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赵云 > 分节阅读 425

分节阅读 42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冲惨叫一声,跌下马来。赵风赶紧上前接住,不然跌实的话,估计还要受到外伤。

刚才他还有些感激,毕竟在征讨黄巾的过程中,哪怕刚刚结束的战斗,并不能带来多少实际的东西。老道尽管攻击了一下,他感觉到一流的瓶颈松动了。

如今听说是鬼谷子,不由脸上发寒,即便是赵家,面对鬼谷一脉也要客客气气。而此人则是那一脉的大boss,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庞涓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是战国初期魏国名将。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其贤于己,因而设计把他的膝盖骨刮去,同时在脸上刺字。

魏惠王二十八年,他率领魏国部队进攻韩国。

次年齐国救韩,采用孙膑策略,直趋魏都大梁,旋即退兵,诱使庞涓兼程追击,在马陵中伏大败,涓智穷,大叹“遂叫竖子成名”,自刎而死,史称马陵之战。

孙武子的后人有了围魏救赵的成语,这个赵,自然就是赵国,庞涓是攻打赵国的人。

对于曾经势大的魏国,赵国不敢怎么样,而对于庞涓恨之入骨。那人即便死了,赵家对其师父鬼谷子也算是恨屋及乌吧,双方没有交集,仇恨就这样结下了。

遥想赵国初期,鬼谷一脉如日中天,赵家不得已只有忍气吞声。

后来也怪自己家不争气,被赢氏取得了国家的统一。

所有这一切,赵风作为赵家嫡子,如何不清楚双方之间的过节所谓父债子还,若干斯年过去,赵国和鬼谷一脉逐渐成为历史名词。

所谓的小小过节也好,仇恨也罢,随着历史而消亡。但赵家对鬼谷没啥好脸色。

本来,赵风有些畏惧这些传说中的家伙,好像上天下地无所不能。然则,一而再再而三地逼迫,赵风也忍无可忍。

如果说目光能杀人,他不知道用眼光杀死了鬼谷子多少次。

在青州军体系里,有一支部队很特殊,他们不是汉人,全部是鲜卑人。

大草原上的规则,失败者是胜利者的奴隶。然而进了青州军以后,斯曼和沙群才发现,自己两人并没有受到不同的待遇,他们和所有的汉人兄弟们一样都是青州军的一员。

草原上的汉子知恩图报,大家都知道今天这一切是怎么得来的,没有那个明知不敌仍然站在队伍最前沿的赵大人,所有人仍旧是奴隶的身份。

鬼谷子曾经在没有成为新任的鬼谷头领之前,也曾在战场上厮杀过。可以说,这个年代的强者,都实名或者化名,参加对异族的战争。

他的感觉十分敏锐,发现自己像是被毒蛇盯上了,这种感觉让他十分不爽,也难得用神念,终于第一次抬起了头。

接着,他勃然大怒,曾几何时,胡人的军队竟然堂而皇之出现在汉人的作战序列中。

鬼谷子先是目光阴冷地看了一眼赵风,面无表情地瞅着那三千多弓箭正对着自己的鲜卑人,脑袋里急速转动着。

要是一个处理不好,本来是装逼的,结果却落荒而逃,那他就会成为史上第一个逃跑的鬼谷子,传出去对鬼谷的名声损害就大了。

空气异常静谧,附近松树上的松针掉落在草地上都能听见。

“狗一样的东西,你们哪怕是穿上了汉人的铠甲,依然是胡狗”鬼谷子决定硬碰硬,他舌炸春雷:“过来吧”

糟糕,鲜卑部现在投鼠忌器,竟然确定不了那老道的身影。

况且己方的人都在那边,一不小心伤着就麻烦大了。

只见鬼谷子忽明忽暗,好像就在赵风的身旁,在所有人不知所措的时候,双手凭空一抓,斯曼和沙群似木桩般挺立在他身前。

第二十二章斗绝顶血气方刚

赵风脸上的表情很丰富,他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曾几何时,家族中的宗师大宗师强者也在自己面前晃悠,尽管没有达到那个境界,他却十分熟悉。

然而认真感知起来,鬼谷子竟然比起自家的强者们都要厉害那么一丝。

其实也很正常,不管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还是赵乾赵坤等人,在家族中并没有针对后辈。实力到了那种地步,根本就不需要炫耀,他们要是不显露,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

赵风脑袋里想起了一个词,那就是天人合一,鬼谷子老道如同一棵树一缕清风一匹马,他完全融入了整个环境中。

这种境界,据说还在大宗师之上,存在于传说之中。从此以后,只是靠着灵气的积累,一步一步,慢慢地从后天向先天转化,时时刻刻都在修炼。

“前辈,请住手”赵风生怕失去了沙群和斯曼:“他们是我们的袍泽。”

“胡狗是你们的袍泽”鬼谷子的身影再次显现出来,脸上满是不屑:“如是以前,老道还对你们赵家高看三分,啥时候连胡人都勾搭起来”

所有的鲜卑人进入青州以后,他们尽管在作战时独立成队,平时还是和所有的汉人一起训练。袍泽赵大人说两位首领是他的袍泽,一个个感激涕零。

也不知道有没人暗示,三千多条汉子齐刷刷跪下:“谢大人”

赵风双手一抬,示意大家都站起来。

接着,他满脸肃容,对着鬼谷子讲起了祖上的故事。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其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国人皆不欲,叔父公子成称疾不朝。

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

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

使者以报。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

“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

“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