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2 / 2)
樊燮大步踏进签押房,没见到骆秉章,只见到左宗棠正在低头处理公务。
樊燮见左宗棠板着面孔,心中不快,打了招呼,就叉开两腿坐到他身边,摆着架子得意地说“这次官中堂亲向朝廷保举在下去四川剿贼,樊某特来跟巡抚衙门办一些手续。石逆孤军远窜,成不了气候,樊某不敢夸口说一举获胜,但终究要剿灭那些乱臣贼子。”
听了樊燮这种欺世大言,左宗棠冷冷回应道“朝廷调兵几十万,糜饷几万万,至今未把长毛平定下去且石达开乃贼中枭雄,曾涤生侍郎都数败于其手,你说这话,不脸红吗”
樊燮吹牛时并不脸红,强压怒火说“左师爷,本官也不和你打嘴皮仗,以后你就看本官的厉害”
樊燮来巡抚衙门,本是一种官场应酬,办好了手续,见气氛不好,转身便走,并不理睬左宗棠。
“你给我回来”左宗棠觉得自己是代表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勃然大怒,一声暴喝,如炸雷把樊燮惊吓到了。他停下出门的脚步,反问左宗棠道“何事”
“樊燮,你可知道湖南武官,无论大见我都要请安,你进衙门不向我请安,出衙门不向我告辞,是何缘故”左宗棠暴怒,面色黑得要下阵雨。
樊燮虽为武官,但很要面子,出门从不骑马,要摆文职官员的谱,非坐轿子不可,被讥讽为“轿子总兵”,甚至连阅兵都坐轿子。湖广人消遣他说“樊总兵阅兵坐着看”,他要面子,见左宗棠当着很多人的面呵斥自己,也怒了,高声回答左宗棠说“朝廷体制,武官虽轻,地位不比师爷贱,何况樊某乃朝廷任命的二品总兵,岂有向你这区区举人幕僚请安的道理”
“举人幕僚”,这话有杀伤力
中国传统的社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科举考场失意,没中进士,这是左宗棠心中永远的痛,这时被烂官樊燮看低,左宗棠一时语塞,恼羞成怒,气得环眼暴凸,燕颔僵硬,虎地站起来,冲过去,一脚飞踹樊燮,然后高声大骂“王八蛋,滚出去”
樊燮只得含恨退出,在长沙搜集了一下左宗棠的黑材料,窝着一肚子气跑到武昌,谒见湖广总督官文,添枝加叶地把左宗棠如何无视朝廷命官、骄横跋扈、独断专行的情形,向官文哭诉了半天。
所以说,的,宁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尤其是有背景的小人。因为小人喜欢在背后捅刀子,防不胜防啊
“左贼猖狂”左宗棠居然敢对他的姻亲、朝廷指派的援川将领如此无礼,官文老大不快当天夜晚,酒过三巡,官文便给咸丰皇帝上了一个折子,将樊燮所说的摘要写了几条,又给左宗棠戴了一顶“劣幕”的帽子,说他把持湖南,为非作歹,还把左宗棠早年一些旧账翻了出来左宗棠先有谋同洪秀全造反的行动。当年长毛挥师北进,势如破竹。当其兵锋抵达湖南时,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左宗棠有过一番深思,认为天下大乱,首先倒霉的是平民百姓。他觉得当今国事败坏已极,朝廷上下相蒙,贤奸不分,对外屈膝投降,内部贪污腐化,外敌侵略无已。各地盗贼纷起。另外,左氏对朝廷的统治一直不满,曾经存有扶明灭清的思想,同情农民起义,加上科举道路与洪秀全相似,极不顺利。长毛攻抵长沙期间,左宗棠曾去拜见贼首洪秀全,共谋大计。左氏曾劝洪秀全“勿倡上帝教,勿毁儒释,以收人心,洪秀全不听,左乃离去。这件事对左宗棠来说是很严重的若为朝廷知道,这可是灭族大罪从太平军中逃走,洪秀全对他也不会善罢。所以,他只好举家隐入深山梓木洞。最终经骆秉章等极力劝说,左宗棠才勉为其难,在骆幕供事六年,却骄横无比,目中无人。
官文的奏折对樊燮搜集的黑材料绘声绘色,还说左宗棠故意放走了石达开,让湘勇只追不堵,这是犯了欺君罔上的大罪。
咸丰皇帝以前也不知道左宗棠,见到官文这道奏章,大为吃惊,怒不可遏,立即在奏章上朱笔批道“湖南为劣幕把持,可恼可恨,着细加查明,若果有不法情事,可就地正法。”
奏折递回武昌总督府,官文的六姨太知左宗棠与胡林翼是亲戚关系,便悄悄地把此事告诉胡林翼的静娟夫人。
静娟夫人怎能眼见自己兄弟的丈人吃官司不救,便求胡林翼设法搭救。胡林翼一面火速打发人送信到长沙,将事情原委告诉了左宗棠,一面发信给曾国藩当年的幕僚郭嵩焘和王闿运,让他们在京周旋。
郭嵩焘此时供职南书房,此为内廷词臣直庐,常代皇帝撰拟诏令谕旨,参预机务。王闿运则在已升为协办大学士的肃顺家当宾师。曾国藩率湘勇出省入鄂时,王闿运没有随行。咸丰五年,王闿运中举,次年赴京会试。会试告罢后留京温习,被肃顺看中,被请入府中。
胡林翼还给左宗棠报信,说官文不日将派人来长沙调查搜捕左宗棠,建议他先去安徽宿松的湘军军营躲一阵子,寻求在那里屯兵的曾国藩庇护。
左宗棠接到胡林翼的信后,借口赴京会试,向骆秉章辞职,含恨离开长沙,回湘阴小住几天后,便只带着一个仆人,冒着严寒轻舟乘船,北去宿松找曾国藩庇护。
第八十五章 肃顺揽权
肃顺提拔曾国藩,除了笼络汉臣的心,更重要的是他想湘军支持他。
肃顺是满洲镶蓝旗人,出身爱新觉罗的宗室家族。他自命不凡,是继文庆之后,又一个主张重用汉人、实施以汉制汉的皇家代表人物。
肃顺年轻时表现一般,在道光年间继承祖爵获封三等辅国将军。咸丰初年,他仅为一户部郎中,整日游手好闲,提着鸟笼在大街上喝酒玩鹰,并没什么出色的才干。
但到了咸丰五年,肃顺在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的大力举荐下,被咸丰皇帝委以重用,先后得封御前侍卫,兼任左都御史、理籓院书等要职。
肃顺掌政后,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一起,排挤恭亲王奕訢等人,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权臣之一。
肃顺这个人,和曾国藩等湘军将领之间虽没有公开联系,却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因为肃顺喜欢收罗人才,在他的幕府当中,有许多人和湘军将领有着密切联系,甚至有些人本身就是湘军集团中的人物,比如王闿运。
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在朝中的政治诉求,也是通过王闿运这些中间人,传递到了肃顺耳中,肃顺再帮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