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3(2 / 2)
“这也不行那也不成,那你们说说,究竟我等该如何做”
“就是,赵子龙又如何赵家麒麟儿又如何他只要担任博士一天,那就是读书人。读孔孟之书,当行礼仪之事,不能为我等读书人蒙羞。”
“这情形实在太诡异,在雒阳知晓此事的不在少数,一个个默不作声,难不成赵子龙还能一手遮天不就仗着后面有赵温和那个老宦官吗”
陈群知道,这些人说话都是给自己听的,想让自己再次出面组织下。
尽管上次失败,大家并没有对他失去信心,不是我们不行,是敌人太狡猾了。
把陈群换下来,谁上去都是灰头土面的结果。大家不仅没有对陈群轻视,反而更加敬仰,一个敢于面对如此人物的陈群,才是理所当然的领袖。
按说在颍川书院三年,赵子龙从来都没有吐出任何一个脏字。
为何要突然冒出来那么一句话陈群百思不得其解,总觉得里面有不对劲的地方,他缓缓摇摇头又点点头,不发一言。
也许一个人在乡里、县里称雄,而到了郡城和京里,大不一样。
别看一直说赵云如何如何厉害,在偌大的雒阳城,也就一些人知道而已。
这个年代天才辈出,一个赵子龙保持不了多长时间的新鲜度。
前世那可是一个网络普及的年代,任何一个话题,都不能保持永久的热度。
东汉末年尽管在传播手段上差了太多太多,主要是口口相传,到了最后,连传播的人都没多大兴趣,毕竟每一天都有新的话题。
再说世家门阀遍地都是,每一家都和其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不定看上去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几句话说下来就是亲戚。
真定赵家,在真定肯定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在雒阳真的不值一提。
燕赵风味确实很厉害,那又如何随便一个世家,就算看上去毫不起眼,说不定在雒阳周围就有几千亩上万亩的田庄。
没有任何人能够成为领袖,只能在一小撮人里面形成一个圈子。
就是当今皇帝,他做任何决定,都不得不考虑各方面的感受,不要以为,他想杀谁就杀谁,刘宏要的是江山稳固。
设若杀一个人能起到震慑作用,却会引起极大的动荡,打死他都不会去做的。
陈群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圈子的领军人物,永远都称不上在太学里面居于老大的地位。
这样的圈子,在太学里面,不下二十个,有些青史留名,有些则归隐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那种刀口舔血的日子。
有反对赵云的圈子,也有对他欣赏的群体,自然还有保持中立没任何倾向的队伍。
此刻,袁绍十分激动,他却不得不静下心来等候。
每逢大事必静气,这话说出来很容易,要做到很难很难,至少此时的他根本就做不到。
袁默本来也是准备找父亲有事情的,看到他的身影,马上退了开去。
在没有成为能够左右袁家的人或者能和兄长们抗衡的力量时,袁小七不想对上任何一个,他知道袁绍在自己父亲心目中的位置,那可是家主目前唯一的人选。
袁隗有一个习惯,每天在家里,午时过后,总会习字看书,这也是袁家一直以来对家主的要求,不能因为身居高位而学识下降。
纵然遇到上朝的日子,他也会在下朝以后,专注于学术。
或许在历史上此老差评不少,身为汝南袁家的领军人物,不仅要面对二哥的压力,更要和外部的大世家们保持优势。
世家门阀,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自己的家族为先,改朝换代,不过是换一个表面效忠的对象,甚至是他们亲自抬上去的。
“本初来了”袁隗脸上看不出来喜怒哀乐,或许他可以做到每逢大事必静气这句话吧。
袁绍心里感慨,还是恭恭敬敬行礼:“三叔,侄儿有礼。”
说实话,当初被过继到大房,他心里非常怨恨。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道嫡子庶子大不一样,恨有多深,爱就有多深,他对生身之父的感激无法溢于言表。
听完袁绍的话,袁隗不由叹了口气:“本初,你缺少格局”
第九十九章好奇心害死猫
“三叔”袁绍心里一惊,情不自禁地大声喊了出来。
马上有两个人凭空出现,虎视眈眈盯着他,吓得他亡魂大冒。
“下去吧,尽管他现在是大房的继承人,却也是我的亲生侄子。”袁隗貌似没有任何表情变化,连手势都没做,那两人犹如来时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看到袁绍惊愕的表情,老狐狸眼底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意。
没错,作为天下有数的大家族,汝南袁家怎么可能没有保护自己的力量
可以说,如果有一天袁家的嫡系后代不能全身而退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出现,先把自己人杀死而后自杀。
从袁家有了足够的力量那一天起,就专门分了一支人出去,暗地里修习导引术,作为整个家族的守护者,只是为了延续家族的传承。
除了到皇宫,家主到任何地方,身边至少有两位高阶武者在暗中保护。
作为自己一心培养的继承人,袁隗还是很用心的,他并不会因为其在北疆的失败而有所减少决心,毕竟袁家并不以武力见长。
相反,要让其知道,作为家族的族长,有他无法想象的力量。
“本初,你认为我们袁家如何”袁隗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
“三叔,本身我们就是三皇之一舜的后代。”袁绍还有些惊魂未定,却还是井井有条回答:“自高祖父邵公以来,四世三公,为天下一等一的世家。”
袁隗之所以担任族长,并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娶了马融之女为妻,进阶之速,当世罕见,先二兄袁逢一步为三公。
可惜他稍微大一点的嫡子就是袁默,年未及冠。
涉及到下一届的族长人选,袁绍作为大房的嫡子,与二房嫡子袁术之间争斗异常激烈。
关键是谁能取得袁隗的信任,很明显,他如今已领先一步,和自己同父异母哥哥形同路人,与生身父亲袁逢的关系,还远不及这个三叔。
“这些你都知晓,”袁隗叹了一口气:“惜乎你并不曾仔细研读邵公他老人家没有功成名就之前,也不过是一介寒门,全靠有人提携。”
“第一家族切莫自误,雒阳家族何其多耶其他家族不说,单论弘农杨氏,一样四世三公,杨赐不同样与公路成了亲家”
袁绍心里猛然惊醒,他以往一直认为,杨家人其势已衰,还和袁术结亲。
此刻想来,何尝不是用阳谋在瓦解袁家眼看着公路那边势弱,他们加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