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步步惊唐 > 分节阅读 185

分节阅读 1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请董副使查验”

董延光哪料他有此一招,人头飞来,他下意识地伸手一接。要知道,李昂他们从合川守捉回到鄯州,用了两三天时间,加上天气炎热,人头已经有些腐烂。董延光一接在手里,立即就闻到熏人的恶臭,差点把刚吃的东西全呕出来,连忙把人头扔掉。

“哈哈哈,董副使竟然害怕敌人的首级我倒是奇怪了,董副使平时怎么带兵打仗呢”李昂哈哈大笑着,笑声中充满了明显的戏谑。

“李昂”董延光大怒,当着凯旋大军,以及万千百姓的面,他刚才见鬼似的扔掉人头的一幕,着实狼狈,大军阵列中,有的士兵忍不住低笑了起来。

董延光这下可谓是脸面丢尽了,他右手握向刀柄,锵一声铮响,横刀出鞘,此举让凯旋的士兵和围观的百姓一片大哗。

王忠嗣也连忙喝道:“董副使你这是干什么还不把刀收起来”

王忠嗣战功显赫,声威逼人,他这一声大喝,董延光虽是咬牙切齿,却不好再真动手。

李昂摊摊手,一脸无辜地说道:“董副使,您这是怎么了下官只是让你验明人头,以免又有人说我谎报战功,董副使何以如此激动

嘶说真的,面对敌人的刀光剑影,我可以眉头都不眨一下,但我向来最怕被自己人在背后捅刀子,那可是防不胜防啊董副使,我好怕,你可别吓我”

“李昂,够了”王忠嗣也想不通,李昂为什么要故意当众羞辱董延光。

但他能阻止李昂,却无法阻止围观的百姓,四周此时竟是嘘声一片,甚至有人躲在人群中骂起董延光来。

董延光夺马不成,便要整死李昂,派他带几十人去赤岭修缮烽火台,这事情早已传整个陇右。

随后,李昂大破伏俟城,生擒吐蕃大论归来,这样的大功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反而是董延光得到了朝廷的重赏,不用说,这肯定又是董延光在抢李昂的功劳。

无论是普通战士,还是陇右百姓,莫不为李昂叫屈,对董延光这样的人,自然是极为反感,甚至是充满了鄙夷。

这会儿人山人海的,反正董延光不可能知道是谁在嘘他、骂他,大家纷纷为李昂鸣不平,大骂董延光。

听着人群中此起彼伏的骂声,董延光整张脸都气绿了,握刀的手青筋凸起,几乎忍不住冲过去砍人。只是这举刀砍百姓,当然不行的。

董延光只能把气全撒到李昂身上,对他厉吼道:“李昂,你好大的胆子,藐视上官,言带讥讽,你可知该当何罪”

董延光身材魁梧,黑须如虬,双目瞪如铜铃,发起怒来很是吓人。可惜吓不到李昂,李昂怪笑道:“董副使,你这真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啊你问问四周的百姓,看看谁看到我藐视你了要扣我这样的大罪,总不能光凭你一面之词吧,问啊”

“你”

“你什么下官前些天确实被人从背后捅刀子了,有人指使合川守捉的驻军,于拔延山伏击下官,幸好下官命大,侥幸躲过一劫。不过王大使派去给我当护卫的二十名新兵中,却有四名被冷箭射死,尸体就在后面,董副使要不要看看”

围观的人群听到这,再次大哗。

李昂佯装不解地看着董延光,接着说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我说有人在背后捅刀子,董副使何以如此激动还说我讥讽你,难不成董副使要对号入座或者,派去伏击下官的幕后主谋真是董副使”

这下子,就连王忠嗣身后的属官,也不禁私下议论纷纷。王忠嗣见事情越闹越僵,不等董延光发难,立即大喝道:“李昂你说够没有,你遭遇伏击的事,本使自会派人去查明,何须你在此胡言乱语”

李昂这回丝毫没有低头的意思,只是对王忠嗣拱拱手,说道:“下官职位虽然不高,但好歹是朝廷命官,来陇右是为朝廷效力的,不是来受某些人肆意欺凌和暗算的。王大使既然这么说,希望王大使尽快查明真相,下官静候佳音。”

王忠嗣背后的官员面面相觑,震惊于李昂竟然敢这么和王忠嗣说话,这也太太那啥了吧

李昂冷笑,老子就是要嚣张一回,咋嘀

王忠嗣身为陇右节度大使,在他的事情上,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对李昂颇为不公,李昂早就看他不爽了

第0316章狂怒

“大使,那几个黑衣人多是死于箭矢,当时李昂身上并没有弓箭,杀死那几个黑衣人的,一定是另有其人。”张子康非常肯定地说道。

王忠嗣似是没听到一般,认真地把捷报写完,再审阅一番,这才签上名,然后把门外的小吏叫进来吩咐道:“拿给崔司马署名后,立即发往长安。”

“喏”

等小吏出去后,王忠嗣才问张子康道:“你私下查过是谁杀死那些黑衣人的吗”

张子康连忙抱拳答道:“禀大使,我查过了,但是查不到什么蛛丝马迹,那些人应该是暗中跟着李昂的,但事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忠嗣搁下笔,大马金刀地端坐在座椅上,双手成拳拄在大腿上,微皱着双眉,看了一眼张子康后,抬眼没有焦点地看向远方,陷入了沉思之中。李昂的身世迷离,他虽然猜到了一些东西,却不敢下结论,事关重大,必须有确凿的证据才行。

这次,难道李昂早就知道有人会暗中伏击他不成

射杀伏击他的合川守捉边军的,真是他暗中的护卫吗

真的是董延光派合川守捉的边军去伏击李昂的吗

一连串的疑问在王忠嗣脑海中掠过,对这些事情,他本来不想过多理会,但现在李昂与董延光之间,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爆发严重的冲突,甚至是你死我活,作为陇右节度大使,他不能坐视不管了。

李昂官职虽然不高,但如今在陇右,声望之高,从百姓的反应便不难看出,甚至可以说隐隐盖过了他这个节度大使,且有着不同寻常的背景;

而董延光是节度副使,在陇右多年,军中有不少将领和他关系密切。

这两个人继续恶斗下去的话,指不定会卷进越来越多的人,王忠嗣无法忍受陇右内部生乱,但这件事要处理清楚,又岂是那么容易

特别是李昂这个人,确实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才,但身上隐藏了太多的秘密,若不弄清楚,王忠嗣便不敢完全信任他。

恍惚间,王忠嗣不禁想起了开元二十五年四月那件举世震惊的大事来。那一天,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与驸马都尉薛锈突然披甲入宫,武惠妃急报皇帝说太子谋反,随即大明宫被血色染红。

这件宫廷秘辛至今有许多地方隐晦难明,比如李瑛、李瑶、李琚、薛锈四人与武惠妃恶斗已久,身边也有不少谋士,四人难道不清楚披甲入宫是大忌吗

自太宗玄武门之变开始,大唐的宫阙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被鲜血染红,当今皇帝也是靠带甲闯宫诛韦后,乃有天下,对这样的事自然是非常敏感。

李瑛四人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所以,当年李瑛四人到底有没有带甲入宫,王忠嗣是持怀疑态度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