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0(2 / 2)
延津一战文丑兵败,消息传到邺城,袁绍当即决定将文家查封。
只因一念之差没有查抄颜良住宅,颜家上下一夜消失个干净
同样的事情,袁绍当然不肯发生第二次。
文丑兵败的消息才到邺城,逢纪只是随口提及,并未耗费多少心力怂恿,袁绍就决定将他府宅查抄
纵使如此,还是晚了一步。
得了逢纪回报,袁绍一巴掌拍在桌上:“好个颜良、文丑看来早有打算,兵败之后竟连家眷也没了踪影”
“搜掘地三尺,也要将文丑家眷搜出”袁绍怒道。
“袁公息怒”逢纪说道:“颜良、文丑家眷既已离去,又怎肯留在邺城莫说掘地三尺,纵使掘地五尺,也是搜寻不着。”
袁绍满脸愤懑,对逢纪说道:“此后但有相似之事,元图可先行处置,尔后再报”
“谨遵袁公吩咐”逢纪应声退出。
袁军闯入文丑宅中,文家男女老幼已被甄宓遣派之人带出邺城。
换上百姓衣衫,数百口人悲悲戚戚离开家园,一路往蓬莱方向行进。
由于带着老弱妇孺,队伍行走的很慢,护送他们的蓬莱卫士又不敢催促,只得由着他们。
白马战场连输数阵,曹仁寻到张辽等人,已是数日之后。
撤回官渡,张辽、刘延见了曹操都是满面羞愧。
关羽却泰然自若,好似兵败与他混不相干。
“末将等有罪。”张辽说道:“只因轻视袁显歆,屡屡中他之计,以致损兵折将”
“袁显歆诡诈,怨不得你等。”曹操说道:“即便你等全心防范,他必是也有其他法子。”
张辽、刘延满面愧色,不再言语。
曹操看向关羽:“云长斩杀颜良劳苦功高,某当记你首功”
“无须首功”关羽抱拳说道:“某与嫂嫂承蒙曹公照应,斩杀颜良不过还个人情罢了”
心知关羽还想着回到刘备身边,曹操并未露出不快:“照应玄德妻室乃因云长忠义,不足挂齿。斩杀颜良之功仍须记上。”
关羽不再推辞,拱手谢了。
延津之战,刘备舍下文丑一路后撤。
不敢回到邺城,他选择投往白马。
得知刘备将至,袁旭说道:“刘玄德延津之战不战而逃,应是不敢回到邺城,因此才来投某。”
“公子打算如何处置”赵艺问道。
“还能如何处置”袁旭说道:“他非袁家僚属,若是杀之恐会遭人耻笑”
“杀了刘玄德,赵子龙便不再朝三暮四。”马义说道:“若公子不便动手,末将代为行事”
“何人说子龙朝三暮四”袁旭说道:“此言不可再提至于刘玄德,曹袁战事未明,留下或许有用不可妄言杀与不杀”
马义面露不忿,没再多说。
第278章 君弱臣强
白马城门。
袁旭带领马义、赵艺驻马而立,眺望东方。
地平线尽头出现十多条黑影。
策马飞驰的黑影越来越近,袁旭已可看清走在最前的正是刘备和张飞。
看清来的正是二人,他迎了上去。
袁旭亲自相迎,刘备翻身下马飞跑而来。
刘备下马,袁旭也下了马背,远远拱手。
跑到近前,刘备一把抓住袁旭双手,才开口说话已是泪流满面:“显歆救我”
“使君怎了”扶着刘备,袁旭问道:“何人意图谋害使君”
“备与文丑进击曹操,文丑将军不听某言兵败如山。罪责甚重,袁公若是降责,备如何担待的起”
“使君莫忧”扶住刘备,袁旭说道:“且在白马住些时日,某自有计较”
“备之性命,全在显歆。”刘备满面泪痕说道。
“使君一路前来,必是劳顿”袁旭说道:“此处非叙谈之所,我等入城再说”
谢了袁旭,刘备与他一并走向城门。
到了城门外,刘备往城头看去。
城墙上,袁军战旗随风飘扬。
望着飘飞的战旗,刘备说道:“曹军击破颜良不过旬日,显歆便夺了白马。即便张良在世,又怎及得显歆”
“使君谬赞”袁旭笑道:“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某不过侥幸得胜,怎敢与之相提并论”
“显歆太谦”刘备话锋一转:“可有见到我家二弟”
“曹军撤离之时曾是见了”袁旭说道:“云长未见使君,不肯留下,随曹军往官渡去了。”
“若可见了二弟,某必劝之归服袁家。”刘备说道:“以填颜良将军之缺。”
“使君有心”袁旭淡然一笑。
文丑上了蓬莱,颜良亲自到海边迎接。
提起讨曹兵败,二人都是一阵唏嘘。
颜良家眷已来到蓬莱,邺城发生之事颜良已从他们口中一一得知。
兵败之后家眷遭受牵连,俩人都明白,他们再不可能返回邺城。
只是藏身蓬莱,终究也不是个事
袁旭不在岛上,想问个应对之策也是无人。
他们只能等河北战事平稳,袁旭返回蓬莱再做计较
撤至官渡,曹军筑起城墙防备袁军南下。
袁军也源源不断的向官渡增兵。
领军来到黄河沿岸,袁绍向众僚属问道:“曹操退守官渡,某应如何方可破敌”
逢纪说道:“曹军于官渡筑起高墙。袁公可令军士多抬土方,垒砌高台逐步推进。”
“筑造高台耗时费力,可有尽速破敌之策”
许攸说道:“强攻官渡并非良策。”
袁绍问道:“子远可有良策”
“曹操于官渡屯兵,许昌必定空虚。”许攸说道:“袁公可起精兵数千,绕道许昌夺其根基,此战可定”
袁绍笑道:“曹操屯兵官渡,许昌怎会无人固守不说数千精兵可否避开曹军眼线逼近许昌,即便到了,能否破城也是两说。此计断然不可”
献计被袁绍否决,许攸脸色很是不好。
有田丰前车之鉴,他又不敢出言顶撞,只得应声退后。
“依着元图”袁绍说道:“令将士多运土方垒砌高坡,向官渡推进”
袁绍令下,袁军将士运来一车车黄土。
曹军也备起长弓、踏弩,做起死守的准备。
两军于官渡对峙,战事暂趋平稳,曹操率关羽等人返回许都。
回到许都,荀彧等人陪着曹操直奔皇宫。
自衣带诏事发,刘协整日惶惶,得知曹操返回,赶忙带着伏后出宫门迎接。
远远见曹操来了,刘协躬身行礼。
“陛下因何在此”到他面前,曹操并未下马,俯身问道。
“曹公讨逆辛劳,朕自须前来恭迎。”刘协拱手低头应道。
“陛下说的好”曹操哈哈一笑,向身后众人说道:“还是陛下深知忠臣之心”
“曹公忠义苍天可鉴”将军们纷纷应和。
荀彧见此情状,眉头微微皱了皱。
臣子回返,皇帝亲自迎接已是莫大荣耀。
曹操不仅没有感恩戴德,反倒张狂大笑,向来忠于汉室的荀彧当然看不下去。
当着众将军的面,他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