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1852铁血中华 > 分节阅读 401

分节阅读 40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曾国藩点点头,此时他承担起了东征的重担。满清小朝廷把东征高丽的任务交给了湘军,满清王爷们则全力去与蒙古那边联络。高丽是个穷地方,除了高丽参之外满清也想不出高丽还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内容。高丽其实不乏矿藏,但是那只是对工业国有用,那些矿山对农业国来说价值非常低。反倒是蒙古那边能够提供丁壮,能够提供马匹与肉食,一穷二白的满清小朝廷当然不会让湘军去碰这些大甜头。

“去吧,让高丽人知道大清绝不可犯”曾国藩义正词严地说道。

鲍超眨巴了几下眼睛,试探着问道:“大帅,我们到了高丽就不回来了吧”

这话说完之后,不仅仅是鲍超,湘军在曾国藩周围的将校们都眼巴巴的瞅着曾国藩,大家都是南方人,对关外的气候完全不能接受。而且满清即便是到了关外,对于所谓满人地位高于汉人的态度也没有丝毫改变。或者说正因为被汉人赶出关外,他们对与满汉大防更加重视起来。由汉人组成的湘军就格外的遭到忌惮,现在团结在湘军周围的不仅是湘军自己,甚至那些被裹挟的苗沛霖的部下也干脆想办法加入了湘军。更不用说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原来的左宗棠的楚军。

曾国藩看着一众部下,他严肃地说道:“那都是以后的事情,若是不能打进高丽,说什么想什么都没用。”

这么现实的话得到了湘军众将的一致赞同。鲍超大声说道:“请大帅放心,我等一定能杀进高丽”

说完之后,鲍超冲着他麾下的将校一挥手,“兄弟们,跟着我一起去杀敌”

湘军将校们一起喊道:“杀”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这声音还是让渡河完成了一半的高丽军队发现了,可没等他们来得及做出什么反应,湘军鲍超所部就越出树林,拍着整齐的队列,向着河边的高丽军队进发了。

第232章 跟对人十

鼓号齐鸣是最常见形容古代战争的词汇,不过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鼓号就逐渐失去了它们本来的用法。至少高丽军队中的鼓号只能起到一种泛泛的指示作用。

湘军就不同,力士们抬着的大鼓用每过固定时间就会响起的沉闷响声定下了整个军阵前进的基本点,小鼓相对清脆的响声规定了湘军的步点。号角声则是用来传递着各个军阵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及动向的消息。

欧洲佬把这种通讯手法用在排队枪毙的时代,整体效果还是搞的不错。当然,让湘军直接从洋鬼子那里学到这些也不太现实。不过在太平军中,韦泽是第一个把这些技术中国化,并且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应用。光复军的科技对太平军还有点过于难以理解,但是这些技术很快就被太平军精锐学会了。倒了一手之后,湘军也从太平军那里学到了这些技术。虽然传授他们这些技术的被俘太平军被湘军给杀了,不过湘军的那种极具规矩的作战模式本身就需要这种技术,人虽然死了,技术却完整的移植到了湘军之中。

高丽军队虽然不知道这些波折的过程,不过那整齐的清军队列大步而来,他们依旧能够感受到浓烈的杀气。那是军人特有的杀气。

“列队列队”高丽军官嚷嚷起来。这时代的亚洲各国都不再是单纯的白刃战,火绳枪的普及率并不低。三段击也没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即便遇到了敌人半渡而击,高丽军人也做出了准备。

“哼”从望远镜里看到高丽军队乱糟糟的应对,鲍超甚至懒得去评价,他只是冷哼一声。表示了自己的蔑视之后,他转头对炮兵把总说道:“你们开炮的时候小心些,可不要把那些船给伤了”

满清嘴里一直吆喝关外是满清的龙兴之地,是满清的命脉所在。实际上满清对关外根本没有什么经营,鸭绿江上只有民间小船,根本没有水军。湘军现在都是陆军,里面却不乏前湘军水师的人员。尽可能夺取小船,尽可能重建湘军水师,鲍超对此很有想法。

此次进军高丽的时候,湘军也研究过高丽地形。这是个半岛国家,想在这里站稳脚跟,甚至彻底占据高丽,必须有一支能够机动的水师。这不仅仅是鲍超一个人的想法,不管曾国藩怎么想,包括曾国荃在内的湘军上下都对满清小朝廷绝望了。只要能够夺取高丽,甚至只要夺取高丽的一部分,湘军将领们都认为有必要占据高丽,不让旗人染指高丽。那帮旗人自己觉得自己是大爷,就让他们在关外那地方自己称王称霸好了。湘军为满清奋战到现在已经足够,湘军现在要为自己考虑了。

火绳枪不仅射程短,真正靠谱的射程在40步,至少湘军以前用火绳枪的时候是在这个距离上进行密集连续射击。高丽军队的将领的控制也是如此。40步大概是60米,他在等着湘军接近这个距离。但是湘军却在120步之外停下了,120步约180米,火绳枪在这个距离上根本就没什么用处。能打中人得上天格外眷顾才行。

湘军手中的武器一部分是光复军卖给满清的武器,为了让战争打得激烈,光复军可是童叟无欺的卖给满清铸铁枪管的火帽枪。另外一部分则是湘军从捻军那里缴获的武器,为了让“友军”痛打满清,光复军提供的自然是与卖给满清的同样的武器。光复军自己早就用钢管步枪,外小品都是同一个兵器厂生产的产品。

这些步枪有效射程在200到300米,即便是膛线被磨掉不少,也因为挂铅而失效不少。可这些武器也不是火绳枪能够敌对的。各个军阵里面都响起了悠扬的号角声,那是互相通知其他军阵,本军阵已经到底,并且准备完毕。

大鼓被猛擂一通,小鼓也仿佛在应和着大股,开始密集的敲击起来。勉强列好阵列的高丽人从这阵势中感受到了一种更强烈的危险,虽然敌人还远,远在火绳枪的射程之外,可这阵不明意义的鼓号声却让高丽人搞到强烈的冲锋的意味。

就在他们完全紧张起来的时候,湘军中的鼓号声突然完全停下。对面的湘军一阵跺脚之后,让队列变得更整齐。随着鼓号声停下,他们就直挺挺的站在原地,仿佛一根根木桩。

“他们不是要冲过来么”对这些变化完全摸不清头脑的高丽将领询问起旁边的副将。此时高丽王朝是李姓王朝,主将也好,副将也好都姓李。得知满清被光复军撵出关外之后,高丽国王觉得捞一把的时候到了。在明朝之前,高丽没有能够染指汉四郡。明朝把蒙古撵出了中原之后,高丽终于得到了明太祖的承认,他们的国境抵达了鸭绿江畔。虽然后来被迫向满清称臣,高丽还是保住了汉四郡的土地。

有这样的经历,高丽人觉得自己应该有机会在此次中国改朝换代的时候捞一把。经过激烈讨论,高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