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7(2 / 2)
接下来,信里抄着那首长诗。写得很工整,词句间是满满的情意。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朱翊钧看着看着,眼泪流了下来。
多么好的小倩,没想到数日不见,她的文采竟然有了如此进步,更难得的是字里行间的那片深情。想到自己原来还说过一定册她为妃,如今却把她当作了和亲工具,远嫁番邦。
她却至始至终也没有怨自己,一句也没有。
他又从书架上把那本快被翻坏了的说文解字找了出来,拿起纸笔,一字一句地把这首行行重行行译了出来,每写一个字,都感觉无比沉重,担负着太重的情谊,太重了
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向前走,就这样睁睁睁把你我分开。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里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为长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浮的云朵遮住天上太阳,他乡的人儿何时能够回来。
只因为想你让我都变老了,不经意间岁月悄悄在流逝。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一定吃饱穿暖为我多保重。
在译的时候,他握笔的手一直在颤抖,眼泪止不住一直流,把胸前的衣襟都打湿了。写完最后一个字,他紧紧地闭上了眼睛,任由眼泪扑天盖地而流。
第一百七十七章 明月千里志奋起
看了看信封里还折有一方手帕,凑近闻了闻,是小倩身上那股令人怦然心动的清香。睹物思人,这才更让他难过了,止不住抽泣起来。
仔细看了看,手帕的两面的下角,各绣着一个字,一边是一个“钧”字,这是自己名字朱翊钧的最后一个字,另一边是一个“倩”字,这是她名字的最后一个字。
所有的情深意切尽在这方手帕上,将两人名字同署正反两边,彼此永不分离,哪怕是隔着千山万水,哪怕是来生再见,愿以此为信物,心灵相通,再不分开。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也不知流了多少眼泪,他才缓缓把小倩的信和手帕旆,又把阿珠这封信拆开来看。
信写得很简短,只是寥寥数语:“皇上钧鉴蒙君挂念,妾一切安好一定完成和亲任务,不知此生还能否与君再见,抄乐府诗集一首,以表心意妾泣血问安。”
下面也抄了一首题为西北有高楼的长诗: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本来刚才的眼泪有停下的趋势,可这一会儿又流了出来。
老天啊我何德何能,让小倩与阿珠如此为我,我却什么也没做,只是把她们推向了火坑,还要求她们一定要享受烈火灼烧的快乐。
我也太他妈的不是东西了做这种事情,以后是不是会折我的寿啊
心里觉得特别苦,但他还是继续拿起笔把这首长诗也译了出来。
西北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镂花木条交错成绮文窗格,阁檐高翘有层叠三重阶梯。
楼上飘下了动人弦歌之声,声音极其响亮也极其悲壮。
不知道是谁能弹弹奏此曲,会是那位使杞都倾颓女子
商声击中人心清切而悲伤,奏到中曲便渐渐回旋飘荡。
每弹奏一次却又叹息三下,慷慨的声息令人哀痛不已。
琴声倾诉声里不值得叹惜,悲痛的是对知音人的呼唤。
愿我们化作一对并肩鸿鹄,从此相依与相伴展翅高飞。
译到诗的最后,他才看清信笺的最后印有一朵血红的梅花。再仔细一看,竟然是阿珠咬破手指点出的血印。
杜鹃泣血,难忘相思。
春夏季节,杜鹃鸟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很像是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里写的一样。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而且,自古就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