏
为这些学渣们祈祷吧
钟教授等人前来探班不仅仅是与王启年口头上研讨,也亲自看着王启年拍这部西游到底是怎么拍的
上一部戏,王启年基本就是在电影学院校园里面拍的,在全校师生眼皮底下,拍的一部电影。
所以,很多师生见证了他的成长
而这一部戏,西游之大圣篇,学校里肯定的拍不出来了而王启年下了封口令,参与制作的师生,回去之后也不要乱说。
所以,至今电影学院里面知道的也有限。
而现在的王启年早就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摄影、灯光、化妆、道具、演员
无数人在他的指挥棒下,如同交响乐队演奏一般。
复杂,但又充满了旋律
比如,西游之大圣篇在同一个片场,经常是两个摄像机分开来拍摄。也有时候,是两台摄像机“合兵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