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4(2 / 2)
寻找上述人员是为了解决科技方面的问题,但要中兴大明光依靠这些还是不够的,如今朝堂上的文官和各地的商人地主早就成了铁板一块,他们联合起来不断蚕食朝廷的利益,所以必须引入新的力量来制衡他们。
“去打听下,如今在海面上除了郑芝龙之外,还有那些人的势力较大,列出个名单来,想办法将他们请到京城来,就说朕要招安他们。”李悠当然不会让为这些海盗就是好人,但是只要知道他们具有一定的力量,而且和现在朝中的文官士绅不怎么对付就够了。
这些人想要得到朝廷的认可从而获取光明正大的身份、更多的利益,而李悠也想用他们来制衡朝廷的文官体系,利用海外贸易改变大明现有的经济格局,所以双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具备一定的合作基础。
当然李悠也不会放松对他们的警惕,他当然会建造大明自己的舰队,反正他虎符里更为先进的造船图纸多得是,只是这都需要时间,在此之前就只有通过利益和各股海盗之间的矛盾来控制他们了。
“郑芝龙去年已经被福建巡抚熊文灿所招抚,被朝廷册封为五虎游击将军,只是此人一向行事谨慎,恐怕不敢轻易离开福建;眼下郑芝龙正在攻打李魁奇、钟斌等人,这些人已经被郑芝龙逼得快要走投无路了,或许能够招来。”这次曹化淳找到了表现的机会,他对这件事情倒是略有耳闻,连忙提醒道。
“不要紧,郑芝龙不是兄弟颇多么他自己不敢来就让他派几个亲信的兄弟过来好了。这些人冒险出海不外乎是求财而已,只要朕这里能给够他们利益,不相信他们不上钩。”做海盗打劫那有做海商来钱来得快
这件事就此决定,当然距离他们找到这些海盗并且达成协议,将他们带到京城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在此之前解决皇太极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好了,就是这些事情,眼下最要紧的是打听建奴的消息,查探关宁和东江镇的动向以及搜集晋商卖国的证据,其次是找人的事情,联系郑芝龙等人可稍微延后一些。你们这就下去忙吧”李悠给今天的会面做了最后的总结,“最要紧的是这些事情一定要保密,如果少有风声泄漏,朕就要你们的脑袋”最后一句话李悠毫不顾忌的显露出自己从尸山血海之中锻炼出来的气势,吓得骆养性和曹化淳汗如雨下,双股颤。
“奴婢微臣遵旨”骆养性和曹化淳同时跪倒领命,接连保证一定会将此事办好。
京营大概是指望不上的,如今大明还有战斗力的恐怕就只剩下关宁军、东江军还有西南的白杆兵少部分兵力了,可是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恐怕绝不会完全听从李悠的号令。
尤其是关宁军,李成梁当初率领八千家丁纵横辽东为他挣下了诺大的富贵,但也起了一个很不好的示例,自此以后兵为将有、克扣军饷养家丁就成了大明军队中极为普遍的现象,这对大明朝廷来说是极其糟糕的,一来兵为将有让这些士兵成了将领们的私有物,这些将领当然明白这些士兵才是自己富贵和地位的根本所在,因为在临战时尽量避免自己的士兵受到损伤,这样又怎么能打得赢仗
二来,养家丁让军队的战斗力迅下降,将领们将饷银、铠甲、兵器都投到了培养家丁身上,而普通的士兵连饭都吃不饱,所以本来一千人的军队,最后能有近百名可堪一战的家丁就不错了,剩下的连炮灰也做不了。
更重要的是关宁军现在不用打仗就能享受数百万辽饷带来的富贵,他们那里还有个建奴拼死的,或许对他们来说维持现状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845章 关宁军
戚继光在驻守蓟门的时候也曾看到这些问题,于是他向张居正上书,提出了全国军队统一训练的解决方法,建议让全国军队轮流来蓟镇接受训练,可惜这一对大明朝廷极其有利的方案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得以实施,大明朝廷对武将们的控制也越来越衰弱,到现在竟然弄出了关宁军这样的怪物。
他们拿着全大明最高的饷银、整个东亚最为先进的武器,在用天文数字的银子建成的山海关宁远坚城后边和女真对峙维持战争局面,他们从不敢进攻一步,敌人来了也没有多少坚决防御的信心,常常是丢下数十上百万两银子打造出来的城池逃之夭夭,只是安安心心的发着自己的国难财,享受着自己的荣华富贵。
一旦有人要结束他们这种无比安逸的生活,他们和他们身后那些同样在辽饷中得到了大量好处的文武百官就会使出各种手段来将这些人彻底击倒,他们打这些仗的欲望可是比和女真人作战来的坚决多了。
川军、戚家军、白杆兵、宣大军无数大明可堪一战的军队就被他们用各种办法葬送在了辽东的土地上,但是他们关宁军却一次又一次的活了下来,最后致使朝廷的可用之兵不断减少,再也无法对关宁军进行制衡,只能任由这个怪物不断吸附在大明帝国的身上汲取营养,直至帝国终结他们又毫不犹豫的投降了满清。
而大明自从萨尔浒一战之后接连不断将大明军队中的精锐葬送在辽东一带,所以尽管知道关宁军已经和朝廷不是一条心,也只能继续给这只怪兽喂食,因为一旦断了辽饷,这些关宁军就会毫不犹豫的引建奴入关,彻底葬送大明,所以只得继续饮鸩止渴。
但李悠可没有这种想法,他收藏在虎符之中的五万新宋军已经足以彻底解决关宁军和建奴这两个不断损害大明以壮大自己的寄生虫,所以才会在毛文龙被杀之后毫不犹豫的下令召回袁崇焕,让他进京分辨。
不管后世对袁崇焕存在多少争议,起码在李悠看来凭借他个人的能力是没有办法解决关宁军尾大不掉的问题的,而且身为蓟辽督师,朝廷将山海关外的财权、人事权、军事指挥权全部交到他手上,他却无法阻止建奴入寇的事实,这本是就证明了他的不合格。
好在现在西北的流民只是初现端倪,三水县在年初被流民围攻,游击高从龙败死,官兵被伤者已有二千余人,但是这里的局势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赫赫有名的流民首领现在还没有出现,只要能够在此之前解决掉建奴和关宁军这两个毒瘤,大明或许还有的救。
锦衣卫的使者用八百里飞递将李悠的圣旨传到了宁远袁崇焕的手中,这一旨意着实出乎了袁崇焕和关宁军众将的预料,在他们看来毛文龙死后,辽东之事就只能依靠他们了,按照朱由检和朝廷诸公的性子,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