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赵云 > 分节阅读 286

分节阅读 28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估计日后藏传佛教的转世灵童,实质上就是今日地尼这一支传下去的,关键一个在中原一个在青藏高原,是如何传过去的呢

难不成地尼有一天突然又想回身毒,在路上遇到不可抵抗的威胁,自己身死,把精神修炼的方法也遗留在了那里

赵云百思不得其解。

身毒的炼体之法,和汉人武学完全走了不同的路。

他们在修炼之初,就用体力少得可怜的内力,来强化自身。

刚开始,是强化体表,慢慢地,强化五腑六脏。可惜不管是地尼还是达摩,仅仅是体表比一般人强。

地尼的这一具身体,根本就没完全和精神契合,至于炼体都说不上。否则,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地解决。

关于吸收人家的内力,先秦古卷上说的是同一属性,否则吸收过来的内力会引起反噬。

最要命的是,对方要心甘情愿,像人家攻来无意识地被吸收都无所谓。

就算是同属性的内力,由于不是自己苦修所得,吸收的量少不说,融入自身也需要一个长期运转的过程。

不管是精神修炼直至夺舍和吸取别人的内力,都是损人利己的行为,估计也只有在这种社会才会有部曲家仆愿意奉献。

唉,诱、惑好大啊,赵云看着都有些魂不守舍。

“阿爹,我要去一趟上清宫”他合上典籍闭目说道。

“啥你要把这些东西和李家分享”赵孟大惊失色。

第三章暗流汹涌雒阳城

北疆的大捷,让久被胡人欺负的汉人看到了我大汉军队对夷狄作战也能打胜仗。

这次赵云的出征,与其说是赵家的崛起,不如说是士子集团的阴谋而已,只不过老谋深算的杨赐也认为乱世将至,顺势推赵云上位。

别看刘宏和宦官集团合谋,对士子集团举起屠刀杀得那是一个欢快。

可是对真正有大名声的士人,他们双方都是不敢加害的,大不了贬斥而已。

很奇怪的一种现象,文武分家乃至文人压倒武人,是从有汉一代开始的。

自从董仲舒提出“摆出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文人的地位莫名其妙就高涨起来。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每每说“”,是形容武人和市井之人的忠义。

但是汉代以后,渐渐形成所谓文人的气节、风骨之类,难不成武人就没有么

想想看,不说别人,就是赵云的两位岳父,荀爽一气之下撂挑子不干,公然跑到汉水之滨去著书立说,离着雒阳并不远,也没看到皇帝把他怎么的。

后来,眼看旧日同僚一个个离职的离职,被杀的被杀,老大人灰心之下,在族学的基础之上,发展成为颍川书院,反而赢得偌大的名声。

其中,皇室没有啥举动,不赞成也不反对,士子集团看来,就是文人的胜利。推波助澜之下,颍川书院俨然成为学子的圣地,甚至是和太学掰腕子的地方。

可以说,凡是从书院出来的学子,到太学只是镀镀金,想办法家里使点钱整一个孝廉出来,那就是妥妥的编制官员。

蔡邕那老头更是一块硬骨头,别看他整天埋头编写熹平石经,里面的猫腻多着呢。

宦官集团本身就在和士子集团斗争着,双方应该说到了你死我活的临界点。

自古文人相轻,也可以说,大汉就毁在文人及其身后的世家手中。

到了这样的关头,士子集团内部犹自扯皮不休,今日跑到蔡邕跟前说我家的学说是正确的,明日要么明着要么暗中贿赂,就是想让自家的理论被编入石经里面。

不仅如此,有些还和宦官勾结起来,那可是在朝堂上厮杀得刀刀见血的政敌,也联合向蔡邕施加压力,让他采用相关的派别。

可是,这老头不,对知识的求证精益求精,惹毛了双方的人物。

那又如何灵帝不过是让他流放,后面有一些捕风捉影,说宦官集团要来残害蔡邕的谣言甚嚣尘上,害得通过流浪知道生命艰难的蔡老头一溜烟跑到扬州躲了起来。

其中,要没有皇帝的宽容,就是你跑到凉州和幽州的苦寒之地,也会把你逮回洛阳抄斩。

赵家麒麟儿是文人还是武人,京中的世家们已然开始争论不休,灵帝害怕其武力值太高,不想这孩子留在自己身边。

试想下,那小子乃是二皇子的老师,惹毛了会不会撺掇着学生弑父篡位

刘协还在襁褓中,万一等赵云在雒深蒂固了,天知道有没这可能性

几方的角逐,让他成为武人,四镇将军都不算武人什么才算

至于鸿都门学博士,对不起,那是昨日黄花,今后他就是武将,为大汉开疆拓土。

朝中的波诡云谲,你即便立下了不世之功,雒阳朝堂上给你的赏赐那不是你能操心的。

赵云也知道这是一个坑,却也心甘情愿往里面跳。

江南看上去风平浪静,有长江之险,轻而易举就和江北隔开。

原本轨迹中的东吴和巴蜀,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他此去征战,不仅要完成灵帝征伐南越的任务,还要在荆州扬州甚至益州的世家门阀手中拿到足够的粮草,才能保证南征的顺利进行。

哪怕是如此,世家们也趋之若鹜。家族除了继承人以外,嫡系的还有多少人想出头简直不计其数。文臣这边走不通,武将那里也要争取一番。

赵家多厉害连凶猛的鲜卑人都被打趴下。要不是朝中怕他们功高震主,其实是他们没有得到好处,估计现在大草原已经纳入大汉的版图,至少大家是这么认为的。

长城以北或者西域的少数民族,才有资格被叫成胡人,而境内的或者南越之地,中原人往往称呼他们为蛮夷。

连胡人都能打败,何况是不值一提的南越呢京里的家族一个个摩拳擦掌,都想在其中分润功劳,走一趟就能成功,何乐而不为

其实真有那么简单吗始皇帝雄才大略,遣赵家先祖赵佗攻南越,直到他死后都还没平定,只不过把路给修好了。

因此,南征尽管还没有在皇帝面前誓师,已经有不下三十多家大豪门前来拜访。

那些不入流的,直接在门房登个记,连门都不让进的家族,不知道有多少。

这么多的家族前来,赵满囤就算跟着赵孟父子北征,眼界也不是很广,能认识一些世家门阀就已经很不错了,自然拒绝了不少实力强劲的家族。

再说,哪怕能成功见面的,又有几个人真正得偿所愿了

连赵云都不清楚,他被没见着的人给算计了,领头的竟然是刘表,没错,就是那个历史中出名的荆州牧被曹操称为“虚名无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