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3(2 / 2)
美联社的记者约翰乔治问袁世凯:“沙皇尼古拉二世表示俄国将不会参加巴黎的和会,并称他才是代表俄国人民的,没有他的签字,任何有关俄国的国际决议都是无效的。”
袁世凯笑着说:“我觉得等到沙皇一家到了布尔什维克的地下室,他就不会这么认为了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不光是欧洲的幽灵,也是全世界爱好正义和和平的人民的敌人。我们当然有权做出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决议。而且,这个世界,应该是强者说了算的,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请转送给尼古拉二世,我对他的处境只能表示同情,他只能接受战胜国的决议。”
1906年10月18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巴黎和会,主要任务是筹组国际联盟来反对列宁创建的共产国际,同时重新瓜分俄国和原有的殖民地。
实力决定国际地位和利益,与历史不一样,这次国际分赃会,中国成了主导者。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代表七十多个国家,乱哄哄的,后改为“四人会议”,即大汉帝国代表、国务大臣袁世凯,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爵士,德意志帝国总理伯恩哈德冯皮洛夫,法国内阁总理斐迪南萨里安爵士。
后因法国在对付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大战中作用不大,贡献几乎是负的,美国参战比较晚。而且这时也不够强大,被英国和德国冷落一边。所以实际上又变为“三人会议”。
在会议过程中,中、德、英国三巨头各怀心思。英国维持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而且希望欧洲大陆各国实力均等,即大陆均势。德国希望得到欧陆霸权,得到乌克兰和波兰作为殖民地。中国希望得到巨额的战争赔款,敖德萨和尼古拉耶夫作为中国的海军基地,还有靠近远东的三百万平方公里俄国国土。美国则在拼命推销“门户开放”原则,主要是争取美国的商品与资本可以自由进入沙俄地区,实行机会均沾。
对俄国停战的条约也是十分苛刻的,它包括:承认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高加索等国独立,这等于肢解了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交出1168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分三十年付清。
俄罗斯废除普片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交出所有巡洋舰、战斗舰、潜水艇,2500门大炮和枪支弹药。
俄国交出全部殖民地,由英中德等国瓜分,总的来说,俄国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领土,五分之一的人口。
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吵得不可开交。于是,很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每一个国家都会与另两个国家互为对手,而又都能与另两个国家的任意一个联手。比如德国和中国合作,来争取扩张。
由于德意志帝国总理伯恩哈德冯皮洛夫和他的顾问霍尔斯坦因认为英国还可以做出更大的让步,英国永远也不会和法国和俄国达成谅解,以及德国可以继续居于“世界仲裁者”的地位,他没有接受约瑟夫张伯伦提出的订立英德同盟的建议,而是积极和中国结盟。
一开始,皮洛夫总理就表明了德国对外扩张政策:“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在曾纪泽的战略里,其实是希望这次让德国扩张,尝一些甜头,这样一来,英国势必对德国更加警惕,如果英国和德国去争斗,这对中国来说,也是有好处的。于是,曾纪泽让袁世凯根据中国和德国的盟约,积极支持德国的殖民扩张。作为回报,德国则支持中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以及此次和会的赔款等诉求。
果不其然,德国提出的扩张条件彻底激怒了英国。比如,德国希望渗透的一个地区土耳其帝国,但德国的行动,遭到了英国的强烈抵制。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爵士和德意志帝国总理伯恩哈德冯皮洛夫吵得不可开交。所以,这场会议开得很长。
期间,英国也想争取中国的合作,但是曾纪泽因为中德结盟的缘故,故意不见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爵士。
在巴黎和会上,争议最大的是,是俄罗斯交出的战争赔款如何分配的问题。
为了索取战败国的赔款,袁世凯和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爵士、德意志帝国总理伯恩哈德冯皮洛夫吵了起来,
根据曾纪泽的指示,袁世凯坚持索要整个战争赔款的60,也就是约70亿美元,因为中国的军队在攻打沙俄和布尔什维克的牺牲和功劳是最大的。
英国首相班纳文爵士最后对袁世凯说:“你们中国拿50,我们英国得30,德国得到了大量的殖民地,所以少分一点,得10,其余各国分10,你看怎么样”
袁世凯摇头,整理了一下领带的领结,说:“不行,绝对不行这次大战,中国损失最大,我们至少应该得58。你们知道啊,沙俄如果赔款,莫斯科很可能要交还给尼古拉二世,否则,恐怕我们一个子的赔款都拿不到。这对中国来说,又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德意志帝国总理皮洛夫爵士说:“尼古拉二世如果不同意,我们就另外扶持新政府。”
曾纪泽说:“沙俄一亿多人口,跟其他殖民地不一样。我们还是让尼古拉二世来收拾布尔什维克留下的烂摊子为好。”
德意志帝国总理皮洛夫爵士点点头,回答说:“中国虽然牺牲很多,但要求58,这太过份了,而且英国分30,我们德国不同意。”
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已经快70岁,虽已满头白发,但仍像只野兽般凶猛,一点儿都不愿意牺牲英国的利益。说:“那我们英国也不同意德国占领乌克兰和波兰。”
这是一个国际分赃会,所谓谈判,就是大家相互妥协,各自舍弃自己的利益。国与国之间的谈谈判也是如此。见各国首领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步。都以退出和会来要挟对方。
袁世凯亮出了中国的底牌,出来打圆场。说:“我们中国作一些牺牲,中国得56,你们两国都牺牲些,英国得28。德国得10,让别的国家也得点好处,这样可以吗不然,大伙真的就没得谈了。”
经过一番探讨,这个赔款方案得到了中国、英国、德国的同意。
最后,各国谈判代表们最终在和议上都签了字,各取所需:德国得到了乌克兰和波兰。英国得到了俄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和附属共和国,法国得到了摩洛哥和芬兰。美国得到了整个整个欧洲国家自由市场。
中国是这次巴黎和会的最大赢家,不仅得到了近四百万平方公里的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