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7(1 / 2)
灵王造反,纣王终于有借口把闻太师送走了
闻太师又要离开朝歌,最忧心的人莫过于黄飞虎。
王后早就弄死了丞相比干,若非闻太师归来,她的魔手已经伸向了我,闻太师走了以后,我该怎么办呢
奋起反抗
黄飞虎不敢造反,他能坐上武成王,并非他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因为:他是纣王的小,也是纣王的大舅子。
纣王封他为武成王,只不过是用他来牵制闻仲太师,分化闻仲太师的兵权。
最开始的时候,武成王确实掌握着近半殷商的兵权,但是,这些兵权又被纣王慢慢的削掉了
纣王为什么要削掉他的兵权呢
只因为,他渐渐的和朝中大臣站到了一起,站到了纣王的对立面。
纣王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聪米昂,从武成王黄飞虎私放两个王子开始,他就失去了纣王的信任。
堂堂武成王,追不上两个孩子,骗鬼呢
纣王当时虽然没有作,但是,却慢慢的将黄飞虎的兵权,转给了雷开和殷破败。
或许他们俩没有黄飞虎那么根正苗红,但是,他们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心耿耿
黄飞虎后悔么
或许有那么一点吧
黄飞虎不敢造反,又不想坐以待毙,他打算怎么办呢
为了对抗九尾狐,黄飞虎耗费重资弄来了一只专降狐狸的金眼神莺,
不几日,纣王宴请众臣,九尾狐变为老狐,想要趁机结果了黄飞虎的性命。
九尾狐为什么要亲自出手呢
因为,武成王手握兵权,表面上还算是纣王一边的人,不到万不得已,纣王并不想动他。
没有了纣王的支持,妲己又想不到别的办法,只能出此下策
再九尾狐看来:弄死个功力一般般的武成王,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然她却没有想到,武成王的身边,养了一只金眼神莺。
金眼神莺不亏是专降狐狸的物种,九尾狐面对自己的天敌,很难挥原本的战斗力,是以,即便金眼神莺的修为不如九尾狐,依然战胜了九尾狐、
九尾狐不仅败了给了金眼神莺,还被它抓伤了脸,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又岂能善罢甘休
第532章:逼反黄飞虎。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眼,每年这个时候,黄飞虎的夫人都会前来宫中看望黄飞虎的妹妹:黄贵妃。
看来黄飞虎夫人那精致的容貌,凹凸有致的身形,九尾狐微微一笑,想出一条毒计。
九尾狐派人拦住了黄夫人,将其请到她的宫中叙话吃酒。
九尾狐是正宫娘娘,黄夫人是臣妻,她自然不好违背九尾狐的意思,只好进了九尾狐的宫殿。
不多时,纣王来到,黄夫人躲到一旁。
纣王问道:“刚刚是谁和美人一起吃酒”
九尾狐回答是黄夫人的同时,不断的暗示纣王,这位黄夫人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妖娆,多么的勾人,同时,又用亲戚不必避讳的借口,示意纣王见一见黄夫人。
纣王不由得动了心,遂按照九尾狐的计划,先行离去。
九尾狐带着黄夫人上了摘星楼,纣王装作路过的样子,也来到了摘星楼,摘星楼面积不大,又只有一条楼道,黄夫人避无可避,只得上前与纣王见礼。
九尾狐趁机向纣王施展了之术。
她不怕殷商的龙气反噬么
不怕
九尾狐也不是第一次使用之术,她和纣王同床数年,殷商的龙气早就熟悉了九尾狐的气息,是以,龙气对于九尾狐的存在,早已形成了习惯,并不会攻击于她。
纣王扑向黄夫人,黄夫人不敢受辱,大骂纣王后,跳下了摘星楼。
这时,黄飞虎的妹妹,黄贵妃赶到了摘星楼,就差那么一步,就差那么一点,若黄夫人早上一秒看到黄贵妃,说不定她就不用死。
为什么这么巧
为什么这么寸
因为,这一切都是九尾狐的导演,是她掐着时机,将黄夫人的上了摘星楼的消息,传到了黄贵妃处。
黄贵妃知道:自己的大哥很爱大嫂,大嫂来宫中看她,竟然死在了宫中,她还有什么面目再见大哥
想到这里,黄贵妃不由分说扑打九尾狐,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这个贱女人搞的鬼。
黄贵妃也算是将门虎女,拳脚上的功夫不弱,九尾狐虽然有法力,却不敢在纣王的面前使用,有鉴于此,她只要望纣王的身后躲。
九尾狐躲到了纣王的身后,场上的情景变成了纣王面对黄贵妃,纣王无奈,只好劝道:“不管王后的事,你嫂嫂触朕羞愧,自投楼下,与妲己无干。”
黄贵妃本就对纣王有气,刚刚不过是强行忍下,此刻见纣王还护着那贱人,再也忍不住心头怒气,挥手一拳打在了纣王的身上,并骂道:“好昏君你休要替贱人遮掩我要打死她,与嫂嫂偿命”
纣王,什么时候被人打过脸,本来的一丝愧疚,经过这一打,霎那间荡然无存,他一把抓住了黄贵妃的衣衫,用力的一扯。
或许是纣王的力气太大,或许是九尾狐从中作梗,纣王一扯过后,黄贵妃立时飞出了摘星楼,狠狠的摔到了楼下,歩上了黄夫人的后尘。
黄夫人的侍女将夫人、贵妃摔死的消息带回王府的时候,武成王正和他的弟弟黄飞彪、黄飞豹,儿子黄天禄、天爵、天祥等人用晚膳。
除了他们一家,还有黄飞虎的四位下属:黄明、周纪、龙环、吴谦。
这四个人是什么时候来的呢
没多久,直到现在,还不足半个时辰。
听到侍女带回来的消息,黄天禄、黄天爵、黄天祥三人放生大哭,黄飞虎和两位弟弟尚没做什么表示,黄明却信誓旦旦的道:
“想必昏君看见嫂嫂姿色,君欺臣妻,嫂嫂乃是女中丈夫,为守贞洁,为夫名节,为子纲常,故此坠楼而死。黄娘娘见嫂嫂惨死,必定向昏君辨明。纣王溺爱偏向,把娘娘摔下楼。此事再无他议。长兄不必迟疑。君不正,臣投外国。君既负臣,臣安能长仕其国。吾等反也”
说罢,黄明带着周纪、龙环、吴谦三人径直出门,要付诸于行动。
对于黄明四人的表现,周鼎并不奇怪,因为他知道:黄明等人早已经被姬昌收买。
事情生后不久,他们四人就知道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否则,皇宫内生的事情,黄明怎么能猜的这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