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5(2 / 2)
贾诩长于应对,能够根据既有的情况找到最佳的应对方案,所以贾诩处事永远是被动的、低调但聪明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期在魏国越混越好的原因,这种低调隐忍,为他的风评加了不少分,因而得以和二荀同列。
需要看到,由于贾诩的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他很难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他看问题往往有根有据,然而事务的发展往往是不可控的,是需要亲力亲为来引导,而不是因势利导而应对。
所以虽然贾诩在战略展望方面的言论往往没有说服力,他一般只是说应该怎么准备打,而说不出来到底如何打。
尽管赤壁大战、曹丕南征两次失败,都从侧面说明曹氏父子没有听他贾文和是错误的,但也并不能说明贾诩在战略策划上有多高明。
其实说到底,在这点上与荀氏兄弟的差距,症结就在是否“知己知彼”。
中原那些人物,荀氏家族作为世家大族,那是很掌握了一些资料的,荀氏兄弟自然也有机会了解曹操的敌人。
但是对江东就不一样了,贾诩并不了解江东的情况,所以人家也没办法提出具体的战略。
说白了,对江东的攻略,换做二荀,不一定照样不行,但难度也会空前加大。如此看来,贾诩就足以与二荀比肩了。
在赵云的心里,这家伙要不是不喜欢抛头露面,他都想把其当成谋主。
当断则断,三人相对,毫不犹豫从张郃身边撤出来。
甚至赵云相信,有朝一日自己失势,贾诩另攀高枝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他在三国里面的风评并不好。
然则,只要自己足够强大,能给他别人给不了的利益,那就可以掌控,除非他想自立。
“他们叔侄俩都是王佐之才啊”赵云叹息道:“惜乎有些事情,只有和文和分享。”
“谢主公信任”贾诩脸上古井不波:“荀攸想自立不足为奇,荀彧可是个忠君人士啊。”
不能不说,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他能看出荀彧,并不是因为他比对方高明多少,只是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所谓王佐之才,就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人”。
这里的“王”,恐怕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君主”、“君王”,它的内涵更偏指“王道”,即依靠“圣王仁义教化”治理国家的方式。
当然,纯粹的“王道”是不可取的,乱世治世都不可以,尤其是在乱世。
实际上荀彧也不是那种固守“王道”的儒家卫道士,但至少忠君、仁义、德政的思想在荀彧的政治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
基于这样的思想结构,结合乱世务实的现实需要,荀彧必然会成为一个全能型,而且处事细致的智囊。
他看问题往往非常深刻,是五人中最体大思精的一位。
他年轻时曾经预言,家乡颍川由于处在版图的中心地带,早晚会遭到掳掠,应该尽早迁到外地。
可以说,燕赵书院的成立,他功不可没。正是因为他在荀家上下游说,才让荀谌也答应北去,让赵家的文事方面更上一层楼。
荀彧的论断,综合了他对地理、人情、时事的了解和推断。
张邈与陈宫在兖州叛乱的时候,豫州刺史郭贡领兵来到荀彧镇守的城下,说要求见荀彧。
夏侯惇劝阻,认为非常危险。荀彧却认为,郭贡和张邈关系一般,他仓促来到城下,显然没有成熟的打算。
这个时候前往说服他,即便不能为我所用,也可以让他保持中立。
如果这个时候怠慢他,郭贡一定会怒而攻城。
结果荀彧轻身入敌营,郭贡见荀彧没有惧意,认为城池一定难以攻打,于是引兵退走。显然,基于对人情、时事的精准掌握,荀彧再一次建功。
在之后辅佐曹操攻略吕布、袁绍、刘表,迎奉天子的过程中,荀彧每每进谏,往往会从大势角度,撷取影响战争胜败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那些部分,对曹操进行劝谏。
比如建议曹操先攻吕布,后取徐州的时候,荀彧就从人心、粮饷、战略、战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建议攻打袁绍时,荀彧引用楚汉相争的故事,从用人气度、决策、治军、德行四个方面论述了战胜的可能性。
对时局一贯全面客观精准的论述,在其他谋士那里是找不到的。
可惜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始终有一份忠于汉庭的心,让赵云一时之间有些惆怅。
第九十三章杀奔山顶
水匪首领们从聚义厅乱哄哄出来,没有修炼导引术的占了大多数,还是有不少武艺高强,称得上是三流武将,眼力可达数百丈。
“天啦,那些往下面锤船的是什么东西我的船啊,上面还有我全部的战兵。”
匪首们一边讨论一边捶胸顿足,那些摧毁的舰船可是他们的命根子。而比命根子更重要的,则是他们的可战之兵。
没了,一切都没了。即便有机会逃回去,留守的当家只要不蠢,铁定就夺了位置。
“类似桔槔”一些眼力劲好的瞬间得出结论,他们也是彭蠡泽众匪的佼佼者。
其为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
赵云在江陵的时候,就想到了水战中的利器拍竿。
两千年后,哪里还能找到古代拍竿考古学界众说纷纭,主要是两种思想在争辩。
一种认为就是在船上安置的投石机,另一种就是赵云到江陵后赶制的这种。
身为考古学博士,现代青年赵子龙还是趋向于后一种。
很简单的道理,一种物事只是使用的地点不一样,叫法应该是大同小异,绝对不可能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说法,除非语种不一样。
一些极端的匪首马上吵吵嚷嚷,要独山岛给一个说法,否则即刻开战。
其余保持沉默的则是聪明人,今天一看就是彭蠡泽水匪们的末日,一个个不想着怎么去度过难关反而要起内讧。
设若那些目光短浅之辈真要打独山岛,这些人不介意帮周泰蒋钦一把,把他们全部杀死。
当蒋钦心急如焚喊话的时候,整个山顶瞬间静了下来,到此刻才知道敌人是谁。
在此前,大家都以为是荆襄的豪门大族,反正荆州扬州本身就不咋和气,灭了船队又怎么的相信扬州世家大族们也不会坐视不管。
赵云是谁稍微懂一些文采的匪首都清楚,那是天下闻名的赵家麒麟儿,怎么到了这里
当然,他唯一一次明面上展示武功,是在汝南郡的校场上一剑杀死杜春的事情却没有流传开来,只是一些消息灵通的大家族知晓。
文士统领军队,在这年头十分普遍,如果赵云的威信足够,指挥船队也就理所当然。
“请问是周泰还是蒋钦”赵