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赵云 > 分节阅读 287

分节阅读 28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些人一直在冷眼旁观,见到我们胜利,不马上就来分一杯羹吗要不是你适时退出,说不定现在就还在泥潭里转悠。”

“鲜卑是处于衰弱之期不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的战略纵深,额,疆域辽阔,远不是我大汉所能比拟的。”

“我们仅仅是攻下不大不小的几个部族,治理方面就捉肘见襟,根本没有能力凭一家之力来覆灭整个漠北。”

“按照你的脾气,又不会分润利益给这些一直看热闹的家族。说到底,我们汉人的内斗比鲜卑人更厉害。”

赵孟的脸色凝重:“照你这么说,那劳资在雒阳,岂不是经常要和这群阳奉阴违的人打交道”

早年走南闯北,每天挖空心思和别人打交道,以至于他们这一辈人的武功都落下了。

赵孟成功成为宗师,支系早就有人是宗师强者,二弟赵仲,一直在一流武者徘徊,宗师看上去遥遥无期,都是年轻时没有时间修炼导致的。

“你是唯一的公侯,怕个毛啊。”赵云不屑一顾:“不上朝不拉帮结派,自然有源源不断的人来找你帮忙的。只要你行得端坐得正,不偏不倚,你就是雒阳的定海神针。”

“那皇帝就要头疼了吧。”赵孟始终有官本位思想,灵帝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很重。

本身就是唯一的公侯,自己端着,会不会连皇帝都有别样心思

“你又没机会立功了,就是你想,别人也不会给你机会的。”赵云呵呵笑道:“再说,你就坐镇雒阳为孩儿保驾护航乃大功一件。”

“现在,你该明白为何我赵家不能一家独大了吧。世家豪门早就把南征定为唾手可得的功劳,岂能容我赵家独吞”

他自然不会分析皇帝不过是傀儡,世家才是最大的获利者。即便说出去,父亲也不会相信的。君权神授,影响深远,在老一辈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身就很容易啊,”赵孟撇撇嘴:“蛮夷之地,大军一到望风而降。”

“先祖武皇帝难不成比不过我们后辈乎”赵云乜了一眼。

赵佗南征的时候,六国覆灭,全国除了北疆就是南越。后世人老是提到什么长城军团,是不公平的,他老人家最终不也整合了诸越么。

赵孟闭嘴,不管是文人还是武者,对先辈是不会评价的。

“对鲜卑的战争,那是我赵家的强项。”赵云侃侃而谈:“可以说,在大汉,我赵家骑战甲天下。步战呢南越多山,马都跑不起来。”

“那子龙你岂不是很危险”赵孟悚然一惊,他对南越真还不了解。

“那么多世家之子过去是干嘛的”赵云冷笑道:“只要战事不利,自然会有人想方设法为南征军粉饰的。”

“一旦过了适应期,孩儿不仅要让名义上的南越诸郡重新纳入大汉的版图,还要开疆拓土,你这么厉害了,也不容儿子扬扬威”

赵孟心里一暖,这马屁拍得恰到好处。

望着比自己还高的赵云,他心里不由暗叹,孩子真长大了啊。

第五章先天之助,北冥神功

南征不是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赵家在招兵买马,其他世家也没闲着,时不时有部曲或者军队进入战斗序列。

京城只有禁军才有权利驻扎,这些作战部队,都只能在郊外的皇家校场上停留。

作为镇南将军的福利,灵帝御赐了一把宝剑,成天悬挂在戏志才身上。

曾经有人挑衅过这个名不经传的人,可惜一声令下,马上就成为刀下鬼。

夏侯兰和钟钊眉开眼笑,自今往后,相信整个雒阳的权贵,再也不敢来大营捣乱,自己等人的名声也会传扬开去。

最忙的是杨彪,他憋了一股子劲,要是后勤都管不好,要轮到别人说虎父犬子了。还别说,一切井然有序,所有的部门一路绿灯,没谁和南征军发难。

赵云之所以让他来打理粮草,不是因为他能力有多突出,胜在踏实,家世显赫,连袁绍都不敢说什么话,毕竟杨赐还健在呢。

戏志才骑着马儿悠闲地在大营里转悠着,突然听见营门口在吵吵嚷嚷,晋升武者的他,耳力大进,搁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

“何事喧哗”他冷着脸不一刻打马过去,想不到有人还敢惹事。

“大兄,这些人说是镇南将军调令过来的,又拿不出任何文书。”夏侯兰赶紧汇报。

这一支军队看上去风尘仆仆,人数不多不到一千,经过了长途跋涉,身上有些疲惫之色。

可他们带着一股劲,是杀过人见过血的彪悍之师,每一个人的眼睛都很明亮。

最重要的是纪律良好,没有人说话,俨然一股萧杀之气。

“卑职并州刺史麾下高顺奉大人之命,前来拜见镇南将军,听候调遣。”高顺单膝跪地,目不斜视,心里在嘀咕,赵三公子就是这么一个文弱的人

“原来是高校尉,”戏志才恍然大悟:“将军不在,本人戏志才处理一切日常事务。可有丁大人的手书”

这事儿他还真清楚,赵云交代过,接到任职的消息后就给舅父飞鸽传书,估计当天他们就从五原出发,只用了三天多一点的时间,难能可贵。

丁原按说已经是太守了,不过那地方太寒碜,也没几个老百姓。估计灵帝封太守的时候都不好意思,要得少了一半,只有一千万钱。

“欢迎高校尉,有悔贤弟,烦你着人带他们去营地驻扎。”戏志才冷峻的脸上露出微笑,把丁原的信揣进袖口,这上面可有他的大印和私章,做不得假。

与此同时,一支不像军队的军队到了上西门边,一个个排队检查,差不多也有一千人上下,一看就知道是一起的,脸上的表情都一模一样。

身上的铁血之气,让没有经过阵仗的人不由打个寒噤。

好在他们身上有凉州刺史黄忠开具的信函,一行人顺利入城。他们身上没有兵刃,要不然可能就稍显麻烦。

城门校尉们怪觉得很,知道各家都在发力,焉知不是一个大家族的人来参加南征

“家主,你说赵家真能容纳我们鞠家”刚过城门,一个青年看上去桀骜不驯,在另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跟前轻声问道。

“其实蛮对不起你们的,”鞠义叹了一口气:“当初要不是为了和赵家别苗头,也能进入真定公的军队,一个个早就扬名立万了。”

“再说赵家不是我等此前想象中那么不堪,人家连京里的世家都可以征集进去,何况我们都是冀州人从今往后,你们不允许对赵子龙将军不敬”

“是”所有部曲异口同声,引起了小小的骚乱。

好在雒阳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进城,谁敢在这里惹事儿雒阳百姓只是看了看这支有些奇特的队伍,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

鞠义很后悔,当初在幽州和凉州之间,他选择了凉州,幻想着能在张温手下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