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龙腾1856 > 分节阅读 150

分节阅读 15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镶玉如意是皇后身份的象征,慈禧太后本来就不喜欢阿鲁特皇后,见她摔坏了玉如意,便冷冰着脸怒斥她道:“汝身为皇后,理应母仪天下,这点场面就惊吓成这样子,成何体统”

阿鲁特皇后闻到血腥味,还是呕吐不止,慈禧一挥手,让两名内侍太监把她带下去。同治皇帝以为慈禧要对皇后下手,哭丧着脸哀求道:“母后,孩儿知罪了,皇后无罪,而且已经怀有身孕,请母后不要责罚。”

慈禧道:“哀家是让她去一个地方静养,在孩子出世之前,皇上你就不要见她了。还有很多国事需要你操劳。”

挺着大肚子的阿鲁特皇后随即被两位太监架出帷帐,走了几步,忍不住转头朝同治皇帝呼救:“皇上,救我。”

同治皇帝像一个犯错的孩子,跪在地上,脸色惨白,无能为力,两行清泪流下脸来,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这时,慈禧太后铁青着脸,叹了一口气说:“瑞麟过去为我大清驰骋沙场,剿灭贼匪多有战功,也算是个忠臣,现在死了,诏嘉前劳,赠太保,祀贤良祠,谥号文庄。另外,恭亲王,你找内务府取些绫罗绸缎、金银玉器,亲自带人安抚各国公使和夫人,说枪声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

恭亲王奕欣说:“太后英明,臣即刻去办。”

“太后驾到”这时,帷帐外一名太监高声喊道,随即进来七八人,为首的正是慈安太后。她比慈禧还小两岁,看起来也很年轻,肤色很白,头戴紫貂皮帽,穿着绯罗蹙金五凤吉服,玉面桃花,身形婀娜。在一位高个侍女的搀扶下,坐到慈禧太后的旁边。她一边走一边咳嗽不止,明显是病没好。刚同治皇帝给桂宝使了一个眼色,让他去请慈安太后了。

慈禧见到慈安,起身相迎,大致跟她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还寒暄道:“妹妹身子不适,应该早早休息。这里的事,本宫来处理就好了。”

慈安太后点点头,表示认同她刚才的决断。

等慈安太后坐定,醇亲王奕譞问道:“瑞麟已死,明曰神机营的会操是否如期举行”

见自己的皇后被带走,同治皇帝心灰意冷,斩钉截铁地说:“明日的会操,早就照会各王宫和外使。瑞麟出了意外,朕亲自统领好了。”

醇亲王奕譞一听,一个皇帝要去当将军,统领会操,这不是瞎胡闹吗他批评同治皇帝说“难道皇上要效仿前朝的正德皇帝吗”

正德皇帝,即明武宗朱厚照,曾两次化名威武大将军朱寿,率兵出征,是明朝有名的怪诞昏君。同治皇帝见醇亲王把他比作正德皇帝,大怒,拂袖把桌上的茶具扫翻,驳斥他说“我爱新觉罗家族自马上得天下,入关以来,哪个皇帝不厉兵秣马此次为朕亲政以来第一次会操,正是树立大清国威之时,谁不认同,就是觊觎朕的皇位,朕下诏将皇位让出来便是。”

同治皇帝这话,明显是说于恭亲王奕欣和慈禧太后听的,桂宝看他们的脸色,却出奇地平静。

很久没有说话的慈安太后咳嗽两声,表态支持同治皇帝:“皇上说得有道理,事情既然已经定好,突然取消是不太好。”

史书中一直有一种误解,那就是慈安太后没有主见。其实慈安是正儿八经册封的皇后出身,母仪天下,是“母后皇太后”,权力并不比慈禧少,1861年如果不是肃顺等八大顾命太过嚣张,慈安选择固守咸丰皇帝的遗命,不跟慈禧配合,中国历史就会改写。很多历史砖家把慈禧掌管大清王朝从1861年算起,说慈禧执掌大清四十年,完全是偷懒的说法,不然她的“干弟弟”安德海就不会被杀,而且同治皇帝之所以敢自己选皇后,也是得到了慈安太后的支持。

真实的慈安太后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过良好教育,咸丰皇帝死后,她作为皇后,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慈禧每次遇事都需要跟她商量。

见慈安支持同治皇帝举办会操,慈禧不好再追究同治皇帝的过错,她低头喝了一口参茶,慢声对同治皇帝说:“此次狩猎,既然皇上想玩得开心点,那就由得你了。不过神机营的两千军士,训练日子太短,平时他们这些八旗子弟,对枪炮也生疏,恐怕不足扬我国威。要是在洋人面前丢了脸面,哀家就愧对了先皇。我从李鸿章的新淮军里抽调了五千精兵,两军对垒演习,更热闹一些,怎样”

在座的王公和大臣纷纷表示赞同慈禧太后的意见,慈安太后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就这么定了。

桂宝一听慈禧的话,就知道同治皇帝的政变没戏了。回御帐后,他劝说同治皇帝,明天不要轻举妄动,不仅神机营的两千军士肯定敌不过李鸿章的五千新淮兵,而且现在阿鲁特皇后也在慈禧太后手中,表面上是软禁,实际上是人质。

同治皇帝两眼目光呆滞,精神像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低沉地说:“你不要说了,这是朕最后一搏的机会,就算明知道不可为,我也要尽全力为之”

与此同时,在慈禧太后的帷帐里,恭亲王和慈禧几乎要吵起来。慈禧想让李鸿章教训一下同治皇帝这个不懂事的孩子,让他吃点苦头,长长记姓。恭亲王不同意,他说:“万一皇上要是有什么闪失,洋人那边不好说话。”

慈禧冷冷地问:“要是载淳带人炮轰看城,那当如何”

恭亲王道:“载淳虽然任姓胡闹,还不至于如此吧”

慈禧说:“最好他不要玩得太过。我已经密懿李鸿章,载淳要是带人冲击看城,他就不再是我儿子”

第二天,雪后放晴,木兰围场上北风呼呼刮个不停,有的旌旗杆子还被狂风折断,草原上的积雪融化了一半,不少地方露出枯黄的野草。

在会操的场地上,十八岁的同治皇帝扶正了头顶正黄的圆檐龙帽,依然穿着康熙皇帝那件明黄的圆领缎绣云龙貂皮长袍,脚上蓝色漳绒串珠云头靴,骑高头御马,面色沉重。他的身后,两千名神机营的将士排成八纵队,镶黄和正黄的旗帜在队伍的前头随风飘荡,马兵在前,炮兵压阵。

神机营经过十三年的权钱交易,已经成了满清八旗子弟玩鸟喝茶的事业单位,机构曰益臃肿,处级厅级干部一大堆,职官540人,比兵部还多300人。出操就到打磨厂雇一些“临时工”代替,民间谣谚“见贼要跑,雇替要早,进营要少”,就是讽刺他们这些体制内的蛀虫。虽然跟着同治皇帝的两千人是精选出来的,淘汰了老弱病残,但训练时间太短,有的兵手抖,连火枪都握不稳,这些用洋枪洋炮的八旗精锐,实际是一群没什么战斗力的纨绔八旗子弟,其中很多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