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2 / 2)
身份湘军曾国藩的弟弟,湘军将领。
职务“吉字营”统帅。
兵马两万人。
外号曾铁桶。
曾铁桶围城的办法并不稀奇,看似笨拙无奇的“筑垒挖壕”,技术含量不高,战术也不先进,但曾国荃修筑的营垒特别扎实,他开挖的战壕特别深。以外壕为例,宽近七米,深十余米。这样的壕沟,没有吊桥,万难逾越。而且曾国荃挖的壕沟,是不注水的封锁沟,沟底插上竹签木签之类的暗器,人马掉在上面,立马就会出现几个透明的血窟窿。
这套战法是这样的湘军开到城下之后,先挖好两条战壕,前面一条,后面一条。前面一条攻城,后面一条打援,既可以断了太平军的粮草和接济,又可以使自己免受攻击,等城里的太平军饿得差不多了,再找地道把城墙炸开,这样城池就打下来了。要是有太平军来增援,那就先把援军干掉。
曾铁桶名扬天下,因为他与别的将领有很大的不同
统帅大营不同。别的的部队,将领离壕沟有十多里,而曾国荃率领吉字营就在壕沟边上,是很危险的地方。
壕沟的深度和围墙的高度,也完全不同。别的营挖得又深又浅,围墙又矮又薄曾国荃的吉字营的筑的垒墙又高又深,即便想穿越这个壕沟,掉到这个沟里面去也是一死,里面放了尖尖的竹签和木签。
壕内的防备也不同。别人的壕沟里面没有防备吉字营大壕沟里有小壕沟,同样插满竹签。
曾国荃“挖壕为牢”,对安庆实施人工隔离之后,集贤关就成了进入安庆的唯一通道。为了扼住要害,曾国荃亲自率领一千五百名湘军精锐将士,在要冲地带安扎大营,阻挡陈玉成两万。
“给我杀”陈玉成决定领教一下曾国荃防守反击能力,在集贤关展开对曾国荃部的正面强攻。
一时间,集贤关上枪炮大作,血拼了三天,陈玉成部伤亡五六千人,还是不能前进一步。
湘军深壕壁垒,陈玉成劳而无功,还伤亡惨重,只好另寻突破口。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从菱湖水路下手。
菱湖位于安庆城东北郊,曾国荃的壕沟与此相连,正是将其作为隔断安庆内联系的天然屏障。
陈玉成指挥部队,迅速在菱湖北岸修筑营垒十三座,准备通过菱湖与城内守将叶芸莱取得联系,以便里应外合。叶芸莱见陈玉成前来接应,也在南岸修筑营垒五座,与北岸陈玉成遥相呼应,利用小船接收粮草,互通消息。
曾国荃立刻向哥哥曾国藩请求调拨水师开进菱湖,切断安庆内外两军联系。湘军水师提督杨载福得令之后,立即命令炮船开进菱湖,炮击太平军小船。
“开炮”陈玉成见状,抢先在湖东修筑营垒架起大炮,遏制杨载福水师的炮船。
一声声轰隆的炮响,凌湖上浪花翻滚,湘军水师的炮船也无法前进。
曾国荃收到消息,大怒,立即下令湘军火速赶往东岸,一边利用自家炮兵掩护,一边顶着太平军的炮火抢修营垒。
这时太平军的火炮,多也是老式的,放了一阵炮之后炮口就烂了,不能用了。
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曾国荃的营垒竟然如期竣工修成,然后,他命令炮兵与陈玉成炮兵对轰。
湘军的巨炮,多是在上海和广东找洋人买的,比太平军的要强,而且这些炮兵都经过了曾纪泽的训练,很快就压制了太平军的炮火,陈玉成的炮兵人仰马翻,很快乱了阵脚。
杨载福水师趁着这个时机,得以顺利控制湖面,再次切断陈玉成与叶芸莱的短暂联系。
陈玉成一筹莫展,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陈玉成的援军到了,干王洪仁玕的一万多人在路上过完春节,终于晃晃悠悠来了。
第十一章 安庆城破
那天,安庆城破,杨载福率领所部内湖水师由南门码头上岸,彭玉麟率领水师数百条战船奔向菱湖,收拾战场,菱湖上漂浮的太平军、湘勇的尸体,几乎占了半个湖面。
吉字营尽管攻克了安庆,曾国荃内心深处没有原先想的那么高兴,他没有多想,照例给湘军放了三天假这三天里吉字营可以随意抢钱抢粮抢女人,这是他的规矩,城中的杀戮也一概不过问,他对安庆老百姓的死活,没有兴趣,率部进驻了原来的英王府。
到了安庆城破的第五天早上,长江上风平浪静,曾国藩才带着一班文武幕僚乘船东下。下水船行得快,从东流不到两个时辰便到了安庆南门码头。
曾国荃、曾国葆、杨载福、鲍超、多隆阿,还有韦俊、程学启等将领,早已在码头上等候了。
“大哥,你终于来了,兄弟们都盼着呢。”曾国荃迎上去说。
大捷之后重逢,曾国藩满面红光,微笑着看着众人,突然他发现欢迎的人群中缺了一个人,那就是彭玉麟。
“他带人到池州府去了,听说四眼狗跑到那边去了,估计过几天就回安庆。”曾国荃答。
寒暄之后,曾国藩准备从南门进城。安庆城的九门,数南门最为高大、宽阔、这一年多来南门一带仗打得少,破坏不大。曾国藩选定从南门进城。曾国荃早命人在南门外扎起了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上装饰着松枝、绸花,并悬挂着四个大长串的红灯笼。
胜利之师入城,必要的仪式是必要的。担任南门外指挥的是吉字前营分统李臣典,从小在湘乡荷叶塘外婆家长大。人生得孔武有力,打起仗来,冲锋陷阵,很是勇敢,从曾国藩的身边来到吉字营后,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